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八七章 试探 (第1/1页)
五什败兵如丧考妣,立在马前低头垂首,任由元演大骂。 元渊自恃身份,做不出问候彼娘汝母的行径。只是将手里的马鞭松了又紧,紧了又松,面色阴沉的打量着元谳。 便是元谳暴虐成性,那也是对下位者而言,你让他在元渊、元演面前呲个牙试试? 元谳被骇的心底生凉,不住的拿眼神哀求着元渊。 李承志则端着下巴做沉思状。 谋刺……不大可能吧? 自己再不堪也是从五品的将军、朝廷命官,且正受皇帝庞信。何人敢予如此光大化日之下行谋刺之事? 猜疑了一阵,见元演骂的口干,李承志见缝插针的一指元谳:“予本官说实话:你所选演战之兵中,私藏利刃者几何?” 私藏利刃? 元谳一头雾水:“属下委实不知……” 李承志有些不耐烦:“就说你有无私带?” “属下就带了一把匕首……” 李承志有些牙长。 短刃本就是战兵标配:不论骑兵、步兵、弓兵、盾兵,更或是车兵,除本职兵甲器刃之外,必备短刀。 一是备近战搏杀,二是当工具刀使,三是以防意外。 比如不慎落马可用于割开马蹬,不慎落水可用来割开甲带…… 虎贲自然也不例外。 但怕这伙纨绔万一杀红眼,或是输不起,从而发生意外。所以李承志战前三令五申,演战之兵也罢,观战之虎贲也罢,今日一律不得携带开刃之器,包括匕首。 但偏偏就有人不当回事,包括元谳? 如此看来,带了短刃的绝不止眼前这两个…… 到底是以为我李承志不敢行军法,还是如李聪李亮所担心,有人想混水摸鱼? 那就试一试…… 李承志猛吐一口气,翻身下马,凑到元渊耳边低语了几句。 连元谳都不知演战之中发生过事端,元渊、元演离那般远,就更不清楚了。 出于尊重,李承志觉的还是知会一声好。 “挟愤报复同僚,动辄伤人性命……如此悖逆之徒,不惩不足以正军纪,你自行处置便是……” 李承志拱手谢过,又高声喝道:“带上来!” 元渊抬眼一看,两个生的五大三粗、金发碧眼的军汉被押了上来。 虽被五花大绑,但二人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尽显桀骜之色。 元演不由自主的停止了骂声,细瞅了两眼。 “若某未记错,这两个应是黎阳伯翟和的族弟,其父死于钟离之战,陛下恩典,令二子荫补虎贲……” 翟和? 元渊想了好几息才有了印象。 这是十六国时期,唯一由高车族于中原建立的政权。建立者翟辽,后世子孙便以“翟”为姓。 都城定于黎阳,只两朝便被后燕所灭。其后代降道武帝,遂被赐以爵位…… 连他都无印象,那这两个就非陛下钦点。元演也记的含糊不清,也定非他所为。 想来应是长孙恭与元暐挑选,与之也定是有些关系的…… 再看这两个桀骜不驯的模样,元渊顿时就生出了几分不喜。而对上位者而言,最讨厌的就是这一种。 不看李承志,何等嚣张无忌,但面对上官,何时又缺过礼数,失了恭敬? “不遵号令,蔑视上官……便依这一条,也够得上斩首了……” “若依李承志的军法,够是够得上了,就看他如何处置!” 元演沉吟道,“估计是因长孙与元暐,故而对李承志生了怨恨。但又不敢对他如何,故而便趁机在其家臣身上出口恶气……” “演阵之时都如此,若是战时呢?是不是稍嫌不公,就敢挟恨报复于主将?如此利令智昏之辈,便是斩了都不冤……” 元渊冷哼了一声,又交待着元演:“便是李承志真要将其斩了,你也莫要置喙……” 元演顿时有些牙疼。 照此下去,李承志迟早得将权贵巨胄得罪个遍? 也不知他如何想的,看着挺聪明啊? …… 看到稍年长些的那个直盯着他,眼中黄绿交加,泛着幽幽绿光时,李承志便知,今日这事绝不简单。 不应该啊? 但凡长点脑子,哪怕心里恨自己恨得要死,也不该如此肆无忌惮。 也是奇了,前两日怎就没发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