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8章 大翻新 (第2/2页)
朝廷里的事百姓们不懂,同样,皇帝的心思他们这些当朝大员也不是谁都能懂的。 像乔志,他认为这是铺张浪费,是赔本生意,那点票价根本填不回支出,这笔帐怎么算都是血亏,是白白浪费国力,还担着巨大的泄密风险。 而齐英杰,虽是主官,主要负责管理,但耳闻目染,他也是懂一些技术的,大到开河修堤筑房建城,小到军用民用的奇门巧具,他不尽知但多多少少都有涉猎,尤其战争利器这等重要的玩意儿,他怎会大意? 敢拿出来自然有凭持,皇帝能同意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其他人也都有各自的感悟,总的来说,皇帝此举无非两个目的,一是借此机会提升本国军民的士气,为即将到来的国战打下基础,二是趁此良机示威于他国,让空玄、太始的使臣看看,看看我天元皇朝的底蕴与自信。 大人物们的思想境界太遥远,封知平不懂,他有自己的理解。 震撼的目光缓缓收敛,他关上车窗,胳膊支在窗沿上拖着腮,若有所思的看着牛春寒。 “绿荷坊,还没动工吧?” 牛春寒点头:“嗯,还没开工,大比没结束,至少得等结束了那些外来的武者都走了才成。” 封知平轻笑:“老牛,你说再建的话,是恢复原样呢,还是重新规划?” 牛春寒一怔,跟着明白了什么,愕然道:“不会吧?这次会场是特地为本次大比临时搭建的,耗资巨大,据说单维持运转的支出就达到了一个中等州府半年的税赋,属下还听说户部尚书乔大人这几日呕血都呕成习惯了,天天上本劝谏,若陛下真把这会场定成恒产,乔大人怕得吐血三升当场咽气,而且除了天元大比其他也用不到这么大的场地,建成恒产得不偿失啊!” 顿了顿,牛春寒又道:“就算建也不可能建在绿荷坊,绿荷坊毁的那片区域可是二城的黄金地段,寸土寸金,那些业主还等着朝廷给他们重建回迁呢,陛下若想迁走他们又是一笔巨额支出,总不能胡乱按个罪名吞了他们的地吧?人少也就罢了,那么多人,背后那么多复杂的关系,陛下除非昏...呃,那什么,总之,属下认为不可能。” “不可能吗?”封知平笑,悠悠道,“照搬不可能,但要是缩小二十倍,变回原先的大小,你觉着可能吗?” 牛春寒皱眉:“这个...也不可能。少爷您想,若只是建个角斗场,那没什么,可要是将悬浮看台也搬过来,那缩小二十倍,不,哪怕只剩一座也是笔大支出,很难回本,而且也不利于安全。别忘了京城是禁空的,二城若置浮台肯定持平三层,甚至能看到四层,三层四层乃官宦居住、办公之所,他们怎可能同意?” 封知平想了想,笑着点点头:“也是,白身利先于名,官身名先于利,有这么大个玩意儿挡了自家的风景,百姓们能忍,官老爷们可忍不得。不过城里不行,城外却不无可能,神藏战放到了南猎场已经说明了此次大比会场选址考虑欠佳,以后神藏级会成为天元大比的常规,总不能每次都分成两地吧?所以固定会场肯定会建,不仅用于大比,平日里还可以对外供别人使用,这样既敛财又能提高朝廷在武者心中的正统地位,一举两得,皇老爷们不是最喜欢说‘天下英才尽在我掌’吗,这么好的东西陛下不可能不用。” 牛春寒自动忽略了少爷言语中的大不敬,小声道:“可是那么大的支出...” 封知平抬手打断,微笑道:“临时场地是一锤子买卖,用完就拆,自然亏本,恒产可就不同了,成本会随着时间不断摊薄,只要收入能大于日常维护的开支,就一定能回本。再说了,浮台又不是只能浮不能落,需要的时候送上天,不需要的时候搁地上,能多花几个钱?傻子才吃饱了撑的一直让它悬天上呢,你看咱们陛下像傻子吗?” 牛春寒暴汗,心虚的看看两侧:“少爷,小声点,人多耳杂!” “怕什么,这是我车里,谁要能听到算他们厉害!” 封知平浑不在意的摆摆手,推开一角窗户,贪婪的看向半空中的巨|物。 “老牛,你说咱们那边,能不能也添上这个东西?” “那边”自然不是泉州,而是铜县。 牛春寒哭笑不得,忍着吐槽的冲动,小声道:“少爷啊,这不是钱的事儿,这东西有钱咱也搞不来啊!属下斗胆说一句,您千万冷静点,那边还没开张,仍在筹备当中,您可得注意些,小心让人盯上。” “瞧你那胆儿,人得有梦想知不知道?”封知平回过头剜了一眼,再次依依不舍的看向窗外,“唉,可惜了。” 牛春寒不敢接茬,唯有苦笑。 看完最后一眼,封知平关上窗户,回过头,正起颜色。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牛春寒也正起颜色,用力点头:“准备好了,出门前属下又亲自点过两遍,您带出来的和后也给的,一件不少,都在后面的车里。” 封知平点点头,转头看了眼后面。 后方的马车里只有两人,赵康和于大胆,除了他俩,还有满满当当的近百件宝兵刃。 那是他全部的家当,也是他争冠的根本,谁要现在劫了后面那辆车,就等于废了他大半武功。 牛春寒不担心有人劫道,但担心另一件事,皱着眉抬起头。 “少爷,东西是齐了,问题是,他们能让您带上去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