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偷(求订阅) (第1/2页)
长安城中。 几家欢喜几家愁。 战争的胜利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若不涉及自身,这大抵就是个狂欢的局面。 李鸿儒往昔就是狂欢中的一员,只是当熟悉的好友陨落在其中,他才有几分不适。 颜府往昔冷冷清清,此时同样如此。 府邸外贴了数张白喜字,地上又铺了一些厚纸铜钱,一些低沉的干嚎声音不时在府邸中传了出来。 待得李鸿儒推了侧边的小门进入,才见得府邸中设置的灵堂。 灵堂中有数人,或跪拜或肃穆站立。 见得李鸿儒穿着素衣进入,诸多目光顿时投了过来。 “王……李鸿儒前来送颜师古!” 李鸿儒张了张嘴,习惯性吐假名时,又将自己真名报了出去。 “勤礼” “育德” “见过李学士!” 主持颜师古丧礼的是对方两位弟弟。 两人脸色不乏风尘仆仆之色,一脸的疲惫,显然也是听闻到讯息,才急匆匆赶回了长安城。 相较于颜师古,两人要逊色许多,不论官职还是成就都是如此。 待得李鸿儒自报家门,两人已经有着齐齐的行礼。 李鸿儒回了礼,这才看向灵堂之上。 战争之中死亡是很常见的现象,正常而言,普通军士的尸体会选择一处区域就地土葬。 而涉及到官员则会裹尸而还,安葬在国土内。 只是这种荣归大都是在战后。 灵堂上的灵柩很新,但李鸿儒隐约之中闻到了一丝异味。 颜师古的过世显然已经有许久,这更是经历从句骊国回长安城的漫长路途,让尸体有了腐坏。 他最终没有去揭开灵柩,而是念动咒语,从小乾坤袋中勉强取出了一尊黄铜棺椁。 “师古曾言,他死后若是有一具黄铜的棺椁盛放,那就是享福了!” 李鸿儒脸色有些微微发土。 宽大沉重的黄铜棺椁重重落在了地面上,也激荡起了他往昔的记忆。 “我死后若是有一具黄铜的棺椁盛放,那就是享福了!” “那我送你一具!” “你等我死了再送!” …… 和颜师古往昔的交谈历历在目,但话语显得一语成谶。 “他能有你这样的朋友,想必在地下也能含笑”颜勤礼道。 奔丧之人带一些薄礼是常事,但要落到像李鸿儒这样赠送一具棺椁者则是极为罕见。 黄铜棺椁价格不菲,而打造、购置、运输都是极显困难之事。 这种事情也就某些特殊的大修炼者才能完成。 看着硬生生有着微微压下的地面,颜勤礼很清楚这是真货,没点人抬不动这种重货。 李鸿儒的实力都难于拿捏这种沉重之物,这更无须说往后被盗墓者所顾。 这是能让颜师古在地下安稳之物。 颜勤礼和颜育德连声道谢,又连介绍了数个小辈,大致是请以后多多照拂一番。 丧礼在较为沉闷的气氛中度过。 待得从颜府中走出,李鸿儒的脚步微微踏了踏,本想回王福畴府邸的脚又走向了观星楼处。 他不需要去寻找当时的监战官,直接寻李淳风就成。 李淳风虽然不是通天彻地的大人物,但推演推算的能耐确实极高,对诸多事情能做一定的推衍。 他踱步快慢有序,一路越过或欢欣或凄冷的府邸。 相较于小部分人的丧,大多数人都处于欢欣中,更是有诸多人已经习惯了大唐的强大,认为战争胜利很正常,神色欢喜中夹着平淡。 李鸿儒踏上观星楼。 他踏入观星楼风梯中,刚想沿着风梯飞纵上去,又摸了摸开关。 熟悉的cao控下来,这座风梯开始有着运转。 李淳风这是将风梯又做了修改,对他前来并无多少厌恶感。 李鸿儒摇了摇头,坐上了风梯。 他登上中间楼时,只见风梯口处显出了李淳风。 “我知道你会来问我事情,进来吧”李淳风回声道。 “你知道我要来?”李鸿儒奇道。 “……” 李淳风抿抿嘴。 若是他能推算李鸿儒什么时候过来,就不需要将风梯修复到原来的启动状态了。 他本来还有几分心思,被李鸿儒问了一句,一时难于厚下脸皮。 “我也去了句骊国”李淳风道:“你想问的我能告诉你,你不知道的我也能告诉你!” “愿闻其详!” 李鸿儒拱手。 在征伐句骊国的战争中,他就是一个局外人,存在着诸多不曾了解之处。 李鸿儒关于这场战争更多的描述源于杨素的告知。 但在此时,他也愿意寻更多的途径去理解。 “第一,颜师古的死和皇上没有丝毫关系,他是承陛下赏识,自己寻求主动前去的!” 李淳风难于测到李鸿儒何时来观星楼,但李淳风很清楚李鸿儒想来问什么事情。 李鸿儒家人早就迁到了洛阳,避开了牵涉。 而太子一脉牵扯诸多,能让李鸿儒至今还有关系的人并不算多。 李淳风吐了声,信誓旦旦之言让李鸿儒心中不由为之一轻。 “你或许还没有去过句骊国?”李淳风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