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2章 追星力量 (第1/2页)
唐沅眨眨眼。 “这是有还是没有啊?” 唐沅还是眨眨眼。 林双不问了,林昭养军近二十年,培养的人数其实可以更多,无非是受制于内地“孤女”的数量。 二十年内,孤女的数据估计没人去统计。 就算是两千人,十几年时间,也足够收集茫茫多的资料了,特别又有林昭这么一个天才少女当导师。 直接搜索追星两字。 嗬,内容可不少。 甚至有一篇《林双应不应该建立自己的粉丝平台》的文章,仍然看不出是谁写的。 “还有专门讨论我的?”林双嘀咕。 唐沅笑道:“社会热点也是有讨论的,你逃不过。但在这里头,你是比较受欢迎的。” “怎么看出来的?这里哪有?” “你这个,简版了。” 林双无奈笑。 看了下那个文章,没有显示最后编辑的时间,显然也是因为简版。 —— 很多人都瞄上了林双的一亿粉丝,认为以他的资本,早晚会弄一个来自己玩。 这世界上不缺聪明人,大家无非是想,林双是会收购呢,还是自己开发一个。 收购相对来说麻烦一点,市面上的软件平台有的是。 现在追星早过了过去深夜轮博、时刻紧盯爱豆动态的“刀耕火种”时代,哪个追星女孩的手机里没有十来款追星软件呢? 随着偶像制造的过程越来越自动化,追星过程也越来越自动化,粉丝专用的互联网工具遍地开花。 虽有“轮博”软件星援App被封的前车之鉴,也没能阻止各路追星软件逐梦粉丝圈。 新APP急于上位,已运营了多年的老牌追星软件也不想掉队,艰难地向“追星综合信息平台”方向发展。 按说应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眼下追星APP的更迭速度却有些向偶像们看齐的意味。 除了几款入局较早、已经形成一定品牌影响力的App,大量追星软件在互联网浪潮中经历着速生速死的轮换。 这其实也是跟国内的大环境相关,动不动就内卷化。偶像这么多,粉丝不够用了。女团男团一年能出几十个,一个团里一堆人,连脸都分不清。 但究其本质,粉丝经济实际是条产业链,从粉丝口袋里掏钱多少也是个低成本的生意。 追星工具功能很强,像已经下架的,刷量App星援。用户可以充值实现对爱豆微博内容的定向转发。 星援App被查封后,类似的黑产软件超应援、爱应援、星小班等相继下架。但追星家族,可远不止刷量APP这一类。 目前市面上大约20种还在运营的追星软件,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一种是功能性软件。像“追星女孩装机必备”的魔饭生App,通过绑定微博账号,实现一键自动提升微博搜索优质关键词指数,即饭圈所谓的词条净化。 这个有点类似林双搞的那个“禁止你看我”的插件。 又如主打应援必备的手持LED弹幕软件——手持弹幕,用以在演唱会、见面会及机场接送机表白。 这个林双粉丝也有,他在西体出场时就已经见到了,不过这个东西,其实是可以换字的,你喜欢谁就上谁的名字,爬墙几回别人也不知道。 还有就是主打监控获悉明星社交平台动态的追星软件,这个数量也多。 目前追星软件中的头部产品超级星饭团,便是从监控明星动态起家,只要明星发微博就会向用户自动推送,方便追星女孩第一时间冲向偶像微博下抢沙发表白。 追星软件Foll则主打搬运,在软件上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后,不必翻墙便能同步get到他她的ins动态。同时软件自带翻译功能,不过翻译服务是要靠拉新或看广告获取的。 也有一部分追星软件主打偶像资讯速递。 比如2005年便成立的粉丝网,主打娱乐资讯整合,除pc端网站外也有自己的App。2018年,粉丝网与区块链项目FansTime合作,试图从粉丝经济中分一杯羹,不料遭到多家明星粉丝抵制,最终将粉丝转变为币圈“韭菜”的计划未能成功。 还有秀粉最常用的集资软件,以O!what、摩点网为代表。 不过这两款软件也略有不同,O!what是纯粹的粉丝经济产物,除了应援外,其社区内所有内容也都围绕着明星做文章;摩点网实际上是众筹软件,除追星应援众筹外,软件上还有许多与追星无关的众筹项目。 林双是禁止粉丝发起跟自己有关的众筹,这几个软件里就没有敢上,毕竟林双不是什么普通的明星,那可是百亿巨富。 最后则是各个娱乐公司开发的专属追星软件。 其中最知名的应该是一个叫口袋48的玩意,由丝芭传媒研发,粉丝可以通过软件获取最新演出信息、抢票、看小偶像直播等。 除口袋48外,还有基于快本家族诞生的快乐大本营app。觉醒东方公司也曾在2018年左右上线专属追星软件。 但这些软件,没有林双的内容,毕竟都是以捧自家艺人为主,如果上了林双的内容,回头自家还有几个就不好说了。 虽然追星软件们侧重方向不同,但大部分软件都有如应援、公益活动等标配。粉丝只需掏钱,便有可以享受丰俭由人的应援服务。 同时大部分追星软件与明星工作室、品牌方之间有合作关系,通过包揽业务等赚取相应佣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