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他乡 (第2/2页)
“小青山打完了?” “打完了。” 铁匠低着头答道。 “嗯。” 老村长说完转过身,蹒跚地往祠堂的方向走去。 “老五啊!跟我去祠堂!我准备教教你祖训。” 铁匠一愣,如临大敌! “啥?啥?啥?我的老村长,老祖宗,这一会儿就要入夜了!山风夜凉您老快歇了吧!是我不好,我认罚,我一个人去成不成!” 铁匠快走几步超过老村长劝说道。 “抄十遍!” 老村长眉毛轻轻一挑,悠悠地说着。 “得嘞!” 铁匠心里叫苦,可老爷子跟着今晚更是难挨。说话功夫,一溜小跑,消失在村头。 话分两头,唐青山跑回家时,母亲正在灶房做饭。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唐青山没有去打扰。放下手中的菜刀跑到柴火堆前,抡起斧子开始劈柴。 劈柴声阵阵响起,母亲只是安静地做着饭。与儿子回来之前不同的是嘴角挂上了一丝淡淡的笑意。不多时母亲喊道。 “山儿,吃饭啦!” “来啦。” 唐青山放下斧子快步往屋里走去。 “娘,今天吃啥?怎么这么香?” “就你嘴甜,娘每天做得不都是一样嘛。” “只要是娘做的我都喜欢。” 唐青山扒拉着碗里的饭菜嘿嘿笑着。 看着唐青山吃完碗中饭菜,母亲轻轻地问道。 “孩子,如果真是无心问学,学一门手艺娘也是认同的。可你为何不与为娘言语一声?这么多天,虽是壮了些,却也黑了不少!看着真是让娘心疼。” 母亲眼里有泪光闪烁,知道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唐青山走到母亲身前。 “娘,您别哭,孩子哪儿敢惹您伤心。背着您学艺,只为帮您分忧。每次看您在灶前忙碌,青山。。青山。。。” 无须唐青山多言,母亲哪里看不出孩子的用心。默默地抱着唐青山的头,眼泪却愈发汹涌起来。 “要是你爹在该多好!如今,我们孤儿寡母,你爹又不知生死。孩子,是为娘的苦了你了。” 唐青山轻轻擦拭母亲的脸颊,安慰道。 “娘不哭,山儿好好读书便是。以后,山儿做事会先问过娘亲,待到山儿长大,定能寻回爹爹。” 母亲含泪点头不再多言。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天微微亮,唐青山背着山上砍来的枯树枝放在家中。抓起挂在墙上的书袋,往村子祠堂后的学塾跑去。 学塾门口,早早的老村长便坐在正中。手中握着一本书看得入神。唐青山不敢打扰,默默跪在老村长身后。约莫着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老村长问道。 “青山,为何而跪?” “弟子无知,荒弃光阴,未能按时功课。” 唐青山微微垂头。 “哦?明知如此!为何为之?” 老村长不急不缓。 “家境拮据,母亲劳苦。弟子想为母亲分忧!但奈何年幼,自知身无长物。为此,弃学前往铁匠铺,求五叔授冶炼锤造之术,想为母分忧。” 唐青山一五一十地说着。老村长转过身,正襟危坐。 “如此说来,为母分忧!何错之有?起身说话,可有收获?” 说着话老村长扶起唐青山,扫掉孩子身上的尘土。 “昨日,村口五叔倾囊相授锤炼之法。我已学有所成,铸得炊具带回家中交予母亲。” 老村长微微点头,问道。 “青山!你可记得最后一次来问学,为师教了你些什么?” “记得。” 唐青山站直身体答道。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老村长笑着问道。 “可有所悟?” “弟子虽有所悟,但不甚详解,望先生教诲!” 说完话,唐青山深施一礼。 “你也不用太过自谦。既已有所悟,能为母亲分忧,为师很是欣慰。为师虽能教你圣贤文章,但是,其中道理,还得你自己慢慢领悟。如此,便也不算荒废光阴。老夫言尽于此,你要好自为之。” 说完话,老村长回转过身继续看书。 “弟子谨记。” 唐青山又深施一礼,回到座位开始了今天的功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