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0章 闯宫 (求订阅、月票)(4000+) (第1/2页)
太华山。 为六圣地之一,纯阳宫坐落之地。 群峰绵延,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间,有殿宇连绵,如冰宫仙境。 一座山峰耸立如剑,高入云天。 白云之下,绿意如春,白云之上,却是风急雪漫,冰川万年不化,蔚为奇观。 这是纯阳宫的禁地,坐忘峰。 有一人盘坐峰上,任由风雪侵袭,浑身裹了一层厚厚的雪,远远忘去,只让人以为是一堆雪。。 “沙……” 有人缓步踏雪而来。 却是一个一身雪白道袍,须发皆白,几乎与这天地风雪浑然一体的老道。 打量了如雪堆的人几眼,露出满意之色。 缓声道:“日耀争光,烁莹天明。觉海千寻底,灵波万里倾。群魔消散鬼神惊。点化纯阳,永永住蓬瀛。” 老道一语吟毕,抚须笑道“霓生,看来,你的纯阳无极功已至阴极生阳之境。” “一步登天入圣,显化纯阳法相,就在今日,还不醒来,更待何时?” 他话音方落,只见雪堆中一双眸子睁开。 宛如长夜终尽,大日初升。 一点金光于云海之上绽放,照破万里乾坤。 漫漫风雪之中,竟有暖融融、几令人汗流之感。 素霓生抖落身上积雪,站了起来,朝老道行了一礼。 这纯阳之意,虽能铄金融铁,却没有融化他身上半点霜雪。 “师父,可是有何要事?” 他知道若无大事,撄宁真人绝不会来唤醒他。 撄宁真人闻言,抚须一笑,抬头看了看风雪弥漫,茫茫不见天日的天空。 “诸教共商,我纯阳宫虽不想趟这混水,未去弥轮之会,但……” 老道摇头叹道:“天纲运关,地纪推机,日月缩运,天地气反……” “大劫将至,谁也难逃。” “这是乾坤改易之局,劫运相系,躲是躲不了的。” 老道看向素霓生道:“你该下山去了。” 素霓生皱眉沉思,半晌才道:“师父,诸教共商,九分之局,王入稷室,天命代人,” “虽是天命九分,终要归于“王”者,弟子若入局,难道真要择王而事?” 说实话,他对天下纷争,王权之逐,毫无兴趣,也不想去沾。 不过,撄宁真人的话,他也不会不信,不会不听。 只是,既然天命早定,谁也改不了,那他去与不去又有何分别? 撄宁真人闻言一笑,忽然伸出手,大袖一抚。 漫天风雪,万里云气,竟似镜上尘埃一般,被人一抚而净,现出晴空万里,还有一方太虚星空。 素霓生见此景象,猛地一惊。 倒不是为撄宁真人手段所动,而是…… 青天白日,天上却非但同时出现了大日、明月,还出现了另一轮大日! 撄宁真人面上含笑,双目之中,却隐有一丝疑惑与忧虑。 口中道:“九煞冲帝垣,日月同天,双日凌空,天机有变,诸教共商,好一番算计,到头来,可未必遂了谁之愿啊……” 素霓生正想开口,撄宁真人已摆手道:“天机休泄,你不必多问,回去收拾些行装,今日就下山去吧。” 素霓生张了张口,只得道:“是。” …… 丹霞山,鹰潭峰,龙虎道场。 也有一老道朝一高冠男子说道:“伯阳,时机已至,去吧。” 李伯阳闻言,并未多问,行了一礼,便转身出了道宫。 …… 与此同时,稷下学宫、大梵寺等圣地仙宗,大稷十三州、西域、沙海、东海等等诸多神秘之地,都有类似之事发生。 且都发出了相似的惊疑之声。 “奇怪,怎的天机又有变化?” “异星踞帝垣!天命继稷之主有变……” “九星连珠,白蟒蚀日之象,怎的成了九煞冲帝垣……” “日月同天,双日凌空……怎会如此?” …… 南州,郢都。 楚王宫。 大殿之上,一官员朝高居王座上的楚王躬身禀道: “殿下,日月同天,当是……应在当今陛下,陛下修日月合神唯我独尊之法,又有明神十八狱为辅,独揽乾坤,日月在握,断无人再能撼动日月合明之势,” “至于这异星客王垣……微臣以为,对殿下而言,未必是坏事。” 殿下诸臣分列,有一老者皱眉道:“监星官,你此言何意?” “九星连珠,正就天下九分之局,殿下的绊脚石已经够多,如今再添一个来历不明的‘异星’,你说是好事?” 见殿上群臣与楚王的目光都投了过来,那监星官忙道:“殿下,诸位大人,有所不知,” “这天象所示,本是九星连珠,成白蟒蚀日之象,乃天下分食稷器之兆,” “可如今,九星连珠,却成了九煞冲帝垣,主客之势易位,” “九星飘摇,帝垣光耀,九分天命,已不足为惧,” “大局之争,已落于帝垣之内,帝垣群星,正应大稷帝胄,” 他顿了顿道:“诸皇子中,只有五人,有与殿下相争之力,但,大皇子尚幽禁春宫,二皇子、四皇子、七皇子、九皇子皆沉溺于朝政之争,” “天下安定便罢,但动乱之时,又如何能与殿下相争?” “且这异星犯帝垣,是自外而内,岂非正应殿下拥兵在外,顺应天命,清君侧,重整社稷?” 监星官说完,躬身伏首,静待楚王决断。 殿上众人也没有再为难他,不少人都露出惊喜之色。 显然,对这位监星官的本事,他们也是有些信服的。 过了半晌,楚王才缓缓点头道:“嗯,你这么一说,倒像是那么回事。” 他顿了顿,却忽然话题一转:“阳州那个叫什么……执……” 有人提醒道:“回禀殿下,是执剑会。” 楚王点头:“对,执剑会,如何了?” “殿下,不过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何必挂心?” “不错,一群江湖匪类,纵然得势,也不过是一时时运,不足为道。” 楚王摆摆手:“你们呀,不过是打了几次胜仗,眼睛都长在顶上了。” “远的不说,就说那吴郡,当年我大军被一个黄毛小子挡在吴郡城外,半步难越,你们这些人有谁能为本王分忧?” 殿上众为一滞:“这……” 说起此人,是楚国文武群臣的一大耻辱,无时无刻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