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8章 祸殃众生 (第1/2页)
第十三日。 纳斯达克粮食交易所宣布,长山郡每天出售的粮食期货总量增加50%。 契单种类分别为一日契单三万张,三日契单五万张,七日契单三十万张。 契单分别为一吨到十吨不等,总计三百万吨。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长山郡都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帝国粮价应声下跌。 收盘价:5513元/吨。 这是纳斯达克粮食交易所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影响粮价的实力。 明光交易所顶层,粮食集团紧急召开了会议。 罗诺长老提出了四个建议。 一、集团亲自下场,全力托举粮价,全面打击做空粮价者。 二、加紧把粮食从石州转移到信阳州,减少损失。 三、尽快推动定制广告法,禁止低俗广告。 四、全帝国范围内,大量收购粮食。 莫西利长老冷淡地说:“罗长老,你确定能行吗?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投资这场生意,不过是想赚点钱而已。这样搞是不是投入太大了?” 罗诺答道:“在石州的粮食所剩不多了,长山郡获得不到更多粮食,他的交易所就会破产垮台。我预计我们再投入五百亿左右,就可以完成对长山郡的打击。” 林长老阴沉着脸问:“你们说这会不会是最高会的意思,我们的状告石沉大海,没有回应,这不太寻常。” 罗诺摇头:“不可能,大长老只是利用一下那个小子而已。我们的砝码可以完全左右帝国天平,大长老从来不会用这样鲁莽的手段来攻击这样大的一个势力集团。” “那就这样吧。” 莫西利肥胖的身躯从椅子上挤了出来,“一切就交给你了,罗长老,我还要去看我的孩子们,噢,他们今天长出了第九对复眼,真是太可爱了。” 罗诺眼里一半寒意一半嫌恶,但还是礼貌地说:“莫长老慢走,祝您的生命阶梯计划早日成功。” 第十四日。 纳斯达克粮食交易所的开户人数超过了三十万。 萧潇决定提前计划,开始售卖两周的粮食契单。 周期越长,所需信用程度越高,因为投资者会担心违约,发生风险,导致手上的契单成了废纸。 开始他很谨慎,只出售了总计五十万吨的粮食契单,依然被抢购一空。 萧潇和他的团队立刻就知道了,投资者对纳斯达克的信任程度比他们想象中的还高,几乎没有疑心。 林郡长的一天期货战略正式宣告成功! 纳斯达克的信誉已经建立起来了。 他们向最终的胜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接下来,他们就可以大规模出售两周的契单了。 第十五日。 萧潇把两周的契单比重提升到70%,依然抢购一空。 两周的契单和短期契单不一样,它初步具备了金融炒作的价值。 这些契单开始在各个商人之间流转,由一家卖给另一家,最终价格总是稳定到当前粮价的90%左右。 萧潇敏锐地发现风向标出现了。 两周的契单已经对粮价有了直接影响力。 这是彻底击垮高粮价的契机。 太好了!萧潇按捺住激动,准备下一步的行动。 这一天,帝国粮价收盘时大跌,降到了5113元/吨。 第十六日。 纳斯达克粮食交易所又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增长,这一天,抵达长山郡的人数超过了十万。 赵公明改造后的淮镇终于完全展现了它的底蕴,完善的基础设施,极具超前意识的布局,刚刚建起的大量楼盘房屋,还有大量优秀的工作人员,完全承受住了十万人的冲击。 整个淮镇,到处都是人流,接踵摩肩,但却始终维持着秩序,没有混乱,更没有发生踩踏事件。 但帝国粮价却逆势上涨,直冲回6000元大关。 萧潇知道,这是机构和机构之间,真刀真枪地开干了。 他兴奋得浑身颤抖,每一根毫毛都在颤栗。 终于到了证明自己的那一刻。 萧潇经济学,天下无敌! 第二十日。 萧潇跳过中间环节,大胆地决定,开始售卖一个月的契单。 一个月的契单已经具备完全的金融价值了。 帝国内各大抄家、投行、机构认为长山郡聚集了如此多的财富,就算粮食交割不出来,也可以用市场价回购契单,相当于平仓。 所以,契单发生风险的概率是极低的。 衡量金融价值的标准,第一,风险,第二,信誉。 纳斯达克交易所已经有比较好的信誉了,长山郡雄厚的资金确保它的违约风险很低。 所以,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于是,自纳斯达克开盘后的第二十天,帝国内各大抄家、投行、机构,正式加入这场盛宴。 这场粮食大戏,终于到达了最高潮。 一方是帝国的巨无霸粮食联合集团,一方是新兴的带有一丝神秘色彩的长山郡。 这是新的势力向老的势力的挑战,为了争夺吃rou的权力。 在这场战争中,下一级的抄家投行们,可以相对安全地喝一点汤。 再下一级的散户,吃一点碎末。 最后一级的个体平民,也能闻一点香。 这就是一场饕餮盛宴,所有人都有好处。 而萧潇,无疑已经彻底掌握了这种规则下的心态。 第二十三日。 萧潇让宣传部大规模宣传长山郡的六十万公顷农田,将其称之帝国历史上的农业奇迹。 而这个奇迹,马上就要丰收了。 在这个背景下,萧潇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他放出了三个月的契单。 三个月,那是一个季度了。 对于嗜血的金融来说,这是一个轮回了。 三个月,长山郡有没有能力兑换这个契单,所有人心中都是有疑虑的。 它的风险,增加了。 它的信誉,暂时还不够做它的担保。 但是,机构们犹豫了,饿极了眼的散户们,可没有半点犹豫。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传家之宝。 纳斯达克的粮食契单,在他们眼里,已经和帝国的金钱没什么区别了。 萧潇放出去的二十万张三个月契单,很快被抢购一空。 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声音,要求长山郡卖出更多、更久的契单。 与此同时,明光交易所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交易,粮价几乎呈疯狂的姿态上涨。 以北辰集团为首的粮食集团,全面托举粮价,并开始在市面上大量收购粮食。 同时,市场上开始流传大量有关长山郡的不利消息。 宣传部对此进行了坚决回击。 舆论领域的直接交锋也开始了。 第二十四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