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 焚城 (第2/2页)
起了热气球,提升了高度,率先往港口海边飘去。 中途热气球遭受了室韦骑兵们疯狂热烈的“欢送”。 但是因为高度的问题,一点都没有影响到热气球。 方磊还回望了一下那密密麻麻的骑兵队伍,心下终于明白,为什么柳铭淇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撤走锦州城的老百姓了。 之前锦州城打赢那一战,都是靠了自己老爹的千里奔袭救援。 倘若留在这里不走,等到这群几万、十万的室韦联军抵达了,哪怕是城里有五万精锐,都完全不够用的——城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境地,攻防之间的优劣势已经不那么重要,一旦被突破一点,锦州城全线就会崩塌,那么里面的老百姓,也肯定逃不出这些畜生的魔爪! 现在还好。 师父不但派了羽林卫,还派了自己等人去拦截sao扰室韦军队,让他们的援军推迟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抵达。 这就让锦州港这边,有了充分的时间,把所有的老百姓和伤病员全部接走。 并且原本准备牺牲的五千狙击军队,都是丝毫没有损伤。 甚至于那在敌后sao扰的五千羽林卫,也在今天开始再次南下辽东半岛,又在上一次离开的地方登船离开。 损失如此之小,收获如此之大! 如此伟大的计划,真是只有师父才能做出来、实施得了啊! 只是可惜了,师父这一次回去之后,恐怕是再也不能出来了。 朝廷里面的那些丞相们,对师父如此英明神武,一定会非常的忌惮,不愿意他再出风头。 可他们明明知道,师父对那些权力……准确说是皇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只能说这些人还是太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对于大康来说,其实是一个无可避免的损失呀! …… 被方磊惦记着的柳铭淇,现在正在一艘船上。 这艘船没有开往登州港,也没有开往连云港,而是在越过了辽东半岛,进入了黄海区域。 准确的位置就在百济半岛的边缘。 他只是乘坐一艘船从辽东湾出发,但出了辽东湾之后,数十艘大大小小的船就蜂拥着过来,护卫着他一路向东北方向而去。 如果长年在这个区域讨生活的人,看到这外面护卫的这些船,肯定会吓得魂飞魄散。 因为船上的旗帜是一条条灰色的恶龙。 这便是渤海、黄海区域非常有名的大海盗集团——苍龙军的舰船。 大康水师平日最经常打击的就是这些海盗,苍龙军更是重中之重,屡次被打压。 那为什么现在苍龙军还要护卫柳铭淇的船舰呢? 柳铭淇又是去干什么呢?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在下午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柳铭淇的船便停了下来。 穿着斗蓬,戴着斗笠面具的柳铭淇通过甲板,上了一条非常庞大的巨舰,几乎都快比上了柳铭淇设计的四桅帆船。 才走过来,柳铭淇便看到了一个剃了齐根短发,肤色黝黑,只是穿着一身短褂的健壮男子。 这么冷的天,男子还是穿得这么少,身体可真是强壮得厉害。 见到了柳铭淇,健壮男子蓦的弓腰道,“阁下,欢迎您来到我的船上!这是我的无尚荣幸!” 柳铭淇微微一笑,“辛苦了!” “不辛苦,里面请!”健壮男子也没有多话,领着柳铭淇就往里面走。 大柱、樊山和索玄都跟在了柳铭淇的身后。 直到柳铭淇进了其中一个房间,他们才站在了房间外面。 健壮男子也没和他们多说话,只是守在门口,一声不吭。 这艘巨舰上面,实际上没有多少人。 至少现在是如此。 更多的人都在外围船上。 甚至于去接柳铭淇的那些船上的海盗,都不知道自己接的什么人。 苍龙军里面,只有健壮男子,和那个房间里等候着的人,才晓得其中一切玄妙。 柳铭淇进去之后,看到的是一个站立在桌前的老人。 他身边还有一个在煮着茶的小壶,茶水还在冒着热烟,显然是刚刚在喝茶。 在柳铭淇取下斗蓬和斗笠后,老人拱手鞠躬,认真的行礼道:“化外蛮夷,百济亡国之人,村野匹夫李如玄,见过大康太子殿下!” “李大人客气了,请起!”柳铭淇虚抬了一下,笑着道:“能在这里见到你,可真是难得的事儿啊!” 这位李如玄,自然就是室韦的百济大臣李如玄,那个百济有名的贵族。 虽然百济被亡国了几十年,但他们仍旧被室韦深深的忌惮着,哪怕是这位百济大臣李如玄,深得室韦人的信赖,也没有例外。 该有的防备是一个都不少。 包括他的二儿子李瑜,都被派到了三皇子耶律飞扬的身边当侍从,也有着人质的意思。 柳铭淇一听说了百济的事情后,通过对另一个世界的高丽半岛情况的分析,早就得出了李如玄肯定不是甘心当走狗的结论。 于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柳铭淇就找到了陪同耶律飞扬去大康帝京府的李瑜,和他秘密商议了一些事情。 李瑜当然不可能柳铭淇一说,他直接纳头就拜,答应和柳铭淇合作,把自己家推翻室韦残暴统治的计划说给他听。 没有那么简单。 也没有那么天真。 柳铭淇同样如此。 柳铭淇只不过是想要让李瑜带一句话给他背后的那位百济大臣李如玄,让李如玄知道自己的诚意。 陌生人的关系,都是通过一次次的接触,一次次的合作,渐渐的建立成朋友、盟友的。 为此,他给了不少的好东西给李如玄的大儿子李松——也就是刚才接柳铭淇的那个健壮汉子。 他的苍龙军得到了大量的紧缺物资,比如肥皂、白糖、花香精油、蜂窝煤等等,狠狠的大赚了一笔。 这样既能让李家扩充实力,也能让李如玄对柳铭淇有信心,从而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要不是开年之后大康和室韦在辽西走廊疯狂作战,裕王府和李家的生意还能再多做几次,李家获得的利益更加大。 柳铭淇相信,自己现在做的铺路,哪怕是五年、十年都没有关系。 总有一天这些铺垫会成就胜利的果实。 等不及的应该是李如玄才对。 因为他都五十三岁了。 李如玄是肯定不可能把复国的重任压在两个儿子身上的,一是压力太过重大,二是两个儿子的能力恐怕不足。 无论是经验火候,还是各种策划谋划,都不可能和李如玄自己相比。 果不其然,在前几天柳铭淇策划整个儿辽东半岛策略的时候,他顺手给李如玄发了一封飞鸽传书,要求两人见一面,谈一谈。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会面。 …… 大致上保卫战也差不多了,该回京了~~ 剩下的就是咸鱼生活居多啦~~ 还有什么可以发明的,你们可以跟我说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