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九十一章 担心(求订阅) (第2/2页)
着案桌,脑袋中不断有着思索。 “先下去吧!” 寻思数秒无果,李鸿儒亦是禀报完毕,唐皇指了指门口。 这让李鸿儒应了一声,擦了擦额头,随即从太极殿中跑了出去。 “怎么样?” 待得李鸿儒走远,唐皇才朝着内堂之处问了一声。 “皇上问的是竺之事,还是李鸿儒?” 长孙无忌肥胖的身段从内堂中走出,站到了唐皇的身后。 “这竺之事如何?”唐皇问道。 “这是一张牌,我们为数不多钳制佛教的一张牌”长孙无忌道:“只是这张牌能不能起到作用很难言!” 相距万里之遥,大唐与摩揭陀国太远了。 这是难于彼此牵连互助的距离。 大唐协助摩揭陀国会非常有限。 如同唐皇所,这种事情需要时机。 只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尸罗逸多才可能成事。 这种事情需要双方的默契,利用牵扯才可能周旋。 譬如佛教大破弥卢山便是趁了大唐征伐吐浑国,牵扯大梵等佛陀的时机。 只要寻觅到一次机会,就有一定可能举事。 但听得李鸿儒提及尸罗逸多的年龄,长孙无忌也不知尸罗逸多能不能等下去,又有没有资格等下去。 对方有成事之心,也有一定的实力,但又缺乏足够的时间。 他思索过后,亦是做了极为客观的评价。 “多一个可能总比没有要好”唐皇开口道:“往昔的盟友会因为时间变成对手,往昔的对手也可以变成临时的盟友。” “那是”长孙无忌连连点头。 但凡能借用到力量,没有人在乎此前。 只要对自己有裨益,是一种正确合适的选择,再大的仇和怨也能暂时放下。 婆罗门是如此。 对如今的大唐而言,一切显得自由了许多。 但此前信奉婆罗门的摩揭陀国则是在左右为难。 若是能驱走婆罗门这头狼,尸罗逸多会毫不犹豫接纳佛教。 但佛教并非善类,这种前狼后虎的局面让摩揭陀国痛楚。 只是见得摆脱婆罗门的大唐,尸罗逸多犹如溺水者看到辆草。 很难两国私下的盟约有多少用处。 唐皇拿着尸罗逸多这份极为诚恳的信件,一时也难有什么合适的建议赠予这位同道帝王。 “他愿意臣服咱们大唐,年年朝贡?”长孙无忌看信奇道。 “尸罗逸多想让咱们大唐顶在前面”唐皇摇头道:“但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资本,只能是这样。” “那咱们接不接?”长孙无忌问道。 “接,当然接”唐皇道:“他都送上门来了,朕还会畏惧佛教不敢接吗?” “那倒是”长孙无忌点头道:“再怎么也是一个强大的番邦,能增添咱们大唐的气运。” “不错!” 番邦与国度灭亡不同,这是一个共同体。 弱者被强大者所照拂,而强大者则不断增添裨益,对双方而言都有着裨益。 这其中也不可避免失去一些什么。 比如大唐要付出人力和物力,摩揭陀国则需要付出部分国运。 “这子干活还真不错”长孙无忌笑道:“头疼是头疼了一些,但足以让人放心!” “还行!” 唐皇点点头,同意了长孙无忌的辞。 “但朕也有几分担心”唐皇道。 “皇上担心什么?” “朕老了,若雉奴在将来制不住他,那时该怎么办?” 一个文武双全的李靖选择了自废实力,从此闭门养老。 一个文武双全的侯君集选择了谋逆,大战之下凶威难阻。 离去的李鸿儒同样文武双全。 当智商匹配上实力,进一步是良臣,退一步则是祸患。 若李鸿儒两年前在长安城,唐皇也难知对方到底是忠于他,还是忠于太子。 当事情已经过去,这种选择永远没了真正的答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