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彭城决战 (第1/2页)
“快带他们前来!” 很快,季布、季心被带了过来。 两人见到龙且、周兰,先是一怔,随之是高兴。 季布道:“两位将军,原来你们也早就打算投奔大秦了。” 季心道:“为何不通知大哥,好让大哥跟你们一起行动。” 龙且叹息道:“说来惭愧,我们两个,是被秦军所救。” 两人惊讶了,季布道:“两位在彭城的家人如何?” 龙且道:“只能听天由命了,恐怕要惨遭项羽毒手了!” 孟通道:“两位将军,大秦欢迎你们,丁固将军立下大功,就在韩信将军帐下。” 兄弟俩见过孟通、杨武,又再说,家人已经安全离开了彭城,正往西北边走。 两人家人无恙,龙且、周兰羡慕得紧。 周兰把要被项羽杀全家一事说出,还埋怨季布,要归顺大秦、安排家人转移,也不通知他和龙且。 季布有些抱歉,安慰了两人一番。 ———————— “不好啦!彭城周边有秦军出现!” 接到报告后的项爽、项洲,立即向项羽禀报。 怎么会这样?项羽惊骇了! 原本想好的计谋,韩信却派人包抄后路。 很快,项羽觉察到了不对劲,立即派人通知项襄、项猷,让北边的项襄赶回来跟他汇合,再一同杀回彭城。 让埋伏在南边的项猷不要赶去彭城,而是向东南边进军,确保南边粮道的畅通,防备秦军袭击南边。 从附近的地形来看,两军要是从原本的地方赶回彭城,很有可能会在半路被秦军埋伏、截击。 楚军皇帐内,项羽、项爽、项洲都一脸愁容。 项爽道:“韩信竟有这等jianian计!” 项洲道:“但愿两位兄弟能来得及收到大哥之命赶回来吧。” 项羽道:“韩信狡猾呀!如若两人能来得及赶回,我们或许还有五成胜算,如若遭遇不测,我们处境就不妙了。不管怎么样,这边都得赶紧撤兵。” 他给两人各七万兵马埋伏在南北两边,这边有兵马二十一万,彭城还有六万守军。 就算在彭城一带决战,只要兵马损失不大、只要南边粮道畅通,项羽自问还是有一定胜算的。 很快,项羽再派出命令全军,拔营起寨,向彭城撤退,他派项洲率三万兵马向东南进军,万一项猷来不及接到命令,就由项洲在彭城南边一带活动。 项羽又再发出诏令,征召十六岁以下男丁入伍。 经过上次大征召后,只要这次及时征召,只要楚地大部分地方还被他掌控,还是可以征召出近二十万人。 然而,许多地方已经来不及再征召士兵了,赵佗军团正向东边进军,蚕食项羽的地盘。 ———————— 韩信在军营里,等候着前方的消息。 不久后,士兵来报,正前方的楚军拔营起寨了。 韩信没有下令追击,如果南边两边的楚军还没离开,追上去会有危险。 不久后,他接到报告,北面的有楚军赶往彭城。 很快,又有消息传来,南边的楚军也行动了,向彭城赶去。 ———————— 七月十三,彭城西南,项猷正领兵向彭城方向赶去,秦军突袭彭城,他很是着急。 这时候,快马传来,这是项羽派出的人,传来了项羽的命令。 看着布帛上项羽所写,项猷惊讶了,韩信故意派兵奇袭彭城,要是他赶回去,半路就会被秦军袭击。 他立即通知全军改变方向,原本向东北边的彭城赶去,改为向东南边赶去,要保护好南边的粮道畅通。 ———————— 彭城西北,项襄正率军火速赶往彭城。 项羽的快马赶来,传达项羽命令。 原来上当了,项襄惊慌起来。 他正要发布命令,让部下向南转移,跟项羽汇合。 命令刚发出,士兵来报,秦军杀来了。 冲在最前面的,是秦军骑兵。 由杨武率领的数千骑兵,向楚军发起冲击,匆忙迎战的楚军难以抵挡。 不久后,秦军步卒赶上来了。 秦军士兵高昂,向楚军发起猛烈攻势。 项襄部下在地形上处于不利境地,又遭到秦军全力冲杀,前军无法抵挡,他亲率中军迎战,虽命部下死战,仍然无法抵挡秦军,楚军惨败,项襄带着残兵败卒逃往南边。 ———————— 在前往彭城官道上,楚军主力在行军着,项羽“起死回生”了,他骑着乌骓马出现在士兵们眼前。 陛下不是驾崩了吗?对于士兵们的疑问,他也不作解释。 江东子弟兵们,在窃窃私语着。 “原来陛下没驾崩!” “怎么上次说陛下驾崩了?全军哀悼!听到陛下驾崩,我就跟死去父亲那般伤心!” “我怎么知道,或许是陛下有计谋!陛下不会无端端耍我们。” “陛下没事就好,只要陛下在,楚国一定无恙!” ………… 坐着乌骓马的项羽是没事,但却很不高兴。 傍晚时分,楚军停下,扎营过夜。 这时候,快马疾驰而来。 这不是项羽派出去的斥候,而是项襄派来传讯的士兵,该士兵一脸的惊慌。 “陛下,大事不好啦!项襄将军遭到秦军拦截伏击,大败,损失很大,带着剩余兵马回来。” “还剩多少兵?” “估计不足一万!” 项羽心中叹息,还是迟了,五万兵马就这样没了,但愿南边的项猷没事。 不久后,项猷派出传讯的人来了,项猷部队没有遇上秦军,按照陛下之命,前往彭城东南边。 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北边的部队没了,好在南边部队没事。 第二天上午,项羽接到报告,在彭城周边,有大批的秦军步卒。 项羽完全看出来了,韩信是要在彭城一带跟他决战。 ———————— 邯郸,惨烈的攻城战在继续进行着。 七月十四这天,轮到齐军攻城。 秦军顽强抵抗,再加上邯郸城高墙厚,齐军仍然无法攻下,这天又付出了数千人的代价。 从七月初三开始,齐军、赵军轮番攻城,付出很大的代价。 齐军累计死亡约五万人,赵军累计死亡两万余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