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不偏安_第三十五章 弱国无外交?我辈当自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弱国无外交?我辈当自强! (第2/2页)

可萧德崇却开心不起来,客套一番就匆匆告辞,赶往大辽皇宫向辽主耶律洪基详细禀报了此事,包括赵挺之的言行。

    辽主此时眼睛直盯着萧德崇,不发一言。他虽已年迈,可眼神还是那么的阴鸷凶狠,萧德崇一点也不怀疑辽主会杀了他,慌忙跪地请罪。

    辽主其实确实有病,从他年号为寿隆,就可以看出他急切的希望自己可以多活几年,可岁月不饶人,自萧观音死后,他身体每况愈下,至今年已是勉力支撑。

    他当然不希望宋辽现在交战,早二三十年前,他绝不会这么想,可宋辽和平了这么久,极大的延续了辽国的国祚,他断不会因这小小的外交事件就将其葬送。

    思虑良久,辽主让萧德崇通知宋使自己病有所好转,不日就设宴进行款待。

    宋使们收到通知后,自是喜不自胜,终于可以返回大宋了,不用整天受这鸟气了,众人这才有心情相约去都城各处游玩一下。

    .......

    不过不巧的是,此时的大宋皇宫中,一场同样涉及宋辽外交的风暴已经形成,元符元年担任出使辽国的正使,现任礼部尚书的蹇序辰东窗事发了。

    由枢密院牵头,大理寺少卿周鼎,权殿中侍御史左肤组建了一个办案机构,名为制勘所(差不多是诏狱的级别),彻查蹇序辰“以奉使辽国无状”一案。

    枢密院主管外事,自然使辽是在职责范围之内的,但真正关键的是,其负责相关外交文字的归档和管理,而文书要求对出使外交情况事无巨细,全部一一记录。

    据此,制勘所列出蹇序辰四条罪状,如下:

    第一,违例收受辽国的绢布若干;

    第二,在客省帐中接受宴席饮用茶酒(按例应该是辽主于大帐设宴);

    第三,受香药酒的时候,多增加了一拜,且隐瞒事实,未做禀报;

    第四,擅自接受辽国所赠10匹马。

    从罪状上来说,第一项与第四项只是收受贿赂,罪过在北宋还比较小,而第二项与第三项涉及外交礼仪,是国家尊严的体现,情节算是相当严重了。

    其实自从蹇序辰出使回来后,他收受贿赂的那两条就被枢密院查到了,并直接在朝会上进行弹劾。

    蹇序辰倒也机灵,主动认罪,赵煦念他和他岳父开封府尹吕嘉问都是变法派的中坚力量,于是轻拿轻放,只是略加贬谪,不久又让其重返中央。

    然而不知是不是运势太差,元符二年正使王诏出使辽国,按礼节接受香药酒,辽人要王诏拜受,而王诏依旧例拒绝拜受。

    辽人则说,兄弟啊,你也别坚持了,你之前那哥们蹇序辰已经拜受了,你还搁这和我装啥呢,赶紧的吧。

    王诏人都晕了,无奈之下,只好也跟着拜受。

    这一切就这么阴差阳错的被记录在《语录》中作为外交文档封存枢密院,正巧又被掌管外事文书的官员无意中翻开发现了,顺带着又查到了这些使臣都是被客省设宴之事,可谓命运使然。

    直到近日主管枢密院的曾布自觉证据充分,才又把这事抖了出来,给蹇序辰又加上了有违礼制的两条,让案件一下就从贪污变成了丧权辱国的程度。

    赵煦也不得不重视起来,下诏彻查,但事情远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ps:《宋史·赵挺之传》有此记录,“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对于赵挺之的表现,其中“挺之始争正其礼”中的“始”字用的极妙,从绍圣起宋使就一直受着不平等不合理的待遇,但无一人敢言,而赵挺之不怕,他要“争”,“争正其礼”,即使失败可能就会被辽国长期扣押,甚至流放于北方荒漠,和苏武一样寂寥半生,但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他并没有和前人一样屈服,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合格的外交官。

    pss:此章情节部分参考于牛维鼎《论赵挺之——一个正直的封建改革家》,以及吴淑敏《元符政争管窺——以蹇序辰出使案爲中心》这两篇学术论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