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03、分裂的前兆 (第2/2页)
意的安排,可即便如此,依旧难以远离世人视线。 里面住的人身份也不一般。 在这样的节骨眼有人开始往永兴宫跑,联络里面的人,联系当下时局,再想过去往事,总让他不安。 “陛下知道这事吗?”他压低声音问。 “留守这么问,就是不准备往外说了?”耶律斜轸似笑非笑,似乎一下就拿捏了萧思温的心思,接着也低声说:“这种事少有人会多嘴往外说,我说来是因为相信留守。 再说并非什么见不得人之事,陛下没有多做理会,往来的人也不是太多。” 萧思温点头,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当年大辽国世宗皇帝耶律阮胡作非为,不断南下,穷兵黩武以致太怒人怨,最招招致火神淀之乱,遇刺身死,随后才是如今陛下耶律璟登基,收拾局面。 而大辽国世宗皇帝的后人就收养在永兴宫中....... 耶律斜轸突然道:“宫中的贵人还小,不过及其聪慧,他说一直记得燕燕姐。” “燕燕?”萧思温愣了一下,不过他是聪明人,很快便反应过来,脸色很不好看。 “你们这是为难我!” 他还以为耶律斜轸这次南下是有什么事,漫无目的的聊天背后原来早有目的,就是逼他站队。 话说到这,一下便清晰起来。 陛下封他的小女儿萧绰为云中郡主,准备嫁给秦国国主换取两国罢兵。 而国中很多汉人官员,契丹贵族都对陛下的软弱十分不满,所以他们想在世宗子嗣身上押宝,放对陛下的软弱政策。 而他们想让自己把女儿萧绰许给世宗子嗣,以此秘密表明立场。 他向来是個会站队的人,自然瞬间明白里面的种种曲直,可这一下就将他推入两难的境地。 世宗子嗣念叨着燕燕并不奇怪,永兴宫并非与世隔绝,两人小时还一起玩闹过,所以惦记也明白。 他不明白的是为何根本没有见过过燕燕的史从云却点名道姓要她,这就十分奇怪了,以至于他和女儿都完全想不通。 可到了这下,突然就成莫大的问题。 让女儿南下,他会得罪一大批人,他们就是觉得陛下软弱,不该以女人和牛羊换取和平,所以要刻意阻止搅黄这件事,至于世宗子嗣看上燕燕有几分真假就难说了。 可如果不让燕燕南下,也会得罪一帮人,首先就是陛下,不过接连大败,损兵折将,人心离散之后,陛下放而是依赖他的,大概率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而责罚。 关键在于得罪杀神史从云....... 他曾经放下狠话,如果自己不把女儿交出去,他会领十万大军踏平幽州,他不知道这话几分真假,但也忧心忡忡,他宁愿得罪陛下,也不想得罪史从云。 “你们这样逼我,不怕我说出去!”萧思温有些恼怒的质问。 耶律斜轸却不太在意的说:“无凭无据,留守说了又能如何,再说留守要是陛下死忠,就不会想着把长女嫁给耶律罨撒葛。” 萧思温不说话了,看着远处的牛羊长龙,牧民吆喝沉默良久:“让我考虑考虑,现在还早。” “没那么多时间让留守观望了,后来的吃不到好rou。” “今年,至少到今年年底。” “那秦国那边呢?” “我自会应付,你没事早点回北方去吧,我没空接待你,还有很多事要忙!”萧思温怨怒道,随即打马顺着大道往回,只留下耶律斜轸站在那。 他叹口气,如果时间允许他也不想如此逼迫自己的叔叔。 毕竟他年轻时很多时间都是在南京,萧思温就如同他的父辈一般看着他长大,给予许多指导,也将他推荐给朝廷。 只是如今情况有变,耶律休哥随北府宰相萧斡讨乌古、室韦之叛,在今年夏季,大败叛军,捷报已经接连送到上京,大军已经在善后。 今年之内必会班师回朝,到时候后起之秀耶律休哥与北府宰相的立场如何又不明朗,说不定会多生变故,所以便急着逼迫萧思温赶快站在他们这边。 “可别怪我.......”耶律斜轸轻声道,他自以为自己是对的,辽国不能再软弱下去,否则只会越来越糟。 ...... 接连的战败和失利之后,辽国内部开始充斥抱怨,恐惧,让人们精神紧张,胡思乱想。 随即最大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处在上升期的时候,任何事任何人都是对的。 而一旦开始下滑,那任何事任何人都是过错,这就是人类的本质,所谓理智只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话,舌头上的刀剑而已。 外部的打击和威胁是很难肢解和击败一个庞大帝国的,而内部的分裂则简单得多。 当有人不满时,再小的问题都是问题。 八万头牛羊和一位郡主,对于大辽国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财富。 但很快因为这件事而撕开的割裂与对立却在草原上悄悄发酵起来,有人觉得国主是忍辱负重,毕竟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暂时隐忍渡过这段艰难时期,寻机再与南方大国决战。 而有人则斥责这是彻底的软弱,这种时候决不能再低头,一旦此时低头,就是助长南方大国的嚣张气焰,使得他们觉得辽国软弱可欺,很可能会卷土再来。 至于哪种论调是对辽国有利的,无人知晓,而后人也只能凭借结果去评论职责,但在结果出来之前,辽国上下都充斥着这些声音,并开始逐渐分裂对立,上到朝堂,下至普通百姓。 随着时间推移,秋雁南归,曾经的北方霸主,天下大国,最大的问题已逐渐不再南方的威胁,而是内部的分裂和对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