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6章 未水,不铺垫何来下文? (第1/2页)
转过天到了五月初一,那一波三折的殿试排名,也终于公布了出来。 然后原本摩拳擦掌憋着劲儿的言官们,全都惊奇的发现,那些在殿试当中失了气节,对皇帝奴颜婢膝歌功颂德的‘败类’,并未像传闻中那样名列高位,反而集中排在了二甲中流的位置。 而且根据可靠的消息,这个名次还是皇上最后拍板定下来的,朝臣们对此先是有些不可思议,继而便开始猜测皇帝的用意。 有人觉得皇帝此举是在向文臣们服软示弱;有人觉得皇帝此举是受了太上皇的辖制,并据此编排出了一套宫斗大戏;还有人…… 总之是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直到殿试时,偏正面评价新政者,皆被编入工部做观政学士,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隆源帝的用意虽然昭然若揭,但一切却都在制度框架之内,并没有任何不妥违规之处。 再加上顶层几位大员都有意暂避锋芒以图‘后事’,通过各种手段或暗示或施压,大多数官员也便偃旗息鼓,默认了这次殿试的结果。 只有几个铁了心的,仍是按照原计划上折子大肆针砭了一番,不过皇帝留中不发,大臣们也都默不作声,这些许杂音自然也难成气候。 就此,殿试风波算是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取而代之成为朝堂焦点的,则正是两广水师一桉。 说来王子腾这回虽是自作自受,却也是因为焦某人才遭了无妄之灾——当初皇帝未曾中风时,朝中勋贵大张旗鼓支持工学的事儿,文臣们可还没忘。 如果说工学是新生之敌,曾在世宗朝飞扬跋扈的勋贵们,那就是文臣们的旧日大敌了。 文臣们对这两者合流的趋势一度大为紧张,虽然眼下勋贵们有退缩之意,但既然勋贵当中的出头主动递上了把柄,文臣集团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立威的机会。 于是一时间朝野震动,‘正义之士’群起而攻之,即便作为苦主的两浙官员,没等王子腾回复,便努力尝试着为其开脱,也奈难敌朝中大势。 到了五月初六,两宫同时颁下旨意,着令督察院、兵部、龙禁卫镇抚司各派专员南下两广,联查此桉! 而这旨意刚一下达,王子腾之妻便病倒了。 王熙凤得了消息,忙寻至清堂茅舍内,准备找王夫人一起回娘家探视。 不想等见了王夫人,却见她皱着眉头魂不守舍,说起话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的,忍不住便试探着问:“太太莫非身子也有些不舒服?” 其实她心中隐隐猜测,觉得王夫人多半是因为前几日,自己悄悄伪造的那封冒名信而惶恐,所以才会出言试探。 王夫人定了定神儿,摇头叹道:“这多事之秋,我纵有些不适又哪敢称病?” 顿了顿,又道:“且先不急动身,我方才已经差人去薛家传信,等你二姑姑来了,咱们再一道去王家探视不迟。” 她嘴上虽然严谨,但心思却全被王熙凤给料中了。 哥哥的事情固然要紧,但她如今更着紧的,却是冒名写信之人究竟是谁,毕竟一旦与焦顺的jianian情败露,莫说是援手娘家,她怕是连自身都难保。 为此,前两天她还专门设法与焦顺暗通消息,想看看焦某人手上有没有可疑的人选。 焦顺一听这事儿,自然就想到了王熙凤头上。 若只是王熙凤,倒也不是不能挑明,主要是他还偷了王夫人的亲儿媳妇李纨,在不确定王夫人对此抱持怎样的态度之前,他肯定不能实言相告。 于是只叮嘱王夫人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被拿住把柄。 至于王熙凤这边儿,在王家的事情了结之前,他更是不敢轻易挑破,生怕弄巧成拙,让姑侄两个联起手来逼迫自己为王家出头。 也正因此,王夫人就把怀疑的对象,指向了李纨和林黛玉。 原因无它,主要是思来想去,身边也只这两人有作桉的动机。 李纨就不用说了,虽然平时不言不语的,可自己明摆着要将家业交给宝玉,她心下怎么可能全无芥蒂? 也或许,正是她察觉到了蛛丝马迹,所以意图抓住自己的把柄,好借机要挟自己为兰哥儿谋好处。 至于林黛玉…… 她与宝玉自幼便如胶似漆,后来虽被自己棒打鸳鸯,闹的彼此反目、几成路人。 但那是因为林黛玉无力反抗! 这丫头明显是个敢爱敢恨的,真要是窥见一丝机会,谁敢保证她不会铤而走险? 说实话,要是能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王夫人倒宁愿是前者——至少李纨那边儿还能有个商量,但若是让林黛玉捏住把柄,以她那爱钻牛角尖的性子,只怕立刻要逼着自己与薛家退婚。 那可是御赐的婚事! 到时候听她的就是抗旨不遵,不听她的又有可能会玉石俱焚…… 正因担心落入这般窘境,王夫人这阵子倒有大半精力放在了林黛玉身上,每每从潇湘馆窥得只言片语,都要往疑神疑鬼的胡乱琢磨一番。 然后就越想越觉得林黛玉可疑! 就这么自己吓自己,王夫人已经好几天没睡踏实了,所以才会被王熙凤瞧出不对来。 却说她正强打精神,与王熙凤盲人摸象一般,揣摩着眼下的局势,薛姨妈便领着薛蟠、薛宝钗兄妹,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 一见面,薛姨妈先就慌急追问:“jiejie,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前阵子凤丫头过去,不是说事情已经压下来了么?这怎么又……” “唉~” 王夫人叹一口气,摇头道:“此事实在是一言难尽,走吧,咱们回王家的路上再说。” 说着,便要差人去唤宝玉同行。 但她目光扫到宝钗身上,立刻又改了主意,想着若是因这两个在一块,又刺激到了那林丫头,岂不是节外生枝? 索性也便没知会宝玉,只带着王熙凤汇同薛家三口,急匆匆转奔王家。 路上,王夫人和王熙凤你一言我一语,将所知的前因后果告知了薛姨妈和薛宝钗。 母女两个听罢,皆都是面露惶惶之色。 薛家现如今最大的依仗,其实不是荣国府,而是权倾东南的王太尉,若是王子腾垮台,单凭声势大不如前的荣国府,只怕是…… 当然了,这一节主要是薛宝钗在考量,薛姨妈则更担心自家哥哥的安危。 不知不觉间,马车就停在了王家门前。 王熙凤挑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