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15章 翁婿释嫌  (第2/2页)
   柳守业闻言仔细地打量着齐誉,发现他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但具体哪里变了却又说不上来。    不过,他能被县太爷夸赞,应该是变好了吧。    “哦……这题字又是怎么回事?”    话茬被打开了。    柳荃又使了个眼色,齐誉就娓娓道来了……    为了突显家里变好了,还特意把翻修房子的事提了一提。    二老的心里同时一颤:女儿家这是过好了呀!    随着岳父的哈哈一笑,一家人就开始畅聊了起来,之前的不愉快也在无形间消释掉了。    其乐融融,这才是该有的亲情味。    无意间,柳守业聊起了茶道,并分享着自己品茶的心得,齐誉虽然没听懂一句,但还是连连点头。    “说到茶,小婿我专门为您作了一幅《品茗图》,看看画得如何?”    柳守业一怔:“你让我评画?……好吧。”    “请看!”    画轴缓缓打开了。    一个西施风格的紫砂茶壶跃然于纸上,温润包浆,古朴大气,就像是实物镶上去的一样。    茶壶的两侧还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客至心常热;下联是:人走茶不凉。    柳守业暗自点着头,对联的寓意确实读明白了,简短地赞了句:“好画!”    齐誉闻言笑得更灿烂了。    看的出,二老很心疼女儿,这也是自己的福气。    现在已知,娘子是被收养的孤儿,他们二老能做到这样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若换做其他家,说不定就变成童养媳了。    炊烟袅袅升起,一股nongnong的菜香飘来。    新女婿走新亲,按风俗来说是要成席的,但是,柳守业鉴于回门宴时的教训,这次就没有再邀请族里的人作陪,所以也就翁婿夫妇四口人吃饭。    齐誉一脸困惑:小舅子柳锦程去哪里了?    柳守业解释说,儿子一大早去了道会司,去参加什么聚会了。    道会司?    一个久违的名字浮上了心头:被称为神仙的葛裘!    柳荃对此倒不在意,只是道:“信道不是坏事,但不要耽误了功课,既然弟弟要参加即将的县试,还是抓紧点时间比较好。”    柳锦程已经读了几年书,今科也打算试试运气,万一过了呢!    齐誉却蹙眉道:“我总觉得这个道会司不对劲,他们组织的聚会还是少参加的好。”    “柳守业不以为意的说:“那回头我跟他说说,以学业为重就是了。好了,不说这些了,咱爷俩喝点!”    “喝点?~~好吧。”    齐誉的酒量不大,也就端着酒杯做做样子。老丈人今天倒是真开心,手上也是一杯接一杯。    吃过午饭后,柳荃就开始张罗着回家,现在还没立春,天黑的还有点较早,所以不能走得太晚。    即使如此,回到家里时也到了傍晚。    齐誉掌了灯,点起了暖火盆。    不点灯并不是为了省油,而是老娘没这个需要。    “哎呀!亲家母真是个敞亮人,这回礼真不寒碜。”周氏摸了摸礼篮,赞道。    “娘说的是。”齐誉附和着。    按照习俗,走亲戚带去的礼品主家是不能全部都留下的,要押篮子返回去一些,只有这样才显得大方不拘。    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做大方人是需要有一定胸襟的。    周氏就不是这样大度的人,次日女婿过来时,她就狠狠地抠了一把。    最先时,孙大财是一脸笑意:“阿瞒呀,年前时你曾答应我作一幅《岁寒三友》,这画,你什么时候给我呀?”    齐誉呵呵一笑:“对庾大人的承诺已经过了,我现在就动笔给你画。”    “太好了!那就多谢妻弟了。”    “姐夫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刚刚取出来纸笔,却听jiejie齐兰突然插了一句:“阿瞒,你知不知道,你的画很值钱?”    这什么意思?    齐誉摇头道:“我没有公开卖过画,不知道值不值钱。”    “呵呵,一个名叫殷俊的公子,他居然出了十两银子托你姐夫找你求画,嗯,就是这个什么《岁寒三友》。”齐兰笑道。    咳咳!    齐誉一愣:“你说,这画是受了殷俊之托?”    齐兰刚想回话,却见丈夫狠狠地瞪了一眼,便不敢再做声了。    孙大财尴尬一笑:“那位殷公子说,他本人也很擅长丹青水墨。之前时,他也曾到庾大人那里试着摘赏,结果却没被选上。后来,他打听到了你,想看看你的画技哪里比他高明。”    “他还想和我比?哼哼,我哪里都比他强!”齐誉恨恨道,感觉牙齿又开始酸疼了起来。    孙大财很不解:“说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发火了呀?”    齐誉断然地摇摇头:“画画的事我现在又反悔了,不画了,以后你再也不要找我了!”    孙大财有点怒了:“阿瞒,你怎么可以说话不算数呢?你还是读书人吗?”    周氏一愣,气咻咻地说:“你个死泼才,竟然还数落起阿瞒开了,你也不撒泡尿照照,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也配数落读书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