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甩锅大法 (第1/2页)
春明门外,战旗烈烈,马鸣萧萧,三军肃穆。 初冬的寒风将将士们坚毅的脸庞刻画的更加冷峻,所有人左臂上都扎着一条白巾,这是对英勇牺牲的兄弟们的哀思和致敬。 整个京兆府战役,阵亡两千五百一十三人,其中中渭浮梁保卫战就牺牲了两千零九十七人! 中渭保卫战检验了将士们英勇、不屈和热血的成色,他们舍身忘死的壮烈情怀,将是激励所有将士不断奋勇向前的永恒丰碑! 头扎白巾,一脸肃杀的种彦崮大喝道:“带贼酋!” “带贼酋!” 不多时,几乎认不出模样来的龙虎大王突合速被架到了校阅台前,跪在了地上。 “今以贼酋突合速之首级致祭于阵亡将士灵前。男儿恨不为国死,马革裹尸骨也香,苍茫长城印风骨,巍峨五岳记殊勋,阵亡将士丰功伟绩万世不忘!英烈昭彰,后有来者,愿阵亡将士安眠于九泉,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颂完祭文,叶治双手捧住酒碗,对着天地默默祷念,将致敬英灵的烈酒撒向了碧土。 “哐啷!” 叶治将手中的酒碗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大喝道:“斩!” 一道寒光闪过,龙虎大王的头颅飞上了天! “擂鼓!” “咚咚咚咚……”雄壮的战鼓把好似沉睡不起的长安城也给惊醒了。 “出兵!” 随着叶治一声令下,都督行府兵分三路,正式拉开了平定关中的序幕。 …… 鱼乐亭是大内八十亭之一,一池几丈开方的碧水,点缀着几盏睡莲,养了数十条锦鲤,一座太湖石砌成的假山,倒也自成一番小天地。 初冬时节,散朝之后赵构就喜欢来鱼乐亭小坐,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其实赵构最爱的是春信亭和香玉亭,隆冬初春时节梅花傲然绽放,清香悠远,煞是醉人。 “官家,你看你看,那条花头真霸道。” 新立的吴皇后指着一条脑袋上有黑白斑点的红鲤,掩嘴娇笑道:“就数它会抢食,吃得多,也不怕撑着。” “呵呵,它肚儿大,胃口好。” 赵构往池塘里扔着碎糕点,笑道:“你看它们都给养懒了,各个吃得滚不溜圆的,都快游不动哩。” “咯咯咯,”赵构的话逗得吴皇后咯咯直笑,“那就饿它们个几日,省得它们沉了。” “官家。” 就在二人玩笑间,亭外邝珣的唤声打破了这副闲适的画面。 赵构看了一眼垂首拱立的邝珣,微微蹙了下眉,问道:“何事?” “官家,有急报到。” 吴皇后知趣,起身施礼道:“官家,妾身先行告退了。” “嗯,去吧。”赵构满意地挥挥手。 等吴皇后退下,邝珣进了鱼乐亭,从怀中摸出一封书札,呈给了赵构,道:“关陕密报,十万火急。” 邝珣这么一说,赵构心里“咯噔”了一下,接过密报,锁着眉头就看了起来。 密报字数不多,内容却让人无比惊骇,赵构傻眼了,有些结巴地说道:“这,这,怎么可能?!” 邝珣没有答话,不过他清楚赵构的内心是掀起了何等的滔天波澜,就连他看到密报内容时,也惊的半天晃不过神来。 这一刻官家也许有些后悔了吧。 赵构有些颓然地将密报扔在了石桌上,脸上阴沉的几乎要滴出水来。 “查,给我彻查!”赵构突然怒不可遏地咆哮道:“到底是谁把他放出关去的!” 纵虎归山、养虎遗患成了活脱脱的现实,谁能不窝火? 不管咋地,先找几个人的脑袋砍砍,撒口恶气。 “官家,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叶治羽翼已成,看来压是压不住了。”邝珣劝道:“此时去追究谁失职,也于事无补。” 赵构刚才也是在气头上才会有些失态,邝珣这么一劝,他也冷静了下来。 他继位近二十年,什么风浪没见过,裸奔、逃难、兵变……,现在不照样好好的(除了雄风不再)。 赵构已将帝王心术中的隐忍养晦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