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零三章 全面负责(求订阅) (第2/2页)
。 李鸿儒手中摊放着不知有多少次修订的《道德真经》《文始真经》《南华真经》《通玄真经》等道经。 这些道经并不属于崇文馆所拥有,而是弘文馆的典籍。 李鸿儒还是托了苏亶的关系才借阅到位。 但这些典籍倒是并不算难借。 在弘文馆中,《道德真经》便有一百三十六册,皆是由各家撰写,借用一册的难度不大。 版本如此之多,李鸿儒觉得还是能学一学,觉得自己有一定概率补全。 无需质疑,他手中的《道德真经》没可能是全套。 这也是侯君集头痛的原因之一。 李鸿儒忙乎完杨素的事情,又在家里蹲着看了两天书,见得侯君集依旧没有召唤,这才跑到了侯府。 “什么时候出兵?” “咱们做好了准备才能出兵啊!” “什么时候才能做好准备,那预先要做的事情可多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部要安排军粮、坐骑,又有斥候情报齐全,而后大军才能催动出发!” “打仗不是过家家,高昌国与长安相距七千余里,这是一次远征,即便我们有基础,那也需要做很多准备,没可能今天决定,第二天就动身!” 见了李鸿儒上门来催问,侯君集不由又好气又好笑。 这货还以为军团不需要吃喝,随时就能上路。 而且他性格求稳,此番想覆灭高昌国,所做的准备需要极多,力求万无一失。 起草流程十天半月很正常,调动需要一个月也很正常,而后才到大军朝着高昌国行进。 “也就是说,我还有一个半月左右的假期?”李鸿儒高兴道。 “对,可以这么说”侯君集点头道:“若是你有时间,也多多来我这儿,好好学一学军事方面的行动!” “没问题!” 李鸿儒应下的痛快,但压根就没想过多来侯君集这儿学习。 他对带兵打仗确实没什么兴趣,涉及各方各面的盘算更是让他头疼。 如同当如学习《九经》踏入元神,他确实更为注重自身。 有数册道经需要研读,又有《金鹏十八变》可钻研修行,还有七级练功房的提升,一些能耐需要进一步增进。 李鸿儒觉得自己事情还挺多的。 他在侯府蹲了一会,又跟随侯君集指点学了一些内容,一时不免两眼都有些迷糊。 侯君集盘算之处太多了,也太过于庞大。 这彷佛是一个战争体系,侯君集全盘掌控在心中。 李鸿儒少有带兵打仗,但他跟随过徐茂功、李道宗、李靖等人,也知晓一些基本的流程。 关注公众号:,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有很多流程并不需要主将去管辖,而是交予了麾下负责。 但侯君集似乎将麾下负责的事情全干了。 当侯君集的一切计算妥当,便只要麾下去按标准执行。 军团所需的盔甲、武器、防具、良马,又有负责人的军医,负责坐骑的兽医,建造营盘的工程兵,征召的负责辎重的农夫、伙夫等。 侯君集的笔下,勾勒的不仅仅是一副地图,而是一副波及各方各面的指南。 但凡能心领神会侯君集所盘算,军营中所有的职位皆有资格去担任。 “难怪我们没什么事情做!” 李鸿儒本以为自己这个佐将还有点忙乎的事情,但看侯君集做事的全面,这似乎并不需要他cao什么心。 侯君集在吏部上任是新手,但在兵部中,侯君集便是熟到不能再熟。 与吐蕃国对峙是侯君集第一次担任大总管,有着各种尝试。 而攻伐高昌国则是第二次担任大总管,会有血与火的交锋,由不得侯君集不谨慎。 李鸿儒观看许久,才想起一件事来。 “侯大人,你听过高昌国妖族大圣与公主的事情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