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大的不妙【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2/2页)
上便道:“苗大人,请代我发一封奏章给皇上,给众位丞相们,还有给刘仁怀总督。告诉他们,一定要警惕东瀛人,他们一旦上岸,一定会杀得人头滚滚,所经之处,必然生灵涂炭,万民悲戚!” 苗炎微一皱眉:“东瀛人有那么残忍?” “他们来就是烧杀抢掠的,难道还对我们客客气气的?”柳铭淇道:“凡是岛国之众,必然心胸狭隘,恶毒偏激,决无例外。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那些没有任何防范能力的妇孺老人们逃又逃不了,那该怎么办?” “实际上任何入侵的外寇都一样,谁不是烧杀抢掠,千里涂炭?”苗炎先说了一句,然后又道:“但之前我们大康和东瀛人接触甚少,或者对他们不了解! 既然殿下您如此的考量,下官也很认同,多做准备总比不做准备的好!这一次,就由下官和殿下联名上书吧!” 老苗真上道啊! 柳铭淇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为什么不自己写奏章给大家,想要让苗炎代发? 一个无权无势的十八岁亲王,能比漕运总督兼钦差大臣的法家重臣分量重? 别开玩笑了! 只有借着苗炎的名义,才能让更多人重视。 毕竟许多人肯定会说柳铭淇大惊小怪,好像是欺负皇上、大臣们没有经历过、听说过外寇入侵的危害一样。 但没有第二个人晓得,这区区四岛东瀛人,对于神州大地的伤害有多么大! 哪怕是这个世界,看样子这群狼心狗肺之辈,也是差不多的。 柳铭淇担心苗炎说自己太过敏感,却没想到苗炎听了自己的这番话,却是对自己有点肃然起敬的意思,放过来进一步,说他也要署名。 转交和署名,两者的意义可是完全不一样。 如果说前者的效应是20%,那么后者效应就是60%甚至更多。 想到了这一点,柳铭淇顿时觉得,苗黑子也没有那么可恶了。 殊不知,此刻在苗炎的心中,也对柳铭淇有了另一番的认识。 他知道柳铭淇很聪明,能提出许多精妙而又实用的办法,而且在做道德文章上面有一套。 “舍生取义说”他不大赞同,但和这两篇文章,他是非常喜欢的。 私下里苗炎都誊写了好多遍。 可也仅此而已,苗炎从不认为柳铭淇这种注定要成为宗室宗正的年轻人,会有什么血性。 纨绔子弟是最没用的,特别是遇到危难的时候。 柳铭淇或许会好一些,但遇到生死相关的状况时,他还能保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实际上,苗炎劝说柳铭淇他们在江南腹地游玩,然后早点回家,一大半的原因都是想要赶他们走,不要他们在这里添乱。 倘若在军情危急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危险,你说是救还是不救? 如果因为去救他们,自己保护的老百姓遭遇了大难,这算谁的? 去救他们,结果被敌人伏击死伤惨重,又算谁的? 所以干脆还是走得远远的好。 可刚才柳铭淇那段话,是真的把苗炎给震住了。 “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 “哪一寸土地不是我的家乡,哪一个乡亲不是我的同胞?我哪里有退的余地呢?” 这样的话,也只有真正大智大勇的人,只有心怀百姓的人,才能说得出来。 一个儒家或者法家的大家,可以有这样的感悟,却没想到十八岁的柳铭淇居然也能有此决心。 苗炎为官二十年,看过的人成千上万,一眼就能瞧出柳铭淇说的是不是真的。 事实上就是! 苗炎相信,如果给柳铭淇机会,他真敢带人杀上去。 好样的!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圣人面对危险时,应该做的事情。 “舍身而取义者也”这样的话,绝对不是空谈! 不过苗炎却不敢冒险。 他知道景和帝对柳铭淇的重视——连熊大宝和张勤两大守门神都已经亲自派出来了,还不能说明么? 况且柳铭淇的奇思妙想,远远比他的个人之勇要有用的多。 前者是万人敌,后者顶多十人敌。 苗炎是舍不得让这么一个天才折损在战场上的。 结果,还没等他想好要怎么说服柳铭淇,柳铭淇自己就开口了。 “老……苗大人,你觉不觉得自己手里的这么两万漕卒,就这么的干活儿造船,有点浪费呀?” 苗炎:“!?” 你什么意思? 这不是你跟我提议的吗? 裁减了他们之后,再给他们一个干活的去处,这才能两全其美啊! 难道又不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