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_第二百一十章 对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对峙 (第1/4页)

    ,大魏春

    从大震关向北,穿过岐州的汧阴县,再到新平郡,也就将将三百里。

    再从新平到泾州,还不到两百里。

    这五百里,几乎是一马平川,若是快马行军,也就四五个时辰……

    南梁与吐谷浑的计划其实很简单:买通大震关守将长孙寿,和通往关中必经之路上的汧阴县县令、并新平郡郡守,将部分大军藏至泾州治下的新平郡、乌支县。

    然后再让离关中镇守府最远、也最不好调兵的泾州内乱,引诱镇守府来救。

    等奚康生出兵,行止新平、泾州之间时,藏在关外的数万大军就会突然入关,联合新平和乌支的伏兵,并泾州城下的刘慧汪等,三面伏击奚康生。

    除此外,还有西南的吐谷浑与党项、西北的高昌与柔然等陈兵于境,对诸边数州并各镇进行牵制,令其不敢回援。

    将关中镇守府平定,然后再腾出手,内外夹击,诸个攻破关中周边的各州府和军镇。

    等洛阳反应过来时,关中数州,以及以西的凉州等地,早已落入了南梁及胡族之手。

    甚至如何瓜分都已经商量好了:陇山以东,也就是关中五州尽属南梁。

    陇山以西的梁州、秦州、河州、凉州,以及武都镇,鄯善镇,抱罕镇,敦煌镇等,这近万里之广的元魏疆土,则由吐谷浑、党项、高昌、柔然等胡族均分。

    但千算万算,谁也没料到,天下突然掉下来了个李承志?

    南梁与胡族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辛苦数年,五国暗中联络商议无数次,聚兵超二十万,几乎能割走大魏近三成的疆土、两成的民户,且无限接近于成功的一场惊天谋划,竟毁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

    要不是李承志,百分之一万可以肯定,奚康生绝对会上当……

    此时回头再想,就连奚康生都觉的好不可思议,甚至有些儿戏:

    约两月前,他接到张敬之的急报,信中说祖居李氏子弟散尽家财,征召义师,意欲平叛。

    其心可嘉,其志可壮,其行……可悯……

    在奚康生看来,这个叫李承志的,至多也就是壮壮声威,留一段可歌可泣的佳话。

    只因这次做乱的刘慧汪,绝不是以往那种以少至多,边劫掠边裹挟、慢慢壮大的乱贼。

    “病佛”之名,就连奚康生之前都有耳闻,他最头疼的也是这种以宗教之名起事的首脑人物。

    其麾下尽是忠实信徒,即便不是,也能将你蛊惑成是。

    这样的乱贼,岂是那么好平定的?

    不见其振臂一呼,便应者如云,短短几日就聚起了上万众。佑大的泾州,甚至连匹快马都没来的及派出城,就被围成了铁桶?

    所谓的世族子弟征召义师之举,说不定连个火花都冒不起来,就被反贼扑灭了……

    什么李承志之类的,对他而言连插曲都算不上。但对于刘慧汪,奚康生却是重视到不能再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一边急向朝廷求援,一边加急征调五州兵马,募集粮草。

    但没两旬,张敬之和杨舒联合署名的第二封信又来了。

    好家伙,这离上一封说到李承志准备起兵,才过去了多长时间?

    再看看信中写了什么:旬日,李承志整备铁骑、甲卒四千,围贼于泾阳城北,大胜……歼敌逾千、俘五千。

    另获骡马千余匹、铁甲千余、车驾数百……

    奚康生以为眼花了,又看了一遍。

    没错,上面就写着:叛贼有六千兵,其中骑兵、铁甲就各有一千多,还有数百驾车,这不是精锐是什么?

    奚康生都怀疑,自己读的是不是假兵书?

    孙子说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这句,难道是错的?

    翻遍史志古籍,以少胜多的例子不少,但没有一例,能比的上这一仗诡异:以一半之兵,围攻双倍之敌,竟然能全歼?

    更过分的是,敌军并非不战而降,而是刚刚正正的打了一场,并且是苦战。

    那你这“无一折损”,又是怎么来的?

    这是把我当傻子糊弄呢?

    奚康生当即断定,这是杨舒是张敬之已落入叛贼之手,被胁迫了。

    而这般夸张、诡异的战绩,其实就是杨舒和张敬之在给自己给暗号……

    惊疑之下,奚康生立即就派出细作前往探查。又怕悉数被乱兵裹挟,所以他足足派出了十二路。

    其中八路自华州镇守府出发,或伪装成乱民,或伪装成流寇,甚至伪装成羌胡马贼,先潜行至泾州最东的赵平郡,尽可能的向泾州各境渗透,或是潜入叛军内部。

    目的只有一个,探查叛军兵力、动向、及泾州各郡各县的实况。

    至少也要查明哪些县被叛贼占了,哪些县还安然无恙。

    剩下的四路,则是两北各两支。

    南路经岐州,北路经豳州,均是想绕开泾州,快马直抵泾州西北的高平镇。

    这两路的目的一是让高平镇军即刻封锁泾州往西,伫立于关陇要冲、关中四关之一的萧关,及其余各处小关,以免叛贼与胡族勾联,里应外合。

    其二是,探明泾州治下最西端,也就是紧靠陇山的陇东郡实况。

    只要查明陇东治所在的泾阳城,及其治下最西的朝那县是否已落入贼敌之手,自然就能知道,张敬之和杨舒是被胁迫了,还是反了,以及李承志的实情。

    除此外,他还郑重其事的给张敬之和杨舒各写了一封信,信中叫苦连天,将泾州刺史胡始昌骂了个狗血喷头,大意无非是胡家惹出来的祸事,凭什么由他来擦屁股?

    要是没好处,那就让泾州和胡家慢慢等着吧……

    信中尽显推托之意,并言明关中数州既便征兵,至多也就三万,而且就算出兵,至少也到一月以后了……

    也就是被李承志误以为奚康生要跑来摘桃子、抢功劳的那封信。

    其实正月中旬初,朝廷都还不知道泾州已乱,奚康生就已给关中各州、郡、县下令紧急征兵。截止李承志大破李文忠时,各州已报上来的,光是已召的战兵,就已超五万。

    奚康生写这封信的目的,当然是以防万一,为了迷惑敌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