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惠妃构陷 (第2/2页)
道记不得了?” 惠妃有些心虚,嘴上却不肯服软,强词夺理道:“三郎,臣妾也是为你好,怕你被那心怀不测的人夺了你的江山社稷,你反说臣妾逾矩,你还讲不讲理了,李三郎!” “朕自会去查问,若是真有此事,朕岂能容忍!爱妃,你也要须要恪守祖制,就不要染指其中了。” “哼!” 第二天,明皇在勤政务本楼处置朝政,见过了几位大臣,他站在窗前,看着兴庆宫中一遍秋色,心事重重,眉头紧锁。 高力士看出他心中有事,把宦官们都带了出来,恭候门在外,一个个屏住声息,垂手而立。 “高将军-----” 半个时辰过去,殿里殿外鸦雀无声。突然,明皇在殿内喊了一声,高力士赶紧趋进:“陛下,老奴在这里。” “唉-----,有几句话,思来想去也难以释怀,只有跟你说说了。” “陛下,老奴恭听。” 明皇还是面朝着窗口,问道:“你说,太子他究竟如何?” 高力士心头一紧,脑筋急速地转动起来,他知道明皇对太子早就有所不满,曾经还起了废除名号之意,此事久已不提,今天突然说起,莫非他又有了废立东宫之主的念头。此时问起,又该如何奏对? “高将军,怎么不说话?” “陛下,要老奴说老实话么?” “愚蠢至极,你一向在朕面前的应对自如去了哪里?!不听你的老实话,朕巴巴儿地把你叫进来做什么!” 高力士正色答道:“陛下,老奴以为,太子循规蹈矩,贤德诚孝,博学好文,是受天下人敬重的储君。” “那,光王鄂王呢?” “二王谦恭待人,礼贤下士,敏而好学,也称得上是二位贤王。” “朕怎么听说他们在背后毁谤惠妃,说她jianian狡狐媚,耍手腕令朕专宠于她,疏远他们的母亲。” 高力士低头说道:“老奴以为,太子生母已经殡天,从他口里,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罢?” “无风不起浪,他没有说,惠妃也不会无中生有!他不说,难道光王鄂王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这个-----,”高力士低眉凝思:“哦,老奴想起来了,一次酒后,光王酩酊大醉,卧在麟德殿偏殿之中,老奴奉圣上之命去传太子,正好听见光王昏睡中说了几句醉话,不知是不是因为这几句话引起了惠妃娘娘疑心。” “他怎么说的?” “奴才也记不得原话了,他就是说自己的母亲皇甫德仪不会侍奉陛下,引得圣上不悦,因此也就不把他看在眼里了。若果是寿王酒醉,父皇决不会不闻不问,定然亲手调制醒酒汤,守在一旁,等着寿王醒来。” “一派胡言乱语!” “老奴以为,光王不过是酒醉之言,陛下不必认真。” “太子当时在场否?” “太子就坐在榻边。” “鄂王也在?” “亦在。” “他又作何表示?” “他一言不发,兀自垂泪。后来,光王大概是醉得难受,大哭失声,鄂王也,也哭出了声来。” “都怪朕对他们雨露不沾,冷若冰霜?” “那倒不是,老奴觉得他们不过是一时酒后失态而已,酒醒了之后,可能自己也忘了说过的酒话了。” 明皇还是不肯轻信:“他们大放悲声,太子就一言不发?” “老奴传了陛下钧命,太子对鄂王叮嘱了几句,吩咐他守着光王酒醒,而后,就起身跟着老奴出殿了。” “你说仔细些,他当时究竟对鄂王说了些什么?” “他说,父皇子女众多,不能个个兼顾,我们几个是年长的皇子,不要事事计较,免得父皇越发地对我们见外了。” 明皇一听,气哼哼地说:“分明是他们几个自外于朕,反说朕见外于他们,这个父皇,真是难当!” “陛下,父子之情,骨rou至亲,位列五伦,圣上与储君,父慈子孝,为天下之幸,为百姓之福,若果猜忌过分,则天下不安,内廷不宁,此是老奴肺腑之言,请陛下宽容。” 明皇沉着脸说:“毁谤母妃还是小事,朕风闻他们结集成党,暗中勾搭,图谋抢班夺位!” 高力士吓了一大跳:“陛下,谋逆是大罪,太子绝没有那么大的胆量,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居心不良,算计自己的父皇!” 明皇凝目看着藻井:“朕也不信啊!可是,风言风语吹到朕的耳朵里来了,朕不得不防啊!” “老奴敢拿身家性命担保太子绝无此意。” 明皇点点头:“太子与二王过往甚密,也难怪乎有人要对他们起疑心。高将军,你亲自去传朕的口诏,命陈玄礼遣一队御林军,对东宫和光鄂二王府严加监守,看他们平日里做些什么。” “老奴领命。” 明皇长出一口气:“如果他们真是勾搭成jianian,图谋逼宫,那朕跟他们就没有丝毫的父子情份了。”他摇头叹息道:“唉——,这家事,比国事更令朕头痛,早知如此,还是孤家寡人一个更好,免得有这么多的烦心之事。信了这个,不信那个又不好,真真让朕为难!” 几十个御林军便装守在东宫和光王鄂王府邸外,守了几个月,也没有发见太子及二王有任何异动。明皇也就放下心来,绝口不提此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