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四章 缘由(求订阅) (第2/2页)
难言安全。 大唐很多人都知道杨荷的威风。 但在杨荷之前,有多少公主化成了异国他乡的一缕孤魂。 而杨荷的命也不算好,前前后后嫁了四位帝王,才最终掌控了汗国的权势。 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风俗和规矩,弟继兄妻、子继父妻妾等违背大唐伦理的事情在异国很正常。 这其中有主动嫁者,也不乏继承上任帝王妻妾者的事。 杨荷是一个强势的公主,但杨荷也是一个极为悲情的公主,对方远在异国他乡没了大隋的根,只能对大唐做疯狂的报复,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停止这种不知道尽头的行为。 李道宗只是想想前车之鉴,就觉得自己的女儿进了火坑。 他并不想女儿有这种命。 只是大唐皇室当前适龄懂事且具备一定文韬武略者甚少。 前有擅武的弘化公主下嫁慕容忠烈,而后便轮到了他们家的女儿。 他不想女儿前去,但又不得不让女儿前去。 这不仅仅是因为唐皇的命令,更需要避免一场可能的大型干戈。 在吐蕃国,婆罗门的侵袭才起步,而大唐的儒家文化同样可以去扎根。 只有相互影响,吐蕃才不会完全化成婆罗门的利刃。 这需要有人付出。 需要他放下私心。 需要文公主放下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此陷入动荡中,不断付出青春和努力,甚至于性命。 这不是一条好的路,但这又是一条必须走的路。 李道宗能想清楚,但他心中难这一关。 他最终将一些根源归结到李鸿儒脑袋上。 若是一件事情需要寻求一个责任追究人,这追究的源头必然可以追到李鸿儒头上。 “婆罗门侵袭又不是我搞出来的,他们窥探东土数百年,你有本事就去杀了大梵天!” 若非阴阳宝甲相助,李鸿儒觉得自己已经死了两次。 李道宗虽然是他曾经的上司,两人曾经更是不乏交情,但李鸿儒很清楚这种交情的深浅。 在有共同方向和利益时,两人可以交好。 但若是损失到对方,让对方难于承受,这种事情不可避免发生。 此时两人撕破了脸,李鸿儒亦是不给脸皮,不时挖苦李道宗一番。 “你莫以为我不敢去杀大梵天”李道宗恨恨道。 “你有种就赶紧去!” 李鸿儒回呛,这让李道宗在一旁使劲挣扎着起身,想着站起来走人。 “老实点!” 一旁的唐皇着实没法听下去了,给李鸿儒来了一巴掌。 李道宗尚武,性情直接而又冲动,远没那么多弯弯曲曲的门门道道。 李道宗想砍死李鸿儒出气是真,李道宗想砍死大梵天也是真。 甚至于李道宗想砍死的人很多,这其中很可能不乏包括松赞王等人。 唯一欠缺的只是李道宗的实力。 待得如今,李道宗连最弱的李鸿儒都没砍死。 唐皇一时不免也有些惋惜没看到两人交战的场面。 他觉得那应该是个以低打高罕有的场景。 这两人都死不了,但不免都需要躺着做休养。 唐皇告诫了两人一番,这才施令将这两人各抬回各自府邸。 “李淳风,你真觉得儒家文化的侵袭性也很强,我们真能侵袭到吐蕃国文化?” 见得两人被抬出,唐皇亦是问向了一旁低头的李淳风。 “陛下,只要愿意接受,任何文化都具备侵袭的性质!” 李淳风低声坦言。 东土文化交替诸多,最终残留儒家一家独大。 仙庭看似强势,但仙庭根本的道家势力在不断衰退。 到如今,道家又部分人亦不乏下山报效国家的念头。 道家和释家的文化重在诱导,但李淳风感觉儒家的文化腐蚀到了根基。 这是一种看似儒雅,不沾边仙神佛的正气之学。 但儒家的文化如春风细雨,渗透到了每一处。 一旦风吹草动,便会萌芽新生。 只要在吐蕃国种下儒家文化的种子,李淳风深信未来能开出足够鲜艳的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