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横死洛阳 (第1/2页)
至德二年年初,大燕朝国都洛阳一派银装素裹。一群寒鸦掠过彤云密布的天空,把一阵聒噪洒下了云空。 宫中,大燕朝皇帝安禄山仰面朝天,卧在卧榻之上。一双无神的眼睛大大地睁着,黑眼仁上蒙了一层白翳,他已是什么都看不清楚了。门窗不过是几个黯淡的光团,偶尔有人走过,安禄山只能看见一团黑影悠悠地从那些光团前面飘过。 “猪儿——,猪儿——!”喊了两声,不见回应,安禄山怒了,捶打着床榻,声音变得尖利刺耳:“李猪儿,你钻到哪里去了?!” 一个内侍战战兢兢地走到榻前:“陛下请息怒,李大人吩咐,他去去就来,让吾等小心侍候陛下。” “滚——!”安禄山大吼一声,把内侍吓得一缩脖子,倒退着走了,招呼了几个内侍,到处去寻找李猪儿去了。 此刻,李猪儿正躲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废殿中,跟他在一起的,是大燕朝中书侍郎严庄和安禄山长子晋王安庆绪,三个人龟缩在废殿一个角落里,冷得缩成一团,压低了嗓子说话,几乎是耳语一般。 严庄眼睛看着安庆绪,低声地说:“王爷,你觉得东宫之位是你的,还是你兄弟的?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数?” 安庆绪还未开口,李猪儿抢着说道:“王爷,昨天晚上段妃来了,睡在圣上身边,‘叽叽咕咕’说了半天的话,奴才躲在屏后偷听,隐约听见圣上说:你不要急,早晚有一天,朕让你如意就是了。庆恩虽然年幼,比起庆绪来,机灵,懂事,朕不会亏待他的,你就放宽心好了。” 李猪儿话音刚落,严庄就说:“王爷,下官早就提醒过你要加以小心,多加防范,圣上为何迟迟不立储君,就是没有把你放在眼里。今天听猪儿一说,看来是千真万确的了,圣上百年之后,承继大统的不是你,笃定是你的幼弟秦王庆恩了。” 安庆绪烦躁地说:“江山是他的,他要给谁,哪个都拦不住!怎么个小心,怎么个防范,除非他还来不及立嗣就龙驭上宾!” 严庄一拍安庆绪的膝盖:“王爷,被你说到要紧之处了!” 安庆绪可能也被自己的话吓到了,眨着眼睛说道:“我——我说什么了?” 李猪儿冲口而出:“王爷,小可听清了的,你方才说,除非圣上来不及立嗣就龙驭上宾!” 安庆绪低着头,喃喃地说:“弑父弑君,那是要背千古骂名的!” “王爷身为长子,却被夺了储君之位,也是要惹得后世耻笑。而且——,”严庄加重了语气:“王爷也读过经史,古来天家兄弟,有几个得了善终?新皇登基,首要的,就是清除卧榻边的近亲。” 李猪儿也说:“王爷,你跟随圣上,东征西讨,身经百战,储位本该就是你的,如果被秦王得了,我李猪儿都替你抱不平!” 严庄却收回目光,又定定地看向李猪儿:“猪儿,下官问你,圣上上月杀了几个内侍宫女?” 李猪儿翻翻眼皮,大概是在算计数目:“加起来一共十三个。” “哪一天轮到你头上,你想过没有?” 李猪儿长出一口气,不说话了。严庄笑一笑,说道:“嫌水烫了,杀了两人,嫌水凉了,又杀两人,嫌饭菜不可口,杀了三个御厨,嫌火笼火小了,杀了五人,嫌宫女走路声音大了,二话不说,叫人拖出去砍了。你天天挨得他最近,穿衣系带,进膳饮酒,出恭撒尿,都离不得你,说不定哪一天,惹火了他,你就难免不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你还浑然无事,下官是时时刻刻都为你担心啊,就怕那一天进了圣上的寝殿,看见你身首异处睡下地上。” 李猪儿看着严庄,说:“中书大人,在你口中,猪儿和殿下都危在旦夕,你呢,就高枕无忧了么?” 严庄坐直了身体:“正是因为下官也朝不保夕,忍无可忍,所以才请你们一起来商量,怎么保全自己,保全大燕国。” 安庆绪一直呆呆地出神,这时,他猛地一甩头:“只有一条路了,除此之外,就是死路一条!” 严庄看定安庆绪,轻声问道:“王爷,下决心了?” 安庆绪点点头,发狠一样死说:“唯有他死,方能我活。生死攸关,也顾不得众口铄金。史笔如铁了!” “猪儿呢?”严庄又问李猪儿:“你作何打算?终日提心吊胆,还是破釜沉舟,一劳而永逸?” “大人你说呢?” “晋王已然说了,你还想另寻出路么?” “好吧。王爷,严大人,你们怎么吩咐,李猪儿就怎么干。” “此事必得万无一失,稍有泄露,吾等三人就死无葬身之地。好在他居于深宫,除了吾等,很少见到其他人,这就给了我们可乘之机,不留下蛛丝马迹,就干成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安庆绪咬咬嘴唇:“中书大人,既然你已是胸有成竹,本王和猪儿都听你调度。” 严庄目光闪闪:“好,下官就不推辞了。”他把早已想好的计谋说了一遍,而后,侃切地说:“夜长梦多,事不宜迟,延挨久了,事不谐也。干脆,明天,我们就下手办了这事!” 夜色渐渐地笼罩了东都,宫墙内,灯火稀疏了,巡逻的卫兵一队一队走过天街,脚步声暂时打破了皇城的寂静。 午夜时分,安禄山的寝宫前,一前一后走来了严庄和安庆绪。走到宫门前,安庆绪对卫兵说:“本王有要紧军务禀报父皇,一时也不能延宕。” 见他口气强硬,卫兵无人敢于阻拦,安庆绪大步进了寝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