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3章 速速招来 (第1/2页)
同样在十月底,彭城内许多地方用秦篆张贴告示,告示上写着关于吴王、九江王被刺杀的情况、皇帝对两人遇难的哀悼,以及两人的隆重葬礼,吸引了许多百姓围观。 “葬礼规格相当于丞相?这也太抬举英布、彭越了!” “这两个叛贼,背叛项家才被封王,无德无能,焉能跟丞相相比!” “项羽虽然死了,要为他报仇的人可真多啊!” “两人背叛项羽,被人毒杀了,那是报应!” ………… 百姓们议论纷纷。 关于这个消息,是百姓谈论最多的话题。 ———————— 城北北门后的宅院,这是谢家的宅院,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饭。 谢家还有十余人,年纪大一些的男人只有三人。 分别是:谢庭长子谢封,这个月刚满十五岁; 谢庭的弟弟谢重,三十余岁,因作战失去左臂,未能从军而幸免于难; 谢重儿子谢农,十四岁。 谢封大笑道:“哈哈!彭越、英布两个叛徒死得好!” 谢重道:“两个恶贼背叛陛下,早就该死了!” 谢农道:“嬴子婴、韩信、陈平都该死,迟早会有人收拾他们的。” 交谈的主要是三人,谢庭和谢重的母亲、夫人,年幼的子女,在另外食桌上吃饭。 谢家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对秦国有深深的仇恨。 这时候,大门被大声敲响,有仆人前去开门。 随即,一队秦兵、衙役冲入正堂,随后是一名身穿官服、四十余岁的男人。 那男人先是扫视三人,不还好意道:“本官乃廷尉,吴王、九江王遇刺身亡,怀疑与你们有关。” 谢家十余人皆是大惊。 谢重一副无辜之状,疑惑道:“大人,两个大王被杀,怎么牵扯到谢家?” 谢封道:“朝廷收复彭城后,谢家一直都安分守己,还望大人明察。” 于真冷笑道:“本官已查清楚,你们谢家一直对朝廷怀恨在心,有重大嫌疑,本官要把你们抓回去好好审问。来人,把谢家的男人全部拿下。” 顿时,一队衙役冲上,把三人绑得严严实实。 谢家妇孺们大呼冤枉,于真不予理会。 他还宣布,在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谢家的人禁止出门。 在他离开后,有士兵在谢家家门口把守着。 彭城,有伪楚国原司败官署,这是以前陶舍官署,彭城被收复后,用作廷尉官署,在关中的廷尉官署,有三成的人跟随来到了这边。 在这里,有关押犯人的监牢,审问犯人、对犯人行刑之地,有各种刑具。 谢家三个男人被关进监牢里。 夜里漆黑一片,三人都还没有睡觉。 “给暴秦卖命的人都不得好死!” “我们被暴秦关进来,不知是否还有命出去!” “别看暴秦皇帝表面上仁慈,他要杀光那些没归顺他的人!” “可惜我们还没报仇就被关进来,真倒霉!” ………… 第二天,三人被押到另外一处地方,三人再次看到了于真,见这里有各种刑具,看来是要行刑逼供了。 于真大喝道:“你们如何密谋、如何指使他人行刺吴王、九江王,把这些都速速招来,免受皮rou之苦。” 谢封、谢农年纪尚幼,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把喜怒哀乐表现出来。 谢农大骂道:“狗官,暴秦想干掉我,勿须那么多借口,爽快点动手!” 谢封怒骂道:“你们暴秦残害无辜,不会长久的,天下百姓很快会再揭竿而起反抗你们,五国很快会再复国!” 于真叱喝道:“哼!冥顽不灵的家伙,就凭你们这样,本官可以在这里把你们打死。” 谢封大骂道:“那就动手吧!爽快点!” 于真没有立即动手,他根据正常的办案,查到了谢家一些事情,包括在十号那天谢庭和父亲的表现,又再让谢家其中一个下人招供,供出谢家人在家中时,时常骂秦国皇帝,诅咒秦国。 凭这些方面,谢家是重点调查对象。 谢重显得谨慎一些,说道:“廷尉大人,朝廷收复彭城后,谢家每个人都安分守己,大人莫要冤枉好人。若你破不了案,屈打成招,让谢家的人来顶罪,那算谢家的人倒霉。” 于真冷冷道:“既然你们不肯坦白,只好用刑了!” 随后,三人都被用刑。 谢家三人的手指,都分别被小竹签刺入,三人痛入心扉。 痛苦难忍的谢农和谢封,大声惨叫着,什么话恶毒的话都骂了出来。 “你们这些暴秦狗贼,我诅咒你们祖宗十八代!” “暴秦必亡!你们都会有报应的!” “啊…疼!你们这些狗贼,都不得好死!” ………… 无论怎么用刑,谢家的人都不承认跟两王被杀有关。 于真根据以往经验,判断出这三人,应该是跟案件无关。 不过,从用刑后看出,这三人对朝廷的敌视,该如何处理呢? 于真想到皇帝的治国之策,对秦律的修改,以往秦律过于严苛,导致关东六国百姓不满。 三人被用刑导致不满骂出那些话,还属于正常范围内。 楚地虽然已经被收复,肯定还有不少敌视朝廷的人,当这些人被无辜用刑逼供,咒骂朝廷那就显得太正常了。 于真决定,放三人回家,这样做符合皇帝的治国理念。 ———————— 谢家,三个男人回来了。 三人都脸青鼻肿,许多地方带伤。 谢夫人看着儿子谢封的手指伤势,心疼的要命。 “天杀的暴秦鹰犬,把封儿折磨成这样!” 谢封露出恶毒之色,说道:“我们谢家,迟早要报仇!” 谢农道:“暴秦把谢家害得这么惨,若不报仇,誓不为人!” 谢重道:“英布、彭越被杀,看来还有很多要找暴秦报仇的,我们可暗中查找,把这些人都联合起来,寻找起事的时机。” 经过这件事,谢家对秦国的仇视更深了一层,成为秦国的不稳定因素。 ———————— 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