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主暴兵 (第1/2页)
听说金兀术要召见自己,郦琼是既紧张又兴奋。 他在淮西搞兵变、杀吕祉,投靠刘豫,满以为凭着自己数万大军能得到天大的富贵。 可没想到流年不利,正好赶上了刘豫垮台的时候,金人为了防止生变,一纸令下,郦琼的四万大军立刻就被遣散了,他也只授了一个博州防御使外加骠骑大将军虚职。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特别是手里没了人马,就完全被边缘化,连放屁都不敢大声。 难道老子这样盖世无双的大英雄要埋没于砥槽之间吗? 不甘心啊不甘心,一定要重新出人头地! 俗话说女人不喝醉男人没机会,要老子说,是朝廷不打战武人没机会。 哈哈,机会终于来啦! 蒲鲁虎挞懒这帮人一死,金人定然要再次南伐,正是我高调复出的大好时机。 郦琼也是有心人,为了引起当权者的注意,他隔三差五就找人约饭。 一约饭必定大肆宣扬唯战速胜论,大致的论调是这样说的:我以前跟随大军南伐时,每次都看见元帅国王亲自临阵督战,枪林箭雨矢石交集,元帅国王却不穿铠甲不避锋矢,指挥若定,三军将士意气自若奋勇无前,元帅用兵制胜之道,和孙子、吴起非常相合,可以说是命世雄材。统帅都亲冒锋镝,进不避难,将士看了,谁还敢贪生怕死畏缩不前?我军所向披靡,正是开辟千里国土之时。 反观江南将帅,才能不及普通人,每当出兵,必定身居数百里外,而美其名说是谨慎持重;督召军旅、撤换将校,也仅仅以一介之士持虚文宣告,却谓之调发;制敌决胜的责任,委之以偏裨将校,自己却不肯担责。 所以南朝的军队基本都是不堪一击,聪明点的被打散,蠢的就要全军覆灭。万一运气好取得小胜,则是捷报飞驰,夸大其词,冒俘为功,以致将士生怨。纵然有亲自临阵的,只要势头稍微不妙,肯定是带头逃跑。 而且南朝又是国政不纲,赏罚不分,才有微功,已加厚赏,或有大罪,乃置而不诛,这样的朝廷没有立即灭亡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他们怎么可能重新强盛呢! 郦琼的马屁拍得震天响,也如愿以偿地传到了元帅府都元帅四太子金兀术的耳朵里。 四太子无比受用,终于想到自己手下还有郦琼这么一个熟悉南朝虚实和山川地理的人,于是把他召到军中问计。 金兀术问他出兵江南的成败以及江南诸大将中谁会是最大的威胁,郦琼一拍胸脯打包票说:那都不是事儿! 江南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且又没有什么好的统帅,都是败军之余,他们拿什么来抵御?我们大军只要兵临江南,南朝君臣定然会如惊弓之鸟一样心胆俱裂,江南唾手可得。 金兀术一听,高兴坏了,觉得郦琼是个人才,就任他为山东路弩手千户、知亳州事,留在自己身边听用。 而此时金国也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只等着一声令下,即可万骑竞发,踏碎江南迷梦。 五月初六,金熙宗下诏元帅府,令复取河南、陕西地。 是日,都元帅金兀术在祁州元帅府大阅国中兵马,兵分四路南下:聂寽孛堇出山东,右副元帅撒离喝入陕右,骠骑大将军、知冀州李成入河南,而金兀术亲率精兵十馀万人与知东平府孔彦舟、知亳州郦琼、前知宿州赵荣直驱开封。 赵构拿回河南、陕西之后,只是换了个门面和招牌而已,既没有派兵戌守,原来金人委任的官员也没有撤换,所以这些地方就如同不设防一般,对金兀术来说复取河南陕西,就像在自家后花园散步一样闲庭信步。 五月十二,金兀术入东京。 观文殿学士、东京留守孟庾不知所措,统制官王滋请求孟庾夺门而走,孟庾害怕自己会被金骑追上,无法逃脱,最终领官属迎拜金兀术入城,成为第一个投降的三京留守。 金兀术复得东京后,派张通古持诏宣谕河南,知兴仁府李师雄,知淮宁府李正民,皆束身归命。 个子高的都趴下了,其他矮个的还怎么顶事。河南诸州县无不望风而降,唯独只有拱州守臣左奉议郎王慥死节。 而撒离喝自河中渡河入同州,疾驰二百五十里,直趋永兴军。陕西州县的官属大部分多是旧时金、齐官,撒离喝所到之处也都望风而降,远近震恐。 五月十四,金人破南京应天府,资政殿学士、南京留守路允迪降。 五月十五,永兴军路副都总管、权知永兴军郝远,开长安城门纳金人。 长安破,关中大震。 五月十六,金人破西京河南府,西京留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