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七七章 全部撵走 (第1/1页)
君臣二人瞪着滴溜溜的大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说话。 许久,皇帝才问道:“说吧,为何要毁了籍册?” 他只是猜不出李承志的意图,并无责怪的意思。 便是要怪,始作佣者也是他这个皇帝。不然今日的元恪怎会如此的轻拿轻放? 李承志无辜的摇着头:“真不是臣干的!” 这个逆臣…… 暗中骂着,皇帝又怅然一叹:“罢了,朕稍后就责令元渊,令他将兵卒尽皆召回。自明日起,你好生cao练,莫要懈怠。有错就纠,有违便罚,但切记:不得吹毛求疵!” 这是怕李承志不能将元暐和长孙恭如何,会迁怒到普通军卒头上。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李承志感觉,今天的皇帝对他不是一般的好。从长孙恭、元暐入宫告状开始就拉偏架。到此时,竟主动为他排忧解难? 前两日寻你诉苦,还被你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见李承志眼珠乱转,皇帝顿时了然。虽不怕被李承志猜到是他这个皇帝在暗中做祟。但真要猜到了,总归脸面上不太好看…… 皇帝脸色陡的一沉:“可是不愿?” 李承志还真就不怎么情愿。 他准备了一整套的连环计,就等着三日后麾下兵将违令不归后,好发大招。 被皇帝一搅和,岂不是将所有的步骤都打乱了? 但嘴上肯定不能这么说,李承志连忙恭手:“臣怎会不愿?谢过陛下……” 一看就知他是口是心非,皇帝阵阵头痛。不耐的一挥袖子:“那就好生去办差……” 李承志拱手告退。直至其走出大殿,皇帝才谓然一叹,自语自语道:“岁数不大,怎就这般多的鬼心思?” 稍稍一顿,他又交待着刘腾:“传谕元渊,甲旅兵将归营后由其直负,责令李承志即日编册归籍,尽快cao练……” “诺!” 口中应着,刘腾暗暗思忖:元渊直负? 陛下竟连调离长孙恭与元暐这一步都省了? …… 李承志哪能想到皇帝主动帮他扫清了障碍。更不知这一切都是皇帝捣的鬼。反害的他整晚都没好好睡,尽盘算怎么坑长孙恭和元暐了…… …… 晨曦渐浓,撕破天幕,映的大地一片亮白。残月似一块遮住了光泽的圆石,渐行渐西。 朝官或是乘马,或是坐车,朝皇城行去。午门三洞齐开,力士与黄门有条不紊的验籍唱名。 数月、甚至数年如一日,委实没什么新鲜。有些人排队排的穷极无聊,下意识的就想给自己找点事做。 想起昨日上朝时的那一幕,便本能的抬起头,朝门洞隔墙上望去。 但瞅了一圈竟发现,昨日贴在宫门外的那些告示竟不见了。 不应该是张贴过三日之后才撕的么,还等着看热闹呢? “李承志的那些兵,难道归营了?” “才一个对时,应该没那么快吧?应是那告示有碍观瞻,被力士撕去了……” 一听就知道这几个消息不怎么灵通,不知昨日宫中发生了什么。 但凡听闻过一丝风声,或是家里子侄后辈在虎贲当差的,无不在心里犯嘀咕:感觉李承志就跟个灾星似的,谁惹谁倒霉? 可怜长孙恭和元暐,被烧得跟鬼似的,临了竟还没讨回个公道来? 以后见了,还是绕远些吧…… …… 有些人能绕的开,但有些却是打死都绕不过去的…… 元恪责令他尽快编军cao练,所以近期内李承志都不需上朝。 倒让李承志省了不少路,连内城的都不用入,直接就能从大厦门进到金墉城。 所以天色刚亮,离卯时正还差着一刻,李承志就到了虎贲中衙。 今日逢三,中郎将元渊,募员卫将元演都要参朝。卫司马长孙恭、甲营郎将元暐则在府中养伤,故而无甚要拜见的上官。 只是寻长史报备了一声,李承志便去了营地。 刚穿过断壁,看到眼前黑压压的一片时,李承志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好大的一群? 个个披甲戴胄,挎刀拄枪,站的整整齐齐,就如一堵老长的铁墙。 列的这般整齐,绝非一刻之功。想来天没亮,这些兵卒就入了城。 大致数了数,绝对只比五百多,不比五百少…… 还真就是皇帝动动嘴,臣子跑折腿。 看吧,只要元恪一声令下,哪个敢不来? 李承志不但没高兴,反倒有些泄气。 说实话,这五百纨绔,他一个都不想要…… 要是三天后一个都没回来,那才叫好。 李承志暗暗叹气,吩咐着李睿等人扎帐。 一众仆臣拴马的拴马,立帐的立帐,搬椅子的搬椅子,摆几案的摆几案。 不到一刻的功夫,竟就摆弄出了一处衙帐,案几桌椅一应俱全,笔墨纸砚一样不差。 李承志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边摇晃边冷悠悠的看着两丈外的军将。 不得不说皇帝会挑人,眼前所见尽是模样周正,且身高体壮之辈。至于是不是绣花枕头就不知道了。 眼神都算平和,并无之前预料的冷眉横眼,怒目而对。害的他想抓个出头鸟杀杀这帮王八的威风都没借口。 看来都被家中长辈叮嘱过。比如讲一讲长孙恭和元暐是什么下场,元乂的腿是怎么瘸的,元悦的牙又是怎么断的。 这逼的我耍无赖呀…… “咚!” 如葱般的五指拍在几案上,发出一声脆响。李承志长身而起,面无表情的扫了扫最前面的一排。 “诸位想必都是宗室之后吧?” 第一排那二十余位齐齐的一抱拳:“旅帅明鉴!” 李承志不由的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甫一照面,竟连马屁都拍上了,你让我怎么发威? 他嗫了嗫牙花子,索性开门见山:“想必诸位也知道,李某家世不过丁姓,郡望不过二品,与诸位比出身,就如天云地壤。 而诸位皆是王孙贵胄,某委实不敢指手划脚。故而还请各位行个方便:从哪来,还是回哪去吧!” 那二十余个元性宗室都懵了。 听着前半句,还以为李承志在自谦,哪知说到最后,竟是要撵他们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