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五七章 突如其来的凉州遗民 (第2/2页)
“就是不知这身份和来历又该如何遮掩?总不能明着告诉朝廷,这数万军民,皆是我李氏从河西偷出来的吧?” 连他都想不通,遑论对朝局一窍不通的李松? 叔侄二人满脸愁容…… …… 县衙之中,就只李承志、杨钧,并元鸷三人。 李承志靠着榻背,愣愣的望着屋顶,已然魂游天外。 而杨钧却满脸愁苦,盯着薄薄的一张纸,一脸老脸拧成了菊花。 我之前疑你布了伏兵,也只以为如被你瞒天过海带至北镇的虎骑与虎贲一般,可能是你到夏州后,从高猛那里借了兵,提前埋伏于岭北。 可你现在却说,竟是叛自高车国的原凉州汉民,且有上万甲骑? 他一万个不信:什么时候,随随便便冒出一个前朝遗民部落,就能有甲骑上万? 岂不是民户至少也该有七八万户,丁口足有四五十万? 而且恰至窦越率族中精锐南侵之际,突就从北地而来,短短数日,就连灭杜仑十二部? 加上部落首领窦姓,杜仑满共才十二部,岂不是说,逾民三万帐、可集控弦之卒逾四万的杜仑部,几乎被灭了族。就只余已然入关的这一万精骑? 这已然不是巧合二字足够形容,连艺文、志人之流都不敢这般写…… “怎就这般巧?” 杨钧斜着眼睛,“你刚好派亲卫翻过狼山,到山北查看地形,恰好就遇到了欲至六镇,欲予镇军合谋,合击窦领的遗民信使?” “就是这般巧,信与不信由你!” 李承志一副懒的解释的模样,直接站起了身,“但仗肯定是要打的……你若要误了明日出兵,就莫怪我李承志翻脸无情……嗯,记得,再遣八百里加急,将此况并遗部所请奏予洛阳。不论太后与八辅应是不应,我皆不管,我只负责打仗……” 说罢,李承志施施然的出了衙堂。杨钧急的抓耳挠腮,却不知唤住李承志之后,又该如何? 他一万个想不通:李承志为何就不怕这是敌贼的jianian计,反而铁了心的要出兵? “他怎就敢信?” 杨钧一巴掌拍在那张信纸上,瞪眼怒视着元鸷,“你竟也不劝劝他?” “为何要劝?即便明日不打,后日也定要打的。不然被窦领遣至临河县等抢掠的半万精骑必然尽数回归,到时想打也打不动了。 因此有无凉州遗民攻灭杜仑十二部、有无断了窦领后路等,我等终是要打。故而早这一日,迟这一日又有何区别?” 元鸷本性憨实,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向来都是有一说一:“再者元某位卑言轻,更无司马的脖子硬,大帅但有令下,元某焉敢置喙?” 这一句噎的杨钧差点厥过去。 李承志身为主帅,但有号令,麾下莫不遵从。若敢违抗,便是如元鸷这般的宗室,以李承志的性情,斩了祭旗又何妨? 也就杨钧仗着与他私交甚笃,敢小声置疑几句…… “司马也莫要担忧了,过了明日,是真是假一切便知。至不济也就是败了这一仗,你我护着他南逃就是了……” 至如今,还能如何? 杨钧怅然一叹,“那就劳县男先去下令,但等天明全军出击……我即刻修表一封,急报于朝廷。就如郡公所言,遗部之求应予不应,皆由太后与诸公定夺,你我只管打好仗就行……” 见杨钧拿起纸笔,元鸷狐疑道:“北地真有凉州遗民?” “有……不但有,还极多!” 杨钧很肯定的点着头,“自东晋南迁、张氏于河西立国,逃亡至陇西的汉人何其多?之后连年征战,被匈奴、羯、羌、氏等族掳至北地的汉民也不少。 之后陇西又历经五凉、至太武皇帝攻灭北凉后,逃入北地者更多。久而久之,予北地游牧、归胡部统属的汉人甚众。 如蠕蠕、高车、高昌,及已归附与我元魏的东西二部敕勒中,整族皆为汉人者并不鲜见,也有许多虽是汉民,却任胡部之酋长者。而仰慕我天朝上国,举族归附者也时而有之,并不稀奇……” 说到这里,杨钧“嘶”的一声,好似牙疼一般:“但此次这一部,竟能于数日间连破杜仑十二族?元县男,杨某且问你,若由你领军,能否做到?” 换成我? 元鸷想了想,伸出了五根手指。但好像觉的不太够,又翻了个:“若有十万甲骑,元某当能横扫之……” “对啊?” 杨钧一拍巴掌,“连你都要十万,而郡公却言之,遗部此次只出动一万甲骑,便建此功勋,此等卤菜力,何其可怖?试问,让杨某如何敢信,又让太后与朝中诸公如何相信?” 元鸷顿了顿:确实不敢置信,但你我又能如何? “若是真的呢?” “若是真的,便是内附之勋,便如匈奴刘氏、敕靳贺拔氏、陇西李氏等,皆是内附而授予官爵并封地。且此遗部已尽驱杜仑部,又主动请封于岭北牧耕、甘愿充为六镇之屏障,这便又是开疆拓土之功。莫说只求一些粮草、车马、布匹,便是如氐族杨氏,封为国中之国也并非不可能……” “那就呈奏吧,还是那句:等过了明日,一切便知。司马又何必心忧?” 元鸷呵呵笑着,起身出了衙堂。 我只是忧吗,我这是怕! 怕李承志又瞒着你我做什么妖,就如当初瞒着李韶,嘴上说只去夏州,但至二十日,竟率军奔到了六镇? 想到这里,杨钧紧崩的神经又稍稍松了些。 李承志向来玄妙莫测,神幻无常。就如急奔六镇、平定沃野之举,近如神迹一般,至今依旧让人不敢置信。 万一他说的是真的呢? 好,就如元鸷所说,左右就只一日便能见分晓。大不了就是一败,随你逃就是了! 至于朝廷信还是不信……谁管的了那么多? 杨钧心一横,咬着笔管写起了奏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