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天帝_第156章 实力大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实力大增 (第2/4页)

落,因此,伏羲将所有能量转移走,也不会有任何事情。

    只见,这些能量从心海之中出来后,立马,就消失不见了,但伏羲却没有丝毫惊慌失措,随即,心神也随之消失不见。

    下一刻,出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体内了,当然,也不在外界,而是,进入了虚界之中,确切的说,是虚妄之界。

    这里还是老样子,一进来,就有着一股强大的幻术,压迫而来,不过,现在的伏羲已经今非昔比了,念头一转,便将这股力量破除开来。

    其眼神中,看到了这里真实的一面,看着这个熟悉的世界,伏羲再次心念一动,随即一个闪身,便来到了两个巨大星点出。

    接着,又慢慢靠近了一些,从而近距离的观察着它们。

    “黑影为阴,白影是阳,但二者又该如何合二为一呢?”伏羲看着眼前的两道弥天般大的人形身影,不由得喃喃自语道。

    这是伏羲对这里,唯一不了解之处。

    按理说,黑影为阴,自然就代表了修心第二步中的虚境,而虚境到达一定程度,理应与白影相结合才对,但为何此处却是分开的呢?

    “难道天人的道,也不完美?还是说其中有着我不了解之处?”伏羲叹息再道:“若是我没有猜测的话,师尊这是故意而为之。”

    “之所以会如此,他这是不想让我走这条道,不想让我走他的道。”

    “唯有自己创出来的东西,才真正的属于自己。”

    “也是唯有如此,才能走的更远,修炼到更高境界,甚至是最高境界。”

    “正所谓,尊师重道,尊师的意思是尊重师承,尊敬师长,重道的意思是,重视他人之道,学习他人之道,再走出自己的道。”

    “套一句太上之言,这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其真意之所在。”

    “前面乃他人之道,后面是自己的道,走出自己的道,便是非常之道,非凡之人也。”

    “既如此,那吾便以吾阵道为基,从而创出一门,属于自己的道。”伏羲心中暗自想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为三千混沌,虽然各有所长,各有各的道,但这些道都是混沌先天之道,也就是说,在三千大道衍化天道之时,就已然存在的东西。

    因而,虽与生俱来,但对于伏羲而言,却并不是自己真正的道,确切的说,不是自己真正创出来的东西,这顶多算是天道赐予之物。

    与自己依靠努力得来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事情,这也是他上一世,经过了数个混沌元年,为何都不曾突破至天人层次,最主要的原因。

    要知道,三千混沌,个顶个的都是天才中的天才,而他伏羲,更是个中的佼佼者,但是,即便是他这样头脑之人,却依然没有突破天道束缚。

    其原因伏羲想过无数次,直到这一刻他才终于醒悟过来。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原来我一直以为自己聪明绝顶,但却不知,也是一个糊涂虫啊。”

    “不是自己的道,只凭借着,比别人多悟透了几条大道,就想着成就天人圣位,跟那些无知的人,又有什么分别?”

    “遥想当年,就连天道,也是汇聚了三千条大道,才将其衍化成为了天道,而我又怎么可能凭借几条大道,就幻想着成就天人圣位呢?”

    “唉,殊不知那些天人们,之所以可以成就天人圣位,是因为天道在成幾之时,应运而出的八座天道圣位所致。”

    “唉,看来以前的我,还是将成就天人圣位,看的太过简单了。”想到此处,伏羲的双目之中,突然间射出两道精芒。

    随即,看向了终于赶来的那股能量,随即,心念一动,将其控制在了原地。

    “就这里吧。”伏羲此刻所站的地方,正在两个巨大光团的中间。

    之所以选择这里,其原因有二,其一是这里有着两方的力量,在吸引所进来的功德能量,如此可以稍作一下平衡。

    当然,若是真的处于正中间的话,伏羲即便将这股能量凝结了,也不是长久之计。

    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这股能量早晚会被侵蚀的消散开来,因此,他所选择的这个点就很重要了。

    不仅是在两方光团的中间,而且,还是更为靠上的地方,与两方光团,正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面积公式。

    地方选定后,伏羲便开始了凝炼,他要将这股能量凝炼成一棵树。

    这颗树是以他的太极图一样,有五行也有阴阳,而且,除了阴阳五行之外,还有着许许多多的东西在内。

    太极图为底盘,也就是土壤的意思,接着,伏羲便由神念为笔,一笔点出。

    这一点,便是一切的源头,一切的根源所在,可以看做成原点,也可以看成是一粒种子,一粒树种。

    再画第二个点,并将之连接在一起,便成了一条线,可以将其看成树种发出来的嫩芽,当然,也可以称之为根茎。

    这条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弯弯曲曲的曲线,但是,无论直线还是曲线,在线的本身,或者说嫩芽自己看来,这条线都是直线。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自己不知自己长啥样的意思。

    而再画一个点,将之连接在一起后,便成了如今的等边三角形,也可以称之为三才。

    当然,也可将其看成是树根,根茎可有许多,但却都只是种或芽的分支。

    有了树根、种子与嫩芽,这颗树就算是立起来了。

    这就如同,伏羲现在选好的地点,将树种栽下,令其生根发芽,是一样的道理。

    只有,同时借助两股力量的纠缠,和它们之间的互相排斥,它的三才可以立足于此。

    若是偏向一方,那么等待他的就是,三的灭亡,早晚会被偏向的一方吞噬掉。

    因此,不论是等边三角形也好,还是三才也罢,都是可以循环的状态,都是已经形成了一种立场,因而,数立于三。

    所以,三为树根,也是相得益彰,有着无数根茎,树不但立起来了,而且,还非常的稳健。

    再画一点为四,四可以看成分支,但也可以看成是二的分流,分支虽多,但却不及分流来的多。

    而且,四本应该就是那颗二的嫩芽,只是长大了而已,有了自己的意识的嫩芽,自然就是树干了。

    而有了意识的树干,自然就会分枝,自然也就缺不了无数的小枝。

    分枝后的小树枝,自然也就是一种变数的存在,因为,它是有着许许多多枝条。

    当然,也可以只有一根,但这样的树是不成立的,因此,也不会有,即便有,也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非树,也就是不能称之为树的东西。

    所以,四为便为嫩芽的分支和分流,也就是树干和树枝,因而,四为数之变。

    再画一个点,就是第五点了,而此时的这颗树,便已经长出了叶子,有了树叶的大树,便已经成型了。

    成型后的大树,便有了反哺过程。

    正所谓,落叶归根,正是这个反哺的过程,也形成了一个圈,这个圈可以将其看成树根、树干、树叶之间的反哺过程。

    而这个过程自然离不开因果循环,有了这些,才是一棵完整的大树。

    当然,在伏羲眼中,却也可以将其看成五行循环,五行形成,相生相克,便可循环往复,在伏羲看来,这就是大树世界的根基所在。

    树种为原点,嫩芽为直线,树根则是三才,树干就是分支,树枝则分流,那么树叶便已然促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