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 打了胜仗反受罚 (第1/1页)
竖日一早,接到皇埔嵩军使送来的急报:命令汉安军,速速赶往纸坊县,听候孙司马的调遣! “孙司马?” 王霸挠挠头,问军使,这孙司马什么来头? 日夜兼程、跑的满脸风尘的三位军使,一齐摇头,一问三不知。 无奈之下,文呈只好令王霸领兵两千余人,先行赶往纸坊县,一探究竟。 ~~~~ 秦宓早早起床,一番洗漱之后,赶来吊脚楼拜见文呈,商讨青石峡农场的治理事宜。 文呈与秦宓端坐于榻,续茶两开之后,文呈道:“子敕兄莫急,待到羌乱平息、官员到任,已是年根儿。届时,青石峡夏粮已收、棱堡已然初具规模;再将‘拖’、‘赖’二诀好生用用,恐怕又是半年之期。此时,棱堡已经建好,两千汉安精兵入驻、三千羌人辅助,子敕兄想打便打、不想打,便赖在此处…金城郡能奈兄何?” 文呈细细分析与秦宓听:金城郡,顶大能够聚集起来四五千兵马,便是他想来攻,召集数县县兵,都得月余时间;若是秦宓能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训练好羌人,这四五千金城郡兵马,都不够羌人收拾的,无须惧怕。 具体措施便是:归附的五百多白马羌精壮,这些人杀了自己的头人,已经被整个羌人唾弃。 彼等对汉安军最是忠心,可以训练为第一批辅兵,严肃军纪、苦练阵法。 武器装备,除了那些绝密的大杀器,汉安军有什么,都可以配备给这些白马羌人,包括连弩。 ~~~~ 对于秦宓担忧,这些白马羌将来会不会反噬? 文呈却并认为,有那样的可能性:这些羌人跟着汉安军,好不容易活出了一个人样,再让彼等回归部族生活、受大大小小的头人剥削? 那是不可能的。 若是白马羌大部落来伐,反抗最为坚决、下手最狠的,反而会是这些羌人士兵! 想当年,鬼子肆虐神州大地,装备最精良的,是鬼子嫡系。 鬼子兵里面最为凶残的,其实是棒子兵、弯弯兵、蒙古兵 ——这些鬼子部队中的“二鬼子”! 让二鬼子去反抗鬼子? 一是没听说发生过这种事情;二来,两千汉安军,岂会怕了区区两三千羌人? 灭了他们,不过是弹指间的事。 至于两千一百多名参狼羌俘虏,先让这些人去种地、放牧、修筑棱堡,地位肯定低于白马羌军士、但是比他们以前的地位高… 至少,名义上,他们是“自由人”;只不过如今,他们都是替汉安军做长工罢了…… 他们是有微薄工钱拿、有定额粮食发放的,算得上衣食无忧。 秦宓建议:每个月,酌情将参狼羌里面,表现优异、认同汉安军的百十人,转为农场里面的农夫、牧户,要让他们看到“晋身”为“汉民”的希望。 文呈抚掌称善。 不愧是巴蜀名士、武侯祠十四文臣之一啊,的确有两把刷子! ~~~~ “若是…” 秦宓沉吟道:“若是凉州刺史,从朝廷讨来诏书,出兵来攻,又如何应对才是?” 文呈明白秦宓的为难:毕竟汉安军霸占在此,先就失了“道义”; 作为一个传统士子,对“朝廷”、对“天子”,秦宓还是从骨子里敬畏的,不一定敢与“朝廷大军”对抗。 “无妨。” 文呈安慰秦宓:“且不说刺史使君,能不能讨来诏书,便是有檄文、有天子诏,那他还得有兵马方能打仗;有足够大的利益诱惑,才会兴兵来青石峡啊!” 作为一个后世人,哪能不清楚凉州几大势力的来龙去脉? 杨秋、马腾,习惯了在武威以北折腾,当土皇帝当的乐呵,铁定没兴趣,兴师动众跑来青石峡,就为抢只能养活几千人的粮草。 韩遂、边章。 韩遂是朝廷命官,过几年,作为使者去与羌人谈判,结果怕死,被迫投靠了羌人,心不甘情不愿的反了朝廷; 边章,原名边允,凉州大族出身,逃犯一个,现在改名换姓当了县尉,过几年与韩遂一起,狼狈为jianian。 这两人,不杀凉州刺史都算苍天有眼了,让他们听刺史的调遣,跑来与汉安军打架? 韩遂、边章死上三五千兵马,还拿什么去争霸中原? 他们没那么傻。 至于宋建,此人最是精明,小富即安,绝不会行冒险事,与日后必定凶名大盛的汉安军开干的——更何况,打输打赢,对宋建还没一丝好处呢? 唯一一个人,文呈才是真正有点忌惮,能打、敢打、会打的董卓!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如今的董卓,不过是广武县令,属下兵马不过两千,天天忙着与数不清的羌人部落,玩杀白马喝鸡血拜把子、萝卜加大棒的合纵连横游戏,还没工夫来与汉安军打架。 ~~~~ 即便是谁真想夺取青石峡,那也得派出三几万的兵马,才有可能能干得过棱堡里面的汉安军! 凉州地界上,除了这几条大鳄鱼,谁还有那本钱? 叱咤风云的董卓,不过也才三千兵马入中原。 有那本钱的大鳄,领兵去中原逐鹿,它不香吗? 哪有哈儿,非得屁颠屁颠儿的来惹,没有多少油水的汉安军? 最后,文呈给秦宓一颗定心丸:若是朝廷真的派兵来伐,允许秦宓自主决断:是撤离青石峡、还是与朝廷公然决裂。 其实,文呈耍了一个小花招:过几年? 过几年,中原黄巾军闹的天翻地覆、益州五斗米教造反、凉州更是乱的一团糟,哪还有谁,顾得上理会区区一个巴掌大的青石峡? 反正秦宓是不用陷入两男抉择…呸呸,是不用陷入两难选择了。 ~~~~ 到了午时,对前哨营遇袭一事,各人员的奖惩措施公布:狙击手赵二狗,现名赵焕,狙杀敌酋,记三等功一次,升任小队长,家人搬入汉安县军属农场,享受终身军属待遇。 战兵小队长陈三,在战斗中表现优异,升任中队长,奖励五铢钱二十贯,获得一名子女,免试进入技校进修资格。 前哨营营长王霸,剿灭劫掠的暴徒、招纳造纸工匠有功;及时发现险情、并做出了正确的布防措施,有功,升任副指挥使,暂领前哨营;奖励入学名额两名、奖励八十贯钱、奖励汉安县官员住宅一栋。 其余前哨营将士,各有升职、钱帛、家属入军属农场的奖励。 阵亡将士,依例奖励,并发放抚恤金。 众将士欢呼雀跃,尽皆欣喜万分。 伍良伍艮,作为“探子营”首领,情报搜集出现重大纰漏,降级,暂领探子营事务;罚俸半年、暂记军棍三十。 黎敏,未能掌控青石峡出口、未能及时回防前哨营,降级,暂领骑兵营事务、罚俸三个月,暂记军棍二十。 最大的争议,出现在对于全权指挥本次战斗的指挥官,甘宁的处罚决定上: 甘宁,枉顾同袍生死,指挥失当,致使同袍遭受了不必要的牺牲,记大过一次,军内严重警告一次!降级为小队长;罚俸一年,暂记军棍五十。 此处罚决定一出,众皆哗然…… 打了胜仗,还受罚? 这是为什么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