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灵帝驾崩 (第2/2页)
,极有可能会死于后面的宫廷斗争之中。 汉灵帝其实想把皇位传给刘协,因为他从刘协身上看到了自己最爱的女人的影子。 在他的意识中,刘辩依旧是懦弱的性格,不适合做皇帝,搞不好会成为傀儡。 所以灵帝思虑再三后,决定在自己死前把皇位安全的传到刘协手上。 灵帝目前最信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张让,他相信张让不会骗自己。 另外一个则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秦昊,从秦昊开始就出现在汉灵帝面前。 他不仅是屡立战功,而且还曾为他练兵,就连他身边的猛将典韦都让给了他。 而且在竞逐西园八校尉的时候也出了不少力,如果秦昊现在还在洛阳。 汉灵帝肯定会托孤于他,毕竟如今的局面手上有兵权,他也是唯一能跟何进叫板的人。 在迫不得已之下,汉灵帝下了道密诏给秦昊,让他带兵火速来京。 同时,汉灵帝多次召见典韦和赵风,要他们把那五千骁骑营和一万御林军的军权牢牢控制住。 不能再被何进给钻了空子,加上西园八校的军力,灵帝目前手上能调动的军队有五万人。 这也是何进现在还不敢乱来的原因,西园八校的有五校控制在蹇硕手中,而蹇硕是个小黄门。 他的身家性命都跟汉灵帝挂钩,所以,他也希望汉灵帝能够顺利的把皇位交接出去。 待到密诏送出去后,汉灵帝又找来张让,商议如何将皇位传给刘协。 至于何进的大将军府中,何进和他手下的谋臣都在讨论,如何才能扶持刘辩登基。 何进倾向于召外藩入京,因为洛阳中的兵力他只占两万人不到。 而自己剩下的几万人都被刻意安排在洛阳城外二十里的地方,一旦发生政变。 城外的军队肯定派不上用场,所以,何进不得不召外藩进京,而袁绍也赞同召外藩进京。 不过他强烈建议道:“大将军欲召外藩入京,我袁绍第一个同意。 但是只能下诏给西凉董卓和并州丁原,因为这两人跟将军有很深厚的交情,到时候很好控制。 再加上西凉和并州都是苦寒之地,到时候只要控制住他们的粮草,他们不得不听命于将军。 至于雁门的秦昊,那是绝对不能让他重新回到洛阳来,否则,陛下手上将又会多出不少兵力。” 对此,何进深表同意的点点头说道:“本初之言甚合我意,我这这就连夜下诏给董卓和丁原。 另外,派人在前往雁门的各条道路上严加封锁,不准许皇帝向雁门发出救援。” 众人都在恭维何进英明的时候,曹cao反而眉头紧锁,似乎心事很重的样子。 但这时候没有谁顾及得到他,双方都在想方设法的争夺皇位,只要汉灵帝能再拖上一两个月。 皇位肯定能顺利传给刘协,到时候,有秦昊作为托孤大臣,刘协的位子也能坐的很稳。 可惜,天不遂人愿,刘宏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终于,在中平六年六月的一个深夜。 刘宏倒下了,刘宏的死只有张让和蹇硕等几个宦官知道,汉灵帝的死。 也以为着他们最大的靠山倒了,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隐瞒住皇帝的死讯。 然后想办法杀掉何进,再扶持刘协登上皇位,最后,等雁门秦昊的援军来。 与秦昊一起来做这个托孤大臣,在经过商议后,张让等人决定,假传圣旨把何进骗入宫中,然后秘密杀掉。 深夜,何进还搂着自己的歌姬睡觉。但他还是被下人的敲门声吵醒,当听说汉灵帝召他入宫的时候。 何进也不敢怠慢,马上穿戴整齐后赶往宫中。何进来到宫门,司马潘隐报告:“不可进宫,蹇硕要杀害你。” 何进急忙回府,连夜召来众臣,表示要杀尽宦官。 典军校尉曹cao说:“宦官在朝廷中势力极大,怎么能杀尽若是泄露机密,就会祸灭九族。” 何进斥责说:“你是后生小辈,懂个什么” 正说着,潘隐赶来报告:“皇上已驾崩,十常侍秘不发丧,要杀了何国舅,立皇子刘协为帝。” 话音未落,钦差已经来到,宣何进入宫,曹cao建议先正君位,然后讨贼。 司隶校尉袁绍在这时候突然站出来,便是同意,而他自己愿领兵讨贼。 于是,何进就让袁绍带着五千御林军,保护他和三十多位大臣入宫。 在灵帝的灵柩前立太子刘辩为帝,而袁绍则领兵去抓蹇硕,蹇硕逃到御花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