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三零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2/2页)
沉:“李松,胡军为何踌躇不前?” 还能如何? 这一计,李承志已然在沃野迎战窦领之时用过一次了。整整三营胡骑,战后生还者十不存一…… 前事之不望后事之师,都已吃过那般大的一回亏,怎么也该长点教训才对。 李松凝望一阵,见胡军确实全军暂驻,似是再不愿往前一步,他才怅然一叹:“如此看来,应是郎君与窦领于金壕关一战时,逃脱了不少漏网之鱼,且极有可能就在谷前这胡兵阵中。 如今一看谷口空虚,而两岸偏偏又陈以弓兵,是以由此认出我军来历,更知此为诱敌之计,故而再不敢往前半步……” 李始贤的脸黑的如锅底一般:“若有漏网之鱼,早就该报予蠕汉丑奴:败窦领于沃野、灭杜仑部予头曼城乃西海遗部,更知天雷火器之威。那丑奴安敢遣军来犯我西海?” “应是丑奴未雨绸缪,更或是试探:如今天下皆知,我西海遣部之兵虽可以一敌百,但就只五营。若是留于大碛,西海自然空虚,于行军之途便可拿下。 但我等若已回返西海,大碛自然已成空营,胡军便可一路无阻,直抵北镇,也更不用惧雷器之威……” 李始良越听越是惊疑:听主仆二人之言,李承志予沃野大败窦领,予头曼城使杜仑部灭族,皆是李氏部曲所为? 那天雷、火器又是何物,竟能使柔然可汗都畏之如蛇蝎? 身边便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李始良也无顾忌,张口就问。 但一两句话又如何能解释的清楚,李始贤回了一句稍待,便又喝令着家臣:“李孝严,速予李时传令,但见胡敌有后撤之迹,便率军追击:但以防胡贼乃诱敌深入,故以十里为限,无论溃敌多寡,追过十里便领军回撤……” “诺!” 李孝先领命而去,稍顷,山岭之中便如鹰啼鹤唳,响起此起彼伏的哨声。 而不多时,李始良便看到,就如鬼一样,从山梁之后冒出了许多骑兵。 真有伏兵? 但看其阵势,怕是也就两三千。二弟竟欲这三千部曲,追击上万胡骑? 更令他倍觉诡异的是:看到山岭上的汉骑,胡军竟真的撤兵了? 不但撤,还是如惊鸟出林,更似如一窝蜂一般说撤就撤,一丝章法都无,就如溃兵。 莫说李始贤与李松,便是正待予麾下下令追击的李时都是一傻两瞪眼。 胡人本就马徤甲轻、骑术精良,且撤的如此之快,待他冲下山岭,胡军怕是早已逃出去了五六里,还追个鸟毛? 关城之上,一众李氏仆臣风中凌乱,傻了一般。 一月之前,初闻柔然出兵,李承志也罢,他也罢,李松李亮也罢,均认定柔然若取六镇,行军途中必取西海。 故而个个都如大祸临头,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千里奔援,有的连夜急撤,更有甚者:李承宏一时情急,将老弱妇孺、牛马驼羊等尽数撤回表是县城。并将山南的窑炉炸毁、填埋了不少,深怕被胡人窥知一二。 李始贤更是信心百倍,卯足了劲想要一战成名。方到西海便连夜布置,谁想近万胡骑只是虚显一枪,竟就逃了? 等于数日以来的布置全白废了…… 李始贤气的牙都快要咬碎了。 好在也是经过阵战之辈,尚有几分清醒: “传令李时停止追击,命塘骑紧随其后,探敌虚实……但莫要深入,探过西海便可…… 传令承宏,依旧予表是县城严加戒备,以防胡贼声东击西…… 传令李亮、皇甫,撤回山中步卒,予关下驻营……” 令兵逐一应诺,李始贤稍一沉吟:“传令李彰,将雷起出,清开河道……罢了,引炸便是,也好让贼敌听个响,省的以为我李某在虚张声势……” 其实李始贤是想让李始良见识一下,天雷为何物…… 片刻之后,谷口猛的爆出数十道雷光,似是天崩地裂,关城一阵剧晃。 望着远处遮天蔽日的烟尘,李始良脸白如纸,口干舌燥:这就是……雷? 李承志不是称,是用鸡子所沤么? 而奔至一里外的胡将更是骇的两股战战,头皮发麻。 要如大汗所言,河西遗部早已撤回西海,更是予合黎山口布下雷阵。只待胡军入谷,便能故伎重演,如金壕关之窦领一般…… 胡将后怕的不是差一点就中计,雷也只是其次。他惊骇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汗,为何这般清楚? 当然是李承志告诉丑奴的,不过丑奴并不知道,jianian细送来的那份密报,是李承志所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