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7章 中原正统 (第1/2页)
石崇信屈膝在王质身前跪下,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老师放心,我不仅会辅佐陆原统一江南,还会一路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完成您和周帝的遗愿!” 之后,石崇信一力cao办了王质后世,期间,除了横海军节度使范筠派人来吊唁,葬礼当日,显得格外冷清。 为王质守了七天灵后,石崇信将他安葬,向开封而去。 在去杭州之前,他决定去一趟开封府,一是见证柴荣登基,二是打探辽国情况。 两天后,他进入这座当世第一大城。 仔细观察着百姓的神情,他们精气神依然昂扬,看来并没有受到这次战争太大的影响,这让石崇信松了口气。 他找了间酒楼,打算打听些消息。 落坐后,他向过来招呼的店小二问了几句,据店小二从北方商人那里打听来的消息,辽国那边屯兵瀛州,并没有立即来犯。 这让石崇信的表情更加凝重,根据他的猜测,契丹人正在整顿后勤,等他们准备好之后,将以雷霆之势攻打而来。 到时候对周国来说,恐怕将是一场生存之战。 他又问了一下柴荣登基的日期,得知是三天之后登基,便打算在开封住上三天,再南下徽安府。 次日,石崇信照常去酒肆打探消息,刚找了张桌子坐下,旁边一桌的交谈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老吴,你听说没,江南吴越国的都城杭州,被唐国的徽安军给打下来了!”坐在左边的人说。 右边那人瞪眼道:“我侄子就在徽安府做生意,我怎会不知?而且你搞错了,徽安府和清源一样,只不过名义上属于唐国,其实早就拥兵自重,不听唐国调遣了!” 石崇信听到这里,心中犹如翻江倒海, 当初他曾听说过,南方唐国的徽安军与清源军一起造反,打退了唐国征讨军,割据一方,而后又打下了吴越国睦州。 他也是在那次和王质讨论此事时,才知道徽安军节度使陆原竟然是自家老师的老相识。老师对陆原十分推崇,说他爱民如子,不拘礼法,必能为一方百姓造福。 就连王质也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他竟然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这让他十分畅快。 自此之后,王质也会让石崇信帮他打听徽安府的消息。 哪想得到陆原强悍如斯,竟然连杭州都打下来了,恐怕周国朝廷都会被惊动吧! 想到这里,他决定再多打听一些辽国情报,作为投靠陆原时的进身之阶。 虽说有老师的书信在,但老师与陆原相识时对方还只是县令,人心易变,并不能保证书信一定有用。 …… 晋王府。 柴荣还有两天就要登基了,本来按照规制,郭威死后,他要尽心cao办先皇葬礼,然后方可登基。 但如今国家形势艰难,外敌虎视眈眈,柴荣决定抛开旧制,按照郭威交代,简单cao办了一下葬礼后,披麻戴孝,开始在晋王府中处理着国家政事。 正埋头处理着政务,一名内侍忽然走了进来。 “殿下,两位宰相来了。” “快请。” 没一会,两名身穿绯色官府的男子进入书房,其中一人约莫三十来岁,姿质风流,面如温玉。此人便是王溥,担任中书令。 另一人两鬓斑白,是名老者,不过精神矍铄,步履矫健,显示出旺盛的精力。他叫冯道,一共效力过九位皇帝,还向辽世宗称过臣,被誉为官场上的不倒翁。 由于他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当世德名无双,因此无论谁当皇帝,都喜欢重用他。 “你们一起过来,有什么事吗?”柴荣问。 “殿下,是关于徽安府的事。”冯道说。 “哦?你们商量好了吗?” “是的。”冯道沉声道:“如今吴越国已经无法牵制唐国了,臣等以为徽安府打败过唐国,如今又占有杭州,可以封陆原为吴国国王,天下兵马副元帅,赐金册,由他来钳制唐国。” “还要赐金册?”柴荣皱眉。 王溥开口道:“殿下,这是臣的主意,如今徽安府只有三州,未必敢与唐国起干戈,而如今辽国即将侵犯我国,为了防止唐国趁虚而入,只有将陆原捧上高位,才能让唐国生出忌惮。” “可以。”柴荣点了点头。 相比这些文臣,他更赞同武将的看法,李重进和赵匡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