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九章 名节比命重 (第2/2页)
早了,您还是早点回吧。” 适才叶治的动机,隗顺是清楚明白地感受到了,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眼前这瘟神早点送走。 …… “伯寿,岳飞怎么会是冤枉的呢。” 秦桧有些不快地问道:“空xue不来风,这案子既有张宪的供状,又有王俊的告首,还有鄂州诸将领的证词,难道还不足以定案?” “相公,我以为岳飞的确有冤情。” 何铸坚持着自己的意见,禀陈道:“张宪的供状也好,王俊的告首也罢,都不是铁证,最紧要的密信却找不到,不管用什么手段,张宪和岳云始终不承认有密信一事,故而岳飞一案,其中定有隐情。” “还有什么隐情。”秦桧有些恼了,“岳飞勾结将官,意图谋反,事实俱在,岂容他抵赖狡辩!” “相公,我观岳飞并非jianian恶之徒。”何铸力争道:“我们审案还是要小心谨慎。” “何中丞。” 秦桧见何铸一直为岳飞辩解,气不打一处来。 他娘的,老子把你提拔起来,为的就是让你好好替我办事,没想到你还胳膊肘往外拐。 秦桧提高了声音,不客气地教训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岳飞是什么样的人谁能清楚。”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秦桧蛮横地打断了何铸的话,不容辩驳地说道:“跟你交个底吧,这是陛下的意思,你自己掂量掂量。” 何铸见秦桧把赵构给搬了出来,看来是铁了心的要治岳飞死罪,不免心中失望,叹息道:“相公,我何铸今日岂是为了区区一个岳飞辩解。如今强敌未灭,金人尚在虎视眈眈,若无故屠戮大将,定然会寒了将士的心,这可不是社稷长久之计。” “你!” “相公,如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请恕何某做不来。” …… 秦桧被何铸噎的够呛,何铸前脚一走,秦桧后脚就进宫,找赵构打小报告去了。 议和已到了节骨眼上,秦桧不敢出任何岔子,何况这是四太子点了名、挂了号的事情,说什么都得办利索了。 赵构听秦桧这么一说,也有些傻眼了。 岳飞抓也抓了,证据也收集了,没想到关键时刻自己人掉链子。 “陛下,现在金使已到临安,其他的条件都已谈妥,眼下就差这一桩了。”。 前几日,赵构派往金国请和的魏良臣回来,一同前来的还有金兀术的使者,行台户部侍郎萧毅和同知制诰邢具瞻。 金兀术开出了岁币银、帛各二十五万匹、两,割唐、邓二州的条件,这对赵构来说都不是事儿。 赵构本来以为金兀术会狮子大开口,也准备好了出点血,可想不到金人要得这么少,可以说议和的事已经板上钉钉,只要岳飞这事办成,立马可以正式缔约。 “秦相,你说该怎么办?”对于何铸这个横生枝节的强项令,赵构也颇为无奈。 “陛下,现在看来只能换人了。” “此时换人,只怕会引起物议。” 案子审到一半换掉主审官,难免有掩耳盗铃、瓜田李下之嫌,等于告诉天下,审出来的结果不是赵构想要的结果。 而且虽然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法司都有审案的权力,但职司上却各有侧重。 刑部掌全国刑法、狱讼、奏谳、叙复等事,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司法部;大理寺则掌刑狱案件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而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相当于纪委监察。 唐朝贞观之前,御史台仅仅风闻奏事,没有司法权力。贞观间,御史台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案件。开元十四年后,专设受事御史一员,以御史充任,每日一人轮流受理词讼。从此,凡重大案件,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组成三法司联合审理。大理寺负责审讯人犯、拟定判词,刑部负责复核,同时报御史台监审。 岳飞不是普通百姓,是正儿八经的从一品官,他的案子肯定是要以御史台为主审理的。 “陛下,无妨。” 秦桧知道赵构担心撤换何铸会落下口实,不过他好像早有定计。 “噢,”赵构一喜,问道:“秦相有何妙招?” “陛下,如今金国的条件已审定,盟书已成,议和大局已定,金使北还复命时,我朝依礼需派报谢使一同前往。” “哈,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