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方丈人心犹自存 (第1/2页)
方丈巍峨别是天, 太元宫府会神仙。 紫台光照三清路, 花木香浮五色烟。 一山海上无城郭, 唯见木牌记苍桑。 方丈村口,木牌坊下,一名身穿蓝色道袍,头顶混元巾,脚踏青丝履的道士端坐在木牌坊下,全身雪花覆体,如果不是他的胸口还有起伏,真要让人觉得这是一具冻僵的尸体。 一群顽童从道士身旁跑过,砸了一堆石子在道士身上,道士仍然一动不动。 两位老者互相搀扶着,拄着拐杖经过,想要邀请道士进村,叫了几声,道士毫无反应。 两位老者互相看了下,叹了口气,将怀里仅有的四个馒头取了两个放在道士盘着的双腿上,又互相搀扶着走出村子。 几个年轻人嬉闹着从村子里跑了出来,一个年轻男生看到道士,想要过去扶他起来,其他几个男生赶紧把他拉走:“小心他讹得你倾家荡产。” 恍恍忽忽间,一只小手用尽全力把道士拉了起来,将道士的手放在自己弱小的肩膀上,吃力的挽扶着冻僵的道士一步一步的向村子里走去。 村里的顽童们围着两人鼓掌唱道:“小傻姑,夏流鼻涕冬吃屎;小傻姑,不害臊,找个道士做老公......” 推开虚掩着的竹门,将道士放到用几块砖头垫着的木板上,用一块破布将道士身上的积雪擦掉。 小姑娘忙碌着将屋里的灶台点燃,烧了一锅热水,取出一个米罐,咬咬牙,把罐里剩下的最后一点米全部倒进锅里,又把原来放在道人双腿上的馒头放在锅盖上加热。 米汤好了,小姑娘小心的将米汤盛到碗里,吹凉了,一小勺一小勺的喂进道士的嘴里,道士慢慢的睁开眼睛,笑了。 小姑娘没有姓,也不知自己的父母是谁,从小就跟着村里的一个哑婆婆长大,两年前哑婆婆也去了,房子被村子一户人家强占了做木作坊,她就搬到村口的这间破屋里住下。 破屋塌了大半,就相对独立的厨房还完整些,厨房里有灶台,冬天烧上火还暖和一些。 小姑娘就把厨房当家,找了些废砖头在灶台边上垒起来,又找了几块相对平整的木板铺在上面当作床,找了很多稻草铺在床上既当床垫又当被子。 今天大雪纷飞,小姑娘只能把仅有的几件破衣服都穿在身上。 本来不想出门的,可是家里只剩下最后一点米了,柴火也不多了,才想着要出来拾点柴火,再找村里人家讨点吃的填填肚子,没想到柴火还没有捡到,却捡了一个冻僵的道士回来。 两人分食了用几粒米煮出来的米汤和两个馒头,长青道长整理了下仪容,一甩拂尘。 “小傻姑?哑婆婆?本是彩云落凡尘,不教污淖陷渠沟,为人不能忘本,贫道就给你取名云雅,取云兴霞蔚,清雅绝尘之意,也暗含不忘哑婆婆养育之恩的意思,你可喜欢?” 小姑娘开心的一直重复:“云雅?云雅!我有名字了,我不是小傻姑。” “贫道乃碧游宫观主,此次来此化缘,心念一动,料到此地有人与贫道有缘,不想应在你的身上。你可愿拜贫道为师,与贫道云游天下?” “跟你走,管饭吗?”云雅咬着大拇指,歪着头问。 “有贫道一口喝的,肯定少不了你一口吃的。” 长青道长哈哈一笑,一扬拂尘,“走,五徒儿,贫道带你化缘去。” 第九次被村民赶出院子,长青道长抱膝蹲坐在一个院墙外,偶尔张下嘴,吞下云雅喂给他的小块馒头。 云雅也不知是从哪家讨来一个馒头,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先给长青道长喂一块,再自己吃一块,吃完了,云雅开心的一拍手。 “云雅要跟着你走,不然没有云雅照顾,师父你一定会饿死的。” 长青道长站起身来,右手掐道指,中指及无名指向内弯,大拇指压住中指及无名指指尖,食指点在自己额心,低声轻喝:“天眼开。” 长青道长闭上双眼,以额上天眼向村里四处张望,望气良久,摇摇头又点点头,往其中一户人家走去。 云雅跟在后面,左手小心的拽住长青道长的道袍一角,嘴里说道。 “师父,您还要去化缘吗?这村里的人都很凶的,只有方爷爷张奶奶最好了,可是他们家里也很穷,刚才云雅已经找他们讨了一个馒头,不能再去要了。” “呀,师父,您怎么知道这座院子是方爷爷和张奶奶的家?别进去呀,再去要他们今天就得饿肚子了。” 屋子里,早上送两个馒头给冻僵道长的两位老人,正就着一碗热水,你一小块我一小块的分吃着一个馒头,看见长青道长带着云雅进来,两位老人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张奶奶笑道:“原来道长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