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9章 得偿所愿 (第2/2页)
富的阅历使然,人挺精明,但受出身所限,精明中总透着股小家子的算计,所以只能算小聪明,远称不上智慧,让他干老本行,发展眼线打听个事儿刺杀个人没问题,像铜县这种很需要大局观大智慧的事就明显吃力了。 特别是这家伙几次旁敲侧击的劝他把步子放小一点,先期目标定低一点,循序渐进慢慢来,最好把先期投入压缩到五千两以内,他就很腻歪,要不是看在这家伙也是一片好心的份儿上,他早就开骂了。 五千两? 铜县那鬼地方,物价高得离奇,五千两好干什么? 买几个窑子当老|鸨吗? 他妈的也得有人去啊! 别说客人了,好点的姑娘都招不到,谁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跑那鬼地方去卖rou! 牛春寒根本不明白,铜县的开发不能按常理出牌,循序渐进是没错,但不是像他想当然的那样一个点一个点的来,而是必须成规模成体系的逐步推进。 这就好比练内功,天底下没谁练功只练一段经脉的,想有所成都得从一整条脉络练起,以丹田为起点,引导内息沿着经脉流淌过沿途的xue道走完一圈再回到丹田形成循环,也就是一个周天,这样内息才生生不息逐渐壮大,积累够力量后继续开辟下一个循环。 可惜牛春寒不理解,只心疼银子,封知平能说服他,但没必要。 有些事没天赋就是没天赋,再强求也没用,太过强求反生恶果,所以没必须要解释,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才是最好的用人之策。 赵康就不一样了,他不但完全理解,还顷刻间给出了一套自以为粗略而封知平奉若至宝的先期方案,天知道他当时多想把赵康直接扔铜县去。 可惜赵康志不在此,封知平也觉着太过浪费,通过以往的接触和这段日子的观察,他越来越感觉此人是个全才,好像除了亲自生孩子天底下就没有他不会的,更恐怖的是,这人很会读书,吸收能力强得惊人。 关于这点还是从小桃和翠绿口中得知的,据两个丫头说,自打自己见完邹荀,转天赵康就开始索要商贾之道的书籍翻阅,而且不止是经商之道,连律例条规也涵盖其中,也就是说,那天一挥而就的草案其实是他近些日子用功的结果,过往的经验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这太吓人了! 封知平听说过过目不忘的人,他深信赵康也是其中之一,这人要不是受身世所累,弃武从文去科举的话,三甲内必有他一席。 听说这家伙最近翻上兵书了,封知平有些羞愧,觉着自己也应该找时间好好翻上一翻。 三国大战不是宗门比武,也不是演习,那是真刀真枪的生死搏杀,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自己开始时可能不会被安排在危险性极高的位置,没有多少浴血杀敌的机会,但疆场上变数无穷,万一真碰到了,自己总不能做个糊涂将军,干出一拥而上或者三百人马分三百路的蠢事,更不能学果闻大师那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凄惨下场。 何况他想要的不是混日子蹭军功,而是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然后,娶老婆! 封家的门楣够亮了,不用他光耀,保家卫国喊喊号子就行了,反正都是顺带,娶老婆才是头等大事! 说真的,他认为这件事的难度不亚于做功勋卓著的盖世英雄,甚至难度更高。 当英雄,死了也能追封,他若战死了,总不能让俩姑娘捧着他的牌位跟他冥婚吧? 所以他不光要强大自己的实力,还要丰富自己的头脑,会领兵的人才能被调到前线委以重任,而积累战功,前线才是最佳场所。 要读书啊! 封知平的头隐隐作痛,他最烦的就是读书。 要是兵书能像春宫图那样图多字少简明直观就好了... 唉,回头让老牛捣鼓捣鼓吧,他的归纳能力挺强的,兴许能捣鼓出来。 封知平美美的想着,笑容逐渐变态。 “世子,世子?” 韩徳璋毛骨悚然,他站在旁边半天了,唤了好几声了都没把人叫回神,怎么反而越叫越傻了? 想啥呢笑得这么贱? 卧了个槽,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你小子别是真脑壳坏掉了吧? “世子!”韩徳璋受不了了,又叫了一遍,同时放出灵识刺了一下。 封知平一个激灵醒过神,看看左,看看右,最后看向韩徳璋:“怎么了?吓我一跳!” 韩徳璋额角青筋微跳,好在养气功夫深,一张笑脸不改半分,温和道:“世子,可以了,手放下来吧。” 封知平这才发现自己还保持着拳头高举的姿势,在喝彩声近乎平息的此刻看起来就像个傻逼,赶紧放下手,尴尬的笑了笑。 “呃,小子没见过世面,一时激动忘乎所以,叫大人见笑了,大人莫怪。” 这次态度很好,韩徳璋气顺了不少,笑容越发温和:“没事,可以理解,本侯如你这般年纪时也一样。好了,现在赶紧去向陛下谢恩吧,此人你可以带走,稍后我会让太医过去为他疗伤。” “多谢大人提点!” 封知平拱手,执子侄礼,心里对韩徳璋很有好感,同时也暗生警惕。 这位侯爷他确实没印象,回头得好好查查,看看他是哪家的侯爷,跟太子和睿王有没有关系。 此时的他浑没有发现,自己多疑的毛病,又犯了。 —————————————————————————————— 新年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