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击杀幕后黑手 (第2/3页)
,并架在其脖子上。 “你……你好大有胆子,竟……竟敢劫持官差?” 那个小头目一脸煞白,一头冷汗,颤抖着声音喝了一句。 “放开卢队长!” 一众手下纷纷怒吼着,并开始收缩包围圈。 “退后,再敢踏前一步,休怪我砍了你们队长的头颅。” 一听此话,那个被称作卢队长的家伙吓得魂飞魄散,用变了腔调的嗓音喝道:“退后,你们全部退后,抗令者斩!” 命令一下,一众手下面面相觑,最终还是不敢冒险,开始缓步退开。 “大侠,你……你们走吧,我保证不为难你们。” 为了活命,那个卢队长认怂了,开始与陌子鸣谈起条件来。 “不,现在,带我们三人去你们的驻营,我要见你们的长官。” “呃?” 闻言,卢队长不由愣了愣,随之心头狂喜。 这可是你们自己找死,可怨不得我了。 于是乎忙不迭点头:“行行行,我带你们去……” 说话间,冲着之前骑在马上的一个手下暗中递了个眼色。 待到队伍浩浩荡荡回营之时,半路上,有人溜进路边草丛,抄近路全速奔回驻营禀报。 此驻营的首领是一个名叫叶忠全的九品巡检,听闻消息之后不由怒骂:“真是个废物,这么点事都办不好。” “头儿,对方身手太邪门了,咱们都没有看清楚,卢队长就被其拖下马,刀也架到了他脖子上。” “哼,身手再好又如何?传我命令,所有弓箭手准备。” “遵令!” 待到陌子鸣一行来到驻营之时,驻营里出奇的安静,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 不过,这哪能瞒得过陌子鸣三人的感知? 对方全都埋伏起来了,正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陌子鸣押着那小队长走进营帐,随之,叶忠全也在四名手下的簇拥下大步走了进来。 “你们好大的胆大,竟敢胁迫官差,就不怕诛九族?” 一入帐,叶忠全便威风凛凛大喝了一声。 “诛九族?这位大人,恐怕是在说你自己吧?” “找死!”叶忠全大怒,脑子一热,竟然拔刀劈了过来。 结果,刀锋落到一半,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挡住,再难寸进分毫。 叶忠全大惊失色,急急想要收刀,结果连刀也收不回来,想松手,手掌却像是黏在了刀柄上,根本无法挣开。 惊怒之下,叶忠全下意识喝令:“上,拿下他们。” 结果,营帐中的一众手下犹如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如此一来,叶忠全更是惊吓,色厉内荏喝道:“你……你们施展了什么妖法?” 陌子鸣上前一步,此着叶忠全冷声道:“你一个小小地方巡检,竟如此无法无天,说,为什么要抓我们三人?” “因为……因为有人检举说你们是江洋大盗。” “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还不赶紧老老实实交待,你们到底有什么阴谋?” 这一次,陌子鸣略施威压,再加持舌绽莲花技能的效果,顿令叶忠全一阵恍惚,乖乖道出实情。 经叶忠全一讲,陌子鸣方才知道,这文河县的阴兵杀人案,竟然是针对董县令的一个巨大阴谋。 文河县闹匪患是出了名的,百姓怨声载道。 为此,朝廷委派了富有剿匪经验的董县令到文河县上任,希望其能够平息文河县的匪患。 这个董县令的确有一手,他不像别的官员那般一上任便急于建功,忙着调兵剿匪。 而是明察暗访,甚至微服到民间走访,搜集大量的关于各地匪徒的资料。 经过精心的调查之后,董县令震惊地发现,文河县的匪患之所以如此猖獗,其背后隐隐与两个重要人物有关。 一个是本县的县丞卫无名,另一个乃是驻营巡检叶忠全。 更令董县令心惊的是,根据种种迹象表明,叶忠全很有可能与土匪勾结,甚至是指使手下假扮土匪劫掠过往客商,从中谋取不义之财。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董县令开始更加积极地搜集证据,准备彻底查明真相。 毕竟,一个县丞,一个巡检,皆是文河县的重要官员,如若没有证据报告上去,那是很容易引起上司的不满的,认为其恶意打压手下。 可是,董县令低估了对手的力量。 比如县衙的苗师爷,这老家伙表面上对董县令忠心耿耿,唯命是从,实则上乃是卫无名的亲信。 这个卫无名本身就是当地人,而且这家伙从来没有想过升迁什么的。 毕竟,他在当地经营多年,已经纺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无论上头派谁来当县官,用不了多久,要么被他收买,与其同流合污。 要么毫无建树,黯然收场。 表面上,他屈居于县令之下,实则上早就将文河县一众乡绅、土财、富商牢牢抓在手中。 再加上与地方驻营巡检同穿一条裤子,谁来当县令都不好使。 可以说,这文河县几乎成了一个独立小王国,而卫无名与叶忠全,便是这文河县的土皇帝。 当然,二人也不可能一手遮天,府衙那边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开始,对于董县令的举动卫无名二人倒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礼,毕竟新官上官,怎么也得装装样子。 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二人发现董县令貌似是来真的。 如此一来,不由引起了二人的杀机。 其实,二人在几年前便合谋害死过一个县令。 当然,他们不会傻的直接动手,而是用了一条毒计。 当时的那个县令为人倒也算是正直,而且也颇有抱负,想要彻底解决文河县的匪患。 可惜,是人都有弱点。 那个县令最大的弱点便是寡人有疾。 卫无名与叶忠全利用了这一点弱点,投其所好,没用两个月便令那县令死在一间青楼里。 经验尸,说是脱阳而亡。 其实,那是被下了一种特殊的药,很难查的出来。 不过这一次二人不敢轻易下手,因为他们秘密打探过董县令的底细,董县令有两个同窗好友在京做官,一个在吏部,一个在刑部。 如若在任上死了,恐怕朝廷方面会派人详查。 思来想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