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都凉透了 (第2/2页)
从哪冒出来的? 这哪是乌合之众,这分明是精锐啊? 但张敬之却说的是:“余贼尽俘之”? 没一个人肯信,都又惊又疑的盯着张敬之。 这上面坐的要不是张敬之和郭存信,但凡换上他官职低些的,他们早开骂了。 拿你爷爷当傻子糊弄呢? 有脑子转的快的,已开始算账了。 要是按纸上说的这般,再按李承志战前所言,这得多少钱粮? 该有四五千石了,分到每党每堡,也得两百石左右? 要战况如实,自然没问题。这般大胜,说不定就能一劳永逸,那刘慧汪再蠢,再不敢起兵来犯朝那了。 怕就怕的是,这是假的,是在哄着他们多出钱粮……倒不是在怀疑李承志,在这些人心目中,他的形像都快能跟圣人比肩了…… 他们是在怀疑张敬之。 如今的官鲜有不贪的。更何况,张敬之的形像并不是那么完美。 这人其他都好,就是心胸不怎么广…… 张敬之老于事故,看到众人脸色,多少能猜到一些他们在怀疑什么? 一群蠢猪一样的东西,将我张敬之当是什么人? 爷爷再贪,还能贪到家门口来? 名声不要了? 还有李承志…… 若真是短视贪利之辈,他何需拼着散尽家财也要举兵平乱? 守着崆峒山,安安稳稳的等待朝廷的大军不舒服么? 更何况,人家就没准备要你等的半粒米粮…… 若此情此景被李承志得知,怕是心都要凉透了吧? 张敬之一阵心灰意冷,因大胜带来的惊喜,瞬间就消散了一半。 原本还想着和各乡老商讨,如何说服李承志尽量多留些战兵下来,此时却是半点兴致都无。 正在心里骂着,有人便问道:“敢问张司马,若是劳军,需要我等筹集多少钱粮?” 筹集你大母! 张敬之差点骂出声。 也就不知道这些人只是在怀疑他,不然他非跳起来不可。 “尔等定是在担心,我与李将军已狼狈为jianian,正在谋算诸位?放心,李将军已在急报中坦言,此次不需朝那劳军,各般赏赐,自中军中自备……” 听到这一句,这些人才有些后觉的想到,张敬之竟然说的真的? 怎可能? 也有明眼的“张司马误会了!” 其余等人心神微动,感念起李承志来:李郎君果然还是李郎君…… 又听张敬之说道:“不出意外,等大军回归,略微整休后,李将军便会出兵泾阳,平定全郡…… 让你等过来,是想商讨一二,有无必要留些兵卒、甲胄、刀弓、战马等,以各不时之需……有何异议现在就提,省的等大军归来还能听你等抱怨之言,没的乱了军心……” “李将军要走?”有人惊呼道。 张敬之一声冷笑:“他为何走不得……” 郭存信不知什么时候已醒过了神,看舅兄的情绪明显不对,连忙起身道: “承志起兵之初便坦言,定要解泾州之围,这本就是应有之义,诸位也是知道的。再者,他定然不会将所有兵卒带走,至少也会让我朝那留足自保之力,诸位尽可放心……”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这些人都明白,就是有些担心。 但反而来再想,李承志去的是泾阳,左右离着不到百里,真有贼敌来犯,骑兵快马而来,最多两个时辰就到了。 而且贼兵来攻朝那,必经泾阳,李承志怎可能当看不见? 不让走就更不可能了,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若是惹恼李承志,直接撒手不管朝那,到时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些人也没幼稚到,觉的只要兵还是兵还是那些兵,随便换个主将,精锐就依然还是精锐的程度。 “那郭祭酒以为,该留多少兵卒合适?” “一千足矣!” 离存信信心百倍的说道,“再让承志留一二员擅守之将,当能保我朝那无虞……” 一千? 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又有人试探道:“那兵甲呢?” 郭存信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犹豫了许久才一咬牙:“我定当劝他,将之前答应诸乡老的钢甲尽数还清。至不济,也要先还一半……” 竟然能还一半? 问题是这才过了几天,那锻甲营有没有打出这么多? 全留下了,那李将军还怎么打仗? 一群乡老竟然谦虚了起来:“不用那般急,只是守城而已,有个百十副就足够用了……” 张敬之惊的嘴里都能塞个鸡蛋。 换成郭存信,这些人怎么突然就这么好说话了? 刚刚不是都在怀疑,自己已和李承志狼狈为jianian,要贪他们的钱粮吗? 不对…… 这些忘八,怀疑的只是自己一个? 张敬之的脸都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