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查病根 (第2/2页)
散花啦。” 空中飘散出无数的花瓣,没有香味的绢花,但没人近前细辨。 “嘭。” 一枚硕大的仙桃,落了下来。仙姑手端银盘,袅袅然从布满花瓣的地上拾起,摆动春风拂柳般的步调,托举到张娘娘面前。 “天降蟠桃,给娘娘千岁增福增寿。” “有劳仙姑了。” 银盘转到太妃手上,后者差点笑出了后槽牙,如果她有的话。 “这不过是波斯人的杂耍罢了。” 负责执掌各色旗帜站阵的宦官中,有人在小声议论。 宫女们识字的十不足一,宦官却有半数以上。除开那些像魏忠贤自阉入内的,小宦入宫首先要到学堂读书写字,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分发到各宫各殿去当值。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阉人算不得读书人,但也有比一般读书人书读得多的。 读书有坏处吗?显然也是有的。比如让人少了许多玩耍的时间,走路坐姿和吃饭各项规矩也是定得死死的。再比如,如果全天下的书上都讲茅房那股味叫香气,你敢说个臭字? “她会死吗?” 哆哆嗦嗦的项杏娘,问替鸢儿把脉的冬至小姐。 “你见过不死的人吗?” 翻过一对大白眼后,收回手的冬至翻箱倒柜,扯出了几件光鲜靓丽的丝面衣裳,一把甩在替鸢儿拉扯被子的杏娘面前。 “如果再不将身上的衣裳换下,我保证你会死在她前头。” “谢过小姐。” 哆里哆嗦的项杏娘抱着堆衣裳,跑到床后,一阵的淅淅索索,还连抽了好几下鼻子。 她终于晓得,瞧上去五大三粗的冬至小姐原是名郎中,一名心细如发的好郎中。方才光想着救人,现在脱光了才发现,自己半截身子也是湿漉漉的。 “姜汤好了,端进来吗?小姐。” “搁凳上。” 条凳一头跨在门槛外,一头跨在门槛里,冬至随手摆下的。 “傻戳在那做啥,再生两盆火来。” “哎。” “慢着,别去道长屋里拿,找管事管家要去,快去快回。” “是,大小姐。” “你你你,死去把猢狲找回来。” 庆生猢狲的绰号不晓得是怎么传开的,冬至只记得最早从马夫嘴里听得。后来大家叫开了,尤其他人不在场的时节,所有人都这么叫。 “喂,换好没啊?赶紧给她喂下去,…。哎,那个谁谁谁,再端碗姜汤来。” “好嘞,大小姐。” 冬至小姐虽然人高马大嗓门响,对待小厮们却一向不赖。而且医术高超,连道爷也是这么讲,三个徒弟中,没人能及得上她。 事实上,冬至早有旁的想法,对医术药饵缺乏兴趣。偏偏渺目就是觉得她有天赋,死灌。 怨不得哪个,一本破烂医书,前后抄了百遍,早都能倒背如流。不懂的依然地方很多,不愿追根问底,兴趣了了嘛。可架不住拷问呀,渺目师伯是要choucha功课的,怎么办?只好把历来师傅这方面的胡言乱语拿出些来搪塞,这一搪塞不打紧,老是引得师伯的独瞳大放异彩。 也不打紧,打紧的是孙元化送到了庄子里。 黄冲懂个屁医术,闲的发慌的时节,他是将一些医护知识有一搭没一搭地解自己闷儿。所有现在使用的药,都是人家渺目亲手制的。 渺目的医术恰到了瓶颈处,有个活宝师侄次次讲出些稀奇古怪,当然要试。 孙元化的双脚就是这两人试验的结果。冬至是有把力气的,又逐渐落得下手。每次换药绑绷带,都是在执行她师伯两下结合的外科新法。然后,熟能生巧,就成现在这样了。 孙家是推波助澜的帮凶,就因每次施术的都是冬至,孙家一大帮人对她感恩戴德。 胭脂水粉、锦罗绸缎啥的,但凡从上海送来的好东西,尤其是女儿家能用得上的,孙和鼎都会叫家里人备下一份,然后亲手送到冬至那里。 “哇~,鸢儿你别…呜~。” 里头传出项杏娘哭天呛地的嚎咽,惊得神游不知何方的冬至一激灵。 “嚎丧啊,见鬼样的叫。” “她…她死了。” “都说了你死她都不会死,这不有脉有心跳嘛。启开,你。” 冬至的五官其实很耐看的,不粗造,还给人很踏实的感觉。 “那她为啥一下又软下去了?” 鸢儿方才能挣扎张口喝东西,只喝两口,一下就倒了。杏娘只以为人就没了,嚇得慌。 “我哪晓…,你先启开。” 捏开嘴乱瞧上一阵,扒拉开眼皮,死鱼一般,眼珠儿不会动,再探出俩根指头试了试鼻孔前边的呼吸,正常。正抓耳饶腮想不出所以然,一阵咕咕的肚子叫唤声,响德甚是热烈。 “几天没吃饭了?你两个。” “两天。” 项杏娘扯着衣襟,耷拉着脑袋,垂下眼皮,糯糯地含糊出一句。量也无人听得清楚。 “到底几天?” “三天。” “这死人是饿着了。” 甩了把额头汗珠,终于查出鸢儿病根儿的大小姐,朝门外开吼。 “外头的,死到伙房拿点吃的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