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天之骄子,站到最高处 (第2/2页)
都是皇子。 太子和其他皇兄,前呼后拥,众星捧月。 轮到自己和弟弟赵原,就是无人问津。 任谁都要嘲讽几句,踩上几脚。 后来才了解,逢高踩低这等事,放在皇城大内再正常不过。 “所以啊,只有站到最高的地方,才不会有人敢踩在你的头上。” 赵穆眸光合动,如利剑横空,锋芒无匹。 …… …… 宝慈宫。 正殿。 “宁儿,明天是加封大礼,你今日早些回去!” 崔贵妃一脸怜爱,柔声道: “那座亲王府,是你叔叔派人督造,花费不少银钱,应当合你的心意。” 九皇子摇头,温声道: “孩儿想再多陪母妃说会话。” 崔贵妃听得心中欢喜,握住自家儿子的手掌,笑道: “你自幼便听话,乖巧,出京之后,我这心里便时刻惦念着,怕你在外面受委屈了……” 九皇子昂首挺胸,那股久居上位的气度便显现出来: “母妃不必担心,我去元州办差,二叔、老太爷都有出力,这份情我心里都记着。” “这一次,我回天京给父皇贺寿,便想着看能不能把大皇兄拉下去,若是入主东宫,以后就可以常在母妃跟前侍奉,尽些孝心。” 既是在母妃的宝慈宫,赵宁说话也没有顾忌。 夺嫡争位的心思,丝毫不加掩饰。 “入主东宫……大兄已经在发力了。” 崔贵妃脸上露出几分喜色,悄声说道: “眼下正是好机会,冯森死了,太子没了心腹,这几日都躲在选德宫,不曾外出。” “陛下也有些不满,觉得他难堪大任,有废黜之心。” “诸位皇子之中,宁儿你最出色,你父皇也对你给予厚望,否则不会早早地就把你外放到元州。” 九皇子点头,他也如此认为。 换成以前,五皇子兴许还能跟自己争上一争。 可现在,其余几位皇兄。 要么无权,要么无势。 而自己,却已经加封亲王,赐九旒冕。 “这一次加封,父皇想必既是试探朝臣的反应,也是想看看我的能力。” 九皇子成竹在胸,自信道: “我听说,前阵子司天监的元黎死了,乃是魔门中人所为。” “元监正是从龙之人,父皇信任的重臣。” “所以,我特地叫上混元道的掌刑敖长老。” “为的就是擒住那赤心教的洪崖子,交予黑龙台,办成这桩事,想必父皇心中会更加喜悦。” 崔贵妃脸上的笑意都止不住,夸赞道: “宁儿真是长大了,出息了,都懂得为陛下分忧了。” 九皇子眼眸闪动,仿佛智珠在握,气质不凡。 母妃的大兄崔鸿云,乃是左光禄大夫。 而且士林之中,风评极佳。 这几日,他人还未到天京,各种消息传开,便是崔鸿云的手笔。 还有二兄崔浩,官拜汉阳郡守,日后有望升任云州牧。 九皇子赵宁在云州办事无往不利,多是靠了这位相助。 至于清河的老太爷,两朝元老,位列三公。 哪怕当今太子见了,都要叫一声“老师”。 “可笑,大皇兄还去结交朝臣,论声望、势力,谁能比得上清河崔氏。” 九皇子眼神灼灼,充满光彩。 “想要治理天下,终究要靠世家门阀,江湖宗派。” “我养了许多的江湖中人,将其收为门客。” “对混元道,云中居这样的正宗示好,百般拉拢……就是为了丰满羽翼,好争一争太子之位。” 崔贵妃疼惜道: “陛下时常夸你做事稳重,云州之地近几年来,风调雨顺,百业繁荣,皆是宁儿的功劳。” 母子二人说了好一会儿,看到天色渐深,九皇子这才告辞。 他双手负后,也没让宫人领着,随意行走于皇城大内。 有那身扎眼的红色蟒袍,一路上没谁敢拦。 “十一弟没有住在景仁宫了?” 九皇子不知怎的,离开内廷,来到外城的冷宫附近。 “回禀殿下,十一皇子已经搬去明光宫了。” 随行的太监答道。 “那可惜了。” 九皇子抬手摸了摸额角,脸上挂着笑道: “只能等明日去见一见了。” 说罢,他又朝长乐宫的方向瞧了一眼。 面带春风,笑容温煦。 心中情绪,微微起伏—— “若是当着哥哥的面,踩死弟弟,兴许会更为快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