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值得深交 (第1/2页)
,大魏春 达奚被吓的好像都不会思考了…… 整个泾州,还哪里有铜佛? 只有崆峒山的昭玄寺! 但也不想想,那是什么地方? 说句实话,把泾州刺史府的官衙烧了,后果可能都要比熔了昭玄寺的铜佛轻一些…… 不看三朝重臣,当今陛下的叔祖任城王元澄,因寺庙占地太多,隐没的丁口太过,因此上了封陈述利害的奏章而已,便被皇帝认为他不敬佛,罚他打了九十九个嘴巴子…… 更何况熔了佛祖金身? 嗯……不对…… 想来李承志做的极是隐密,不然早就有风声传出来了。 那从父又是如何知道的? 达奚直愣愣的看着奚康生。 奚康生叹了一声,在那堆零碎中一阵摸索,摸出了一块黄澄澄的铜锭:“这便是李承志送到高平镇,用来买铁买马买粮的那些铜锭中的一块……” 达奚顺手接了过来,仔仔细细的瞅着。 铜锭很是方正,约半个巴掌大小,厚不足两寸,数面都有类似烧焦一般的痕迹。 但就是这种黑中带黄的颜色,才说明铜质极纯。 他暗赞了一声,下意识的翻了个…… 随着一道彩光耀出,整个房内都被染上了一层迷人般的色彩。 “彩金?” 达奚一声惊呼,随即跟着一抖:铜贵,真金更贵,一两真金,足可换铜二百两。 试问谁家豪的愿意把黄金掺到铜锭里? 达奚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金身佛像表面上的那些金粉……这九成九是李承志冶炼铜像的时候没时间分开融,不得已合炼到了一起。 还有这铜锭,若真是李家数代积累而窖藏的,怎可能如此鲜亮? 早长满铜绿了。 分明就是刚被炼出来不久,至多不会超过三个月…… 答案呼之欲出,达奚都不知该如何形容李承志了,只能佩服一句:真是好胆! 但奇怪的是,从父那般信佛,竟不见脸上有多少不满之色? 好似猜到达奚在想什么,奚康生一声冷哼:“若非昭玄寺与胡始昌等官僧勾结,巧取豪夺,以佛祖使徒之名,行盘剥压榨之实,何至于逼的僧户民不聊生,不得不揭杆而起? 此等僧贼,与聚众造反的刘慧汪等邪异有何区别?便是神佛天国有知,也定会诛之而后快,以此正佛名,清视听…… 而出自这等宵小之手的神像,岂不也成了蛊惑信众、盘剥僧民的帮凶?便是李承志不熔,我也会熔…… 况且李承志又未贪墨半毫,所熔之铜尽数用来剿贼,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是解了朝廷之危,又何罪之有?” 达奚默不作声。 若按从父这般说法,李承志自然是有功无过,但也得先保证所有人都能如你一般的明吾理? 先不论皇帝如何,只说昭玄寺的僧官那信徒,肯定不会这样想的,只会骂李承志不敬神佛。 日后,怕是全天下的和尚都不会放过李承志…… “真是杞人忧天!” 奚康生冷笑道,“连你都能想到,何况李承志?便是和尚想找他的麻烦,也得先抓住他的错处才行…… 也不知李承志用了何等方法,将那铜佛熔炼之后,又铸成铁的摆了上去……诡异的是,竟与之前的那些一般无二,毫无破绽?” 一般无二,毫无破绽? 达奚都愣住了:“怎可能?” 这又不是拿木头雕,拿泥胎塑,若是一次不能成型,还能整改修补。 这可是在拿铁汁铸…… “所以说,连我都惊奇不已:若论奇技yin巧,涉猎之广,李承志若是认了第二,我大魏怕是无人再敢认第一……” 便如那独轮车、陨铁刀、白麻甲、丈五枪、斥候铜哨、防箭的丝衣,以及以冰筑城、华陀秘术、外伤圣药、近似医活半死之人的神奇医术等等等等…… 换成他人,随随便便拿出一样,都绝对能让世人称颂不已,惊为天人。 但换成李承志,却简单的跟吃饭喝水似的,好像这天下之事,就没他不会的? 说来也是好笑,因其练兵、阵战之才过于出众,竟让人不知不觉的忽略了他的这些手段? 只因在世人眼中,以及如奚康生这样的上位者眼中,这些全都是小道,全加起来,也抵不过李承志创出来的一个空心阵…… 所以,也就是惊奇一下而已…… 达奚惊的直吸凉气。 搞了半天,哪怕有人猜到这事是李承志干的,竟也不大好找到他的罪证? 便是以后被人发现那佛像竟是铁铸的,但又有谁能肯定,是不是本身就是铁胎佛,而非铜佛? 更绝妙的是,知情的人,竟死了个精光? 昭玄寺的大维那玄会老和尚早已畏罪自杀,玄会的那些徒弟,但凡有名有姓,有个一官半职的,竟被李承志杀了个干干净净? 真是绝了…… 达奚佩服,再委实不知该如何评价李承志了。 还真没有料错:像李承志这种才智双绝,气运更是强盛的就像老天爷是他亲爷一样的人物,一辈子怕是也碰不上几次岌岌可危的时候,便是遇到,十之八九也会逢凶化及…… 就如这次,这般大的祸事,恰好就遇到了从父? 若是换一个人,便是找不出李承志的破绽,定不了他的罪,也绝对能让李承志脱一层皮下来…… 达奚更佩服自己。 佩服自己当机立断,竟能放下身段,主动向李承志示好? 这样的人物,被雪中送炭一次,怕是就能记一辈子。 便如胡保宗,虽然帮了李承志不少,可终究而言,依然是在帮他自己,在为安定胡氏消弥祸事。 但李承成仿佛记到了骨子里,为其百般考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