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县尊派我去下乡 第三章 东山催收税赋 (第1/2页)
且说文呈与县寺税吏,还有廷掾史属下一位佐吏,唤作晁玺。 一行三人,战战兢兢惶惶如丧家之犬; 急急赶了两个时辰,于未时,便赶到了位于县城东面,三十余里的东山乡。 一路上越亭舍,不敢入内饮水止渴;过邮台,不敢停留稍歇解乏… 县寺门口,那俩血rou模糊税吏之惨状尤在眼前晃荡,儿臂粗的堂棍打在腰臀上的闷响,刺的人心惊rou跳; 税吏的告饶声、惨呼声、呻吟声、闷哼声那是声声入耳。 孔二楞子,算你够狠! 三人一路上,竟是没人吭过一声。 尤其是那税吏,赶路如此之惶急,跑的他满头大汗;脸上居然保持住了敷半斤精细面粉般、白茫茫一片。 搁后世若有这般本事,找一家“白嫩肌肤、光亮水滑”的公司去代盐,想来不难。 东山乡是大乡,在籍两千来户,近万人口。 实际管辖十六个里,文呈今世发妻陈氏,娘家就在东山乡黄蕉里。 益州分两个益州: 一个是相当于,后世市级行政级别的益州郡;在云南滇池一带,轄十一个县。 那可是真真的“蛮夷之地”:动辄屠村灭寨、攻城掠府。 不同的族群之间,杀杀杀; 同族不同分支之间,杀杀; 同分支不同家族之间,依旧还是杀。 中枢任命的郡守,左一个推托自己: 下臣肾虚!不去上任。 右一个说自己: 老臣痔疮犯了!不去就职。 ……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无背景、无靠山、无钱财的“三无”官员,赶紧让羽林卫押着回家拿行李,千万别让这厮跑了! 这悲催货,任益州郡守三年,愣是没敢驻郡治办公。 其郡治所在,是滇池县(今昆明普宁区),这厮一直借住在昆明道衙…… 太特么吓人了 蛮夷,绝对是蛮夷! 野生且纯。 …… 还有一个是相当于,现在省级行政级别的益州。 州治一时期在成都,一时在广汉,绵竹也曾做为州治。 (为了不给看官们增加困扰,一律设定州治为成都。 嗯,就这么定了,哪怕过几年刘焉来了,咱也画圈圈把他安顿在成都;敢龇牙,咱打红叉叉让他……) 此益州就大了去了。 包括今四川全部、重庆全部、汉中大部分、贵州部分含贵阳、云南大部分含昆明。 三国时期甚至包含湖北一部分、缅甸一部分,都属于益州管辖。 犍为郡,别看只是一个“市级”行政区划,其管辖范围,并不会比如今的一个省小多少。 同样的,汉安县辖地范围,也比现在的内江市、自贡市加起来都大。 因此,汉末汉安县东山乡,为什么就不能下辖十六个里呢? 三人来至东山乡,先拜会乡“啬夫”顾老。 顾老家是东山乡大户,汉代的规矩:家里不够富裕的,还当不了官。 顾老儿,时年已五十五高龄。 (汉代,年过四十都有称“小老儿”的资格了) 顾老在东山乡,任“乡啬夫”已经六个寒暑。 礼喧之后,先与其比对了一下,今岁县寺下令征收的算赋数目。 合计了一遍县寺里面的加征、以及“乡亭”加征的“耗损”; 听取了啬夫顾老的介绍,使三人,对今年已经征收至“乡台”中的算赋、欠的余款,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啬夫顾老,还向三位上差,仔细讲解了征收事务中的大致情况、和历年的实际困难。 税吏留在乡台中,与顾老继续商议、探讨明日的征收方案; 文呈便同晁玺,一同迈出乡台侧门,等候乡“游徼”王霸的归来。 …… 毕竟征税不是请客吃饭: 没有武力作保,征税人员很容易被打的遍体鳞伤的; 当然,有了武力作保,被打的对象,就颠倒过来了。 文呈是“帮闲人员”,临时工一个,没有具体责任。 只管辅佐他们征收算赋时,记账、核对数目,检查上交的钱款里面,是否有成色明显不足的“私钱”、和磨损严重的铜钱。 这种铜钱,是需要“据成色折扣”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