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 叶治你赢了 (第1/2页)
赵构一发出提意见的号召,朝中那些正直的大臣就像是扑火的飞蛾一样前赴后继。 侍从官张焘、晏敦复、魏矼、曾开、李弥逊、尹焞、梁汝嘉、楼炤、苏符、薛徽言,御史方廷实等都非常走心地上疏。 言辞最激烈的当属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他居然上疏请求赵构诛王伦、秦桧和新任参政孙近。 胡铨奏疏一出,整个临安府都沸腾了,甚至有书坊将胡铨的奏疏刊印了出来。 一时间,街头巷尾正店酒肆谈论的都是胡铨的上书,久久难以平息,秦桧、孙近、王伦成了千夫所指。 言官的弹劾可以当耳边风置之不理,但对百姓的议论就没办法装作没听见了,这可是民心民意,秦桧再厚颜无耻也要做出应有姿态来。 满肚委屈的秦桧上表待罪,请求赵构“早赐诛责,以孚众听”。 赵构已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议和,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会让秦桧出事? 赵构一面温言抚慰秦桧,一面决定追责胡铨。 追责的事情就交给秦桧来办吧。 秦桧领了赵构的旨意,那还会跟胡铨客气,当即批旨,“铨狂妄上书,语言凶悖,仍多散副本,意在鼓众劫持朝廷。可追毁出身以来文字,除名勒停,送昭州编管,永不收叙。” 宜兴进士吴师古因将胡铨奏疏刻版付印散发,坐流袁州。 监登闻院陈刚中给胡铨送行,谪知虔州安远县。 处理了胡铨等人,秦桧害怕言论不息,还专门请赵构下旨戒谕大臣,勿惑胥动之浮言,给议和大计添堵添乱。 …… “子威,你真的要弹劾秦桧?” “嗯,我意已决。”叶治点点头,回答道:“物不平则鸣,况且纠恶察jianian、风闻奏事就是台谏的职责所在,我这也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可现在秦桧深得陛下宠任,陛下又刚下诏戒谕,我怕到时候龙颜震怒,万一……,十年寒窗苦读可是不易啊。” 汪应辰担心叶治自己往枪口上撞,会落得像胡铨一样。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叶治笑了笑,说道:“我自有分寸。现在的朝堂就像个泥塘,我这样做也不失为进退之道。” “你的意思是?” “圣锡,古人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朝堂上有些人就像咬人的恶犬,咱们没必要和恶犬相斗,有时候退一步是海阔天空。” “子威你的意思是先远离朝堂是非?” “正是。如你所说,十年寒窗苦读不易,放弃原则同流合污更难,守此有用之身留待将来不是更好。” “子威,我明白了。” 弹劾官员是个技术活,如何把握分寸,叶治心中自然有数,总的来说,就是把烈度和范围控制好。 胡铨说要把秦桧砍了,结果除名编管。 那自己弹劾秦桧的最高限度只能是要求罢秦桧的职,再者,不宜树敌太多,反正自己已经和秦桧闹掰,那就专弹他一个。 十二月初六,就在赵构下诏戒谕后的第三天,殿中侍御史叶治上书劾桧挟虏自重、意在专权。 刚有些平息下去的朝堂,“轰”的一声又炸开了。 …… “这个叶治,他想干什么!” 赵构气鼓鼓地将叶治的弹章扔在了桌上,“大伴,你说这小子是不是病糊涂了,净给朕惹麻烦。” 也难怪赵构生气,自己刚下了戒谕,叶治就上疏和自己唱反调。 如果是别人,赵构可能还不会这么生气,可居然是自己最看重的叶治,真是岂有此理。 “官家,叶治是年轻气盛。”邝珣小心地帮着打圆场,“一时糊涂。” “哼,什么一时糊涂,我看他是诚心给朕找不痛快。你看看他都说些什么,挟虏自重、意在专权,这样的话也敢说出来,我看他怎么收场。” 这可是诛心之论,和说那些武将拥兵自重有什么区别? 赵构话音未落,小黄门就来禀告说秦桧求见。 “大伴,你看,苦主找上门来了。” “陛下!”人还没进门,就听见秦桧激愤的喊声。 “扑通”一声,秦桧一进门就跪倒在地,眼含热泪,极其委屈地恳求道:“请求陛下恩准微臣告老还乡吧,陛下!呜呜呜……” 居然真的哭了,不是天然的戏精,就是真的受了大委屈。 “秦相快快请起。” 赵构瞬间头大,可没法子,只能替叶治擦屁股。 他亲自上前把秦桧扶了起来,安慰道:“秦相受委屈了,秦相勤于王事、公忠体国,朕是明白的,些小言官的激愤之言切莫放在心上。” “陛下,呜呜……。”秦桧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哭诉道:“叶御史这是在诛臣之心啊,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