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校庆 (第1/2页)
临近校庆日的前一天,由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经济领域讲座,请来了自动化系毕业的易小川。 在清华的毕业生中,有不少人都是在校学的是一个专业,毕业之后从事的,却又是另一个或许和本专业毫无相关的行业,并且干的都很出色。 张朝阳和易小川无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个从物理专业转行到互联网,一个从自动化专业转行到经济体制研究方面。 这无疑都是些极其高端的saocao作,凡人都只能可望不可即。 当然,李星灿暂时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而已。 易小川讲的主题是当下经济领域最火热,也是争议很大的话题——“中国入世必要性与展望”。 其实很多人都担心,入世之后,我们放开了市场,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庞大资本进入中国后,会将中国的刚刚兴起的民营经济直接淹没。 诸如,“中国的制造业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这要怎么打?” 这样的悲观想法在不少实业领域内甚嚣尘上,一片悲观。 易小川详细的分析了入世之后,中国的经济会经历一番阵痛,并不断在艰难的奋斗中成长。 在这个厮杀惨烈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的各个领域将会逐渐和世界接轨。 也因此,中国凭借大量的市场和廉价的人工,将会得到很多资本投入,大量的工厂将带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和税收。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工厂得到大量的订单,经济将得到快速发展。 然后,易小川从民营经济的角度去论证了,民营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成长的必要性。 以及在入世之后,国有企业在面临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体制下,也将会做出重大的改革措施,以应对更加开放的市场化竞争体制。 最后,易小川根据自己的预测,认为中国入世应该为之不远。 因为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离不开中国这个13亿人的广阔市场,而中国也不愿意错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这场盛宴。 最后双方会在博弈之中达成最后的共赢。 李星灿结合自己的未来观感,发现易小川的这次演讲的内容诚意满满,有些很隐晦、可待挖掘的东西都隐藏在其中,并在未来得到了实现。 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易小川结束了演讲,到了提问环节。 李星灿虽然也有问题想问一下,但是一点也不着急。 因为,这次会议的主持人是王雅茹,李星灿早就打好了招呼——自己要压轴出场。 “您好,周学长!请问您是怎么看待中国的股市乱象?”(划重点,周!) 学生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就十分尖锐,让作为证券监督委员会主席的周小川忍不住脸颊抽搐了一下。 这个问题,确实是所有人一直都很清楚,却无法解决的存在。 因为它根本不讲科学道理! 按道理说,股市要以价值投资为基准,在中国却完全成了投机活动。 明明有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差,甚至几年来连年亏损,但是公司的股价却一直在攀升,而且是连创新高。 而那些营收正常,业绩稳步上升的上市公司,却很可能是无人问津。 当然,如果被一些机构和炒家选中控盘,那就很可能连翻几个跟投之后,等人(股民)接盘。 老股民们对此也是习以为常,甚至还打趣道:“英雄莫问出处,牛股莫看基本面!” …… 易小川脸颊的抽搐被台下不少人看到了,也是觉得很有趣,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个堂堂高官的证券监督委员会主席,竟然也是被中国的股市给难到了。 易小川看着台下的学生们,坦然的笑了笑,然后做了一个回答。 结合入世的背景,谈到了引入规范化的市场机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完善股市机制,股市改革会持续进行,中国的股市会在批评中不断完善和成长。 这个回答虽然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