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二一章 开张大吉 (第2/2页)
的亲弟弟做比较。 不论其它,光是高肇高英这两关他就绝对过不去…… 所以李承志想不通:两人之事已经够难了,高文君是生怕太轻松,又加了个反向挂? 高文君脸色有些红羞:怎么可能会做妾? 欲言又止了好一阵,才轻声说道:“郎君不用担心,若得陛下赐婚,可封左右夫人!” 李承志阵阵无语:“你还真敢想?” 刚还想过不敢和亲王比,这就来了? 各朝婚配都遵从的是《周礼》所定的一夫一妻制。但也不是没有特例,比如一代妖后贾南风的爹贾允就有两个正妻。 相比晋朝,元魏更宽松一些。比如鲜卑贵族,元氏的宗氏中这种现象尤其多。比如北周的第四任皇帝宇文赟就立了五个皇后…… 汉人就不行了,想坐享真正的齐人之福,至少也得皇帝赐婚才行。 但李承志怎么想怎么觉的自己没这么大的脸…… 高文君的信心却不是一般的足,竟很是认真的点着头:“事在人为!” 好一个事在人为? 你先想想,能不能过了你叔父高肇和你堂姐高英那两关…… 万一不成,你还让魏瑜活不活了? 李承志“咝”的一声,就像牙疼似的吸了一口凉气:“你想的太简单了!” 高文君垂首不语。 是郎君你想的太简单了才对! 失怙无恃之女,且背负“孤鸾”之名,如何做的大妇? 不然郭夫人明知你我两情相悦,为何要当着大兄的面,送魏瑜一支步摇? 便是在明着告诉大兄:郎君便是娶,妾也只能是侧室! 不然为何叔父迟迟不愿见你? 祖居李氏便是门第低些,以郎君之才,身居高位也是迟早之事,门第自然水涨船高。若为正妻,叔父怕是早答应了…… 高文君叹了一口气,温声劝道:“等夫人来了京城,郎君一切便知……” 李承志双眼一突:有母亲什么事? 嗯……不对,还真有? 魏瑜头上戴的那支步摇…… …… 可能是害羞,也可能是怕李承志反悔,自那夜之后,魏瑜再没有来过城北。害得李承志想跟好好的聊一聊都找不到人…… 纠结了两天,李承志索性扔到脑后不管了。 而且这样的事情就根本不是他能说了算的。只能等母亲到了京城之后再看。 一晃就到了初七…… 厨会日本是天师道祖师寇谦之首创。顾名思义,就是一干道众、信徒聚在一起讲法、诵经、会餐。顺便向天祈福,以及替信众解厄、赐药。包括向底层人士施粥送粮等。 佛教兴盛之后,自然而然就拿来用了。因为手段花样多,话又说的好听,久而久之,每月逢七的厨会日倒成了和尚一家独大的盛事。 反观天师道,若无元悦这样的大人物又废钱、又废粮,又提供场地、又抛头露面的力挺,京城的这些道观别说收徒,怕是连个领粥的人召不来。 但今日的元悦却不是一般的扬眉吐气。 他站在台上,双眼一直盯着李承志。看他时而给一众乐师教授如何听鼓令,时而给售冰的冰车、运冰的内吏、维持秩序的衙役等交待,如何尽可能的维持交通畅通,以保证各处的冰沙能及时供应的上。 看他两眼直放光,高湛忍不住的提醒道:“可莫再乱生邪念,他可是真敢打你的……” 而且李承志正受重用,说不定就是元悦最后挨了一顿打,还得被皇帝收拾一顿。 “我闲的?” 元悦直翻眼皮,双眼依旧不离李承志,羡慕的说道:“你这官当的倒是轻闲,差事全让李承志办了,功劳全让你得了?” 废话,我也得会呀? 心里腹诽着,高湛又止不住的有些得意:“他不帮我帮谁?” 这倒是,谁让自己和李承志不是亲戚呢? 元悦点点头,又道:“等忙过这段时日,请李承志出来喝酒?” “你要做甚?” 高湛斜眼道,“小心三姐在皇后或皇帝那告你一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一听元恪,元悦头皮都麻了,指着后槽牙就叫屈:“你是嫌我牙被打掉的少了?” 赌咒发誓般的保证了一句,元悦转了转眼珠:“我是想请你帮我问问李承志,再有没有像制冰这般的营生。要是你忙不过来,我也能帮忙……” 高湛都想骂元悦的娘: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分明是见钱眼开了…… 不过两人素来交好,又是血亲表兄弟,高湛倒没有一口回绝。 “我问问吧,但不一定有!” 元悦暗喜:怎可能没有? 至少自己就知道,李承志不但会制冰,那锻出来的刀甲堪称天下第一。 便是觉的这个犯忌讳,但也可以酿酒啊? 就连皇兄皇后都赞口不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