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5章 决定(四千字章节) (第1/2页)
方才说话的瘦高男子,正是范阳卢氏的卢仕登。 也就是他与崔皓一同将咸阳常平仓新鲜稻米偷梁换柱,换成了陈米从中谋取暴利。 他此刻心中想的正是自己数年前和那崔皓一起做下来的这桩大事! 崔皓进了大理寺,谁也不敢保证,他就不会将自己和世家中人做的那些事情给说出来不是? 所以,此刻卢仕登心中想着的,是赶紧将崔皓保出来! 哪怕他那个户部侍郎做不了了,即使是被徒三千里,只要不牵扯到自己身上便好! 崔明如何猜不出这些人心里的那份心思,可是,事到如今他有能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呢? 现在只要能将崔皓保出来,总还有再次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若是人彻底的折进去了,那就可是全都完了。 世家的人各自匆忙散去,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去寻人保那崔皓,还是自己去做自己的打算了。 崔明便在焦急中等待。 虽然他也寻了几位在朝的崔氏族人,还有往日与崔家有些交情的官员。 可结果如何他却也不敢有太多猜测。 卢仕登回到自己家中,倒是真的让人带了口信去给自己在朝中族人。 对于崔皓,他还是想要保下来的。 毕竟他和崔皓做下的那些事是不能暴露出来的。 当然,他对族人说的,也就是保住崔皓性命即可,千万不要让卢氏族人牵扯太深。 只需要做出一副貌似公允,感念崔皓在户部侍郎位上那些功劳苦劳即可。 谁都不会想到,只因为那崔皓一点小小的心思,打了东外市的主意,竟然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来! 李二陛下在看到崔皓那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后,心中的怒意已经是压抑不住!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户部侍郎,自己平日里还是很倚重的朝臣,背地里竟然能做出这么些骇人听闻的勾当! 盛怒之余,李二陛下心中还同样升起了一股凉意! 这凉意不仅仅是他对自己下面朝臣的一种猜忌,不信任。 更是对朝野上下世家之人深深的忌惮! 大唐这才立国多少年? 这等贪腐之事竟然已经开始自下而上的蔓延开来! 这是什么? 这是在掘他老李家的根基! 这是在给大唐挖坟啊! 李二陛下阴沉着脸,坐在甘露殿内矮榻上沉思。 殿外的内侍们一个个小心翼翼,不敢发出一丁点的声响。 就连洪允也是心里格外小心。 圣人要是发怒,第一个被波及到的,就是他们这些侍候在身边的内侍。 稍有不慎,那就是粉身碎骨赔上性命的下场! 作为李二身边的老人,洪允对李二陛下那貌似大方实则狭窄的心胸比谁都清楚不过了。 “去,召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三人来此!”半晌,李二陛下开口下令。 洪允轻声答应一声,便立刻安排人去宣召。 甘露殿乃是李二陛下的寝殿,位于太极宫北端。 平日里李二陛下极少在此召见臣子。 毕竟前朝后寝是规矩,自两仪殿再往北边,便算是后寝的范围了。 不过今日李二陛下显然是心事重重,作为内侍,洪允是绝对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劝谏什么的。 要不然依着李二那心瑕量窄的性子,绝对不会给他什么好果子吃。 三位李二陛下信得过的股肱之臣来到了甘露殿,也是立刻就感受到了李二陛下那极度阴郁的情绪。 “陛下,不知召臣等前来是出了何事?还望臣等能为陛下分忧!” 长孙无忌作为李二陛下的大舅哥,也是最能揣测李二陛下心思的一个,第一个开口说道。 李二陛下抬头,看了下面三位自己的心腹臣子。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自不必说,那是跟着他从秦王府一起从玄武门之变走过来的老臣了。 而魏征,虽然曾是李建成的人,可这些年一步步的也被李二引为心腹,直至现如今也是做到了宰辅之位。 可以说这三人是他李二信得过的臣子了。 “你们先看看这个。” 李二陛下面色稍霁,让内侍安排三人坐下,然后将那份大理寺呈上来关于崔皓案的文书交给了洪允。 洪允立刻捧着文书,先是交到了房玄龄手中。 就这样,三人先后都看过。 “陛下,没想到那崔皓背地里竟然还有这么多不可告人的事情啊!此人可恶!当严惩之!”房玄龄皱眉开口说道。 “陛下,崔皓之事怕在这朝中不是唯一的一个!臣以为现如今不仅仅只应当针对崔皓一案!更应当大规模清查!肃清官场贪腐渎职之事!只有肃清吏治,才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此等事今后再发生!”魏征也是黑着脸道。 李二陛下闻言缓缓点了点头,环视了三人一眼,才开口道:“你们说的都对,不过……现如今吾不仅仅只是担心这吏治之事,还有……” 说到这里李二陛下顿了一顿。 洪允在一旁身体微微一颤,立刻悄无声息的向着殿内侍奉的内侍宫人摆了摆手,自己也同时随着他们一起退到了殿外。 “还有那些世家!”李二陛下声音低沉的继续说道。 吏治与世家,这都是李二陛下现在所担忧的事情。 或者说这两者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纠缠不断的关系! 现在朝中也好,各道各州也好,为官为宦者,大半俱都是世家中人! 即便不是五姓七望之中的,那也是其他一些世家氏族之人! 没法子,这就是现在大唐的现实情况! 就连他李二自己家不也是世家之一吗? 可是,现在的李家是皇族。 那他们如果不能和其他世家站在一起,那其他世家便就是他们李家的对立面! 皇家和世家,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而其中的平衡,正在被一点点的打破! 自前隋起,作为皇家的杨家便已经注意到,世家对于皇家的控制和制约了。 所以,前隋才会有了科举。 这正是针对世家最大的一个手段! 到了大唐,世家虽然从初期的有所收敛,到了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