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11章 小有名气  (第2/2页)
齐竹常道:“齐家三支,每一支出五两银子。”    三大支,齐誉家是长支,只不过一脉单传人丁不旺而已。而其他的两支户头多,这种出资按支不按户,很明显是吃亏的。    再说账目,一支五两,三支就是十五两了,能用到这么多的钱?    这就不是攀比这么简单了。    想到此,柳荃忙对相公眨了眨眼。    齐誉会意地点点头,变得沉吟起来。    “族长打算怎么个修法?”    “和陈家一样,刷刷漆,做些修补。”    据柳荃所知,陈家修补祠堂总共花去了不到四两银子,怎么到了齐家就需要十五两了?    别说三支了,自己一家的出钱就足够用了。    那多余的钱,岂不是落入了cao心人的手中?    齐誉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二老这哪是为了祖宗cao心呀,分明就是觊觎自家的银子。    古人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没想到自己赚点小钱还被惦记上了。    柳荃笑道:“要么这样,修祖祠的事由我长支来做,到时候花多少钱,我会记在一本账上,每支公摊了也就是了。我估摸着,最多每支不会超过二两银子。”    齐秋川一听就不乐意了:“这可不行!你们家虽是长支,却没有老一辈的男子,修祖祠这种大事岂能由你们后辈来做?”    齐竹常也道:“确实不妥,这种事必须要由长辈们cao心,你们年轻人经验不够。”    柳荃一笑,道:“那也行,就由你们长辈们来做,我只提一点要求,就是要监督采买。”    娘子这是在索要监督权呀。    齐誉也不插话,明显是有默许的意思。    齐秋川断然拒绝:“哪有晚辈监督长辈采买的道理?这要传出去的话,岂不是被人笑话?”    这样就谈不拢了……    齐誉正色道:“我觉得吧,咱们实在没必要去跟陈家攀比,真若要修祖祠的话,不如翻翻屋顶,干点实在的事。”    “修瓦面?”齐秋川一愣。    齐誉点点头:“不错,前几天我路过时看过了,祠堂屋顶的茅草全都已经腐烂掉了,看样子撑不了多久了。”    祖祠的面积很大,真要翻瓦可就是大工程了,没有个十几两银子还真下不来。    主要是,那种活不仅cao心费力,还没有油水拿,哪有刷刷漆来得简单?    “你说错了!我也看过了,祖祠的瓦面目前还好,确实没有必要去修。”齐秋川道。    “呵呵,我绝不是在危言耸听,真若碰上个风雪天,真有可能会塌的。”齐誉又劝道。    “怎么?你还怀疑起二叔我了?告诉你,我吃过盐比你见过的米都多,我说不会塌就绝不会塌的。”齐秋川哼道。    柳荃插言道:“那万一塌了呢?”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就从没看走过眼,若真是塌了,我就一头撞死南墙。这回信了吧。”    齐誉道:“信了……”    齐竹常敲着桌子道:“不要扯那么远,还是说正事吧,阿瞒呀,这笔银子你到底掏不掏?”    “我没说不掏呀,只要让我娘子监督采买,花多少钱我都会出。”齐誉笑道。    这话已经很露骨了,就差后面一句没有明说了。    “哼!”    ……    最终,齐誉没有妥协,齐家二老也怀着愤懑悻悻离去了。    齐秋川暗自思量:齐阿瞒确实变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好糊弄了。    齐誉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道:娘子说得对,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以前是因为自己的懦弱才被他们吞掉了田地,如今岂能重蹈覆辙?    对坑过自己的人要多加防备,而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则要心怀感恩。    摘赏的成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要多亏了游掌柜的举荐,对于他这种仗义人,一定不能失了礼节。    所以第二天一早,齐誉就买了一些礼品,去感谢鹿鸣书舍的掌柜游祥。    “是贤侄来了啊,快请里边坐。”    称呼又变了。    最初为先生,然后为公子,再到现在的贤侄,循序渐进。    不过,这也说明了二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了。    “游叔先请!”齐誉拱手一笑,顺便把手里的龙井茶递了过去。    一声游叔,直让游掌柜心中一叹:真是个上道的年轻人,难怪知县大人都会高看一眼。    茶叶算不上好,却含着齐誉的感恩之心,这才是让游掌柜真正高兴的原因。    齐誉呵呵一笑:“若非游叔的提携,小侄我是没有机会摘到那笔赏银的。”    “贤侄不必自谦,机遇是一个方面,但关键还要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运气一说,不过是一些心怀嫉妒的人的风凉话罢了。”游祥笑道。    齐誉点点头,示意受教。    游掌柜又道:“绘画不是主业,贤侄还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科考上来,某个出身才是正道。”    “不瞒游叔说,年后的县试我已经着手准备了。”    “这就对了!”    又聊了一阵,齐誉正要告辞,一瞥间却被怔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