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尼姑庵的惊天之秘 (第1/3页)
陌子鸣不露声色,冲着罗大金道:“自古心病最难治,需得找到症结才有办法对症下药。” “可……可他什么话都不说,也不吃东西,这……这可如何是好?” 罗大金一脸焦虑之色。 “罢了,救人救到底,我再试试看。” 说话间,陌子鸣有意无意瞟向凌雁。 结果这女人却紧紧勾着头,难以看出她的表情变化。 罗大金则喜不自胜,连连拱手作揖:“太好了,那就多多劳烦陌公子了。” 毕竟他亲眼见过陌子鸣神奇的手法,自然是将之当作救命稻草。 陌子鸣想了想,道:“这样,你们去准备一碗清水,然后都回避一下,不要靠近小院。” 罗大金忙不迭应声:“好好好,雁儿,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端碗清水来。” “是!” 凌雁应了一声,转身走出院去。 过了一会,又端着一碗清水走了进来递给陌子鸣。 陌子鸣接过碗道:“好了,你们都出去吧,没我的吩咐任何人都不要进院。” “好,好,劳烦陌公子了。” 罗大金连连应声。 凌雁也福了一礼,随之走出院去。 等到人都离开之后,陌子鸣方才端着清水走到床边,将碗放到床边。 罗良依然还是呆呆痴痴看着房顶。 “先喝点水。” 陌子鸣轻声说了一句。 对方一声不吭。 不过,陌子鸣并非询问的意思,说完之后手指一挑,碗中的水竟自动凝成一束,仿佛有生命一般流向罗良口中。 这下,罗良总算有反应了。 看样子想张口说点啥,结果水直接流到口中,也不用他吞咽便顺喉而下。 “咳、咳、咳……” 一碗水很快流光,罗良显然不适应这样的喝法,连声咳嗽起来。 咳了几声总算顺过气来,偏过头盯着陌子鸣道:“你为什么非要救我?” 果然有问题。 这明显就是一副不想活了的语气。 陌子鸣笑了笑道:“因为你老爹给了我一千两银子,你说,我救不救?” “可你也不能一直在这里守着我。” 言下之意,等你走了我还是要寻死。 “蝼蚁尚且偷生,遑论人乎?你生在富裕之家,吃穿不愁,有下人侍候,有娇妻陪伴,到底有什么想不开的事?” 这时,陌子鸣施展了“舌绽莲花”技能,就算是块顽石也得让它开口。 “那又如何?有钱并不意味一定会幸福。” “有道理,皇帝也有烦心的时候……” 陌子鸣顺着对方的话头聊起了家常。 闲聊了一会,却突然道:“你的心事,是不是与你的妻子有关?” 闻言,罗良愣了愣,随之变得狂躁起来:“你不要再问了,不关你的事……” 看样子戳到痛点了。 陌子鸣懒的再磨蹭时间,冲着罗良念了个安神咒,随之继续施展“舌绽莲花”技能开始询问缘由。 有了技能的加持效果,罗良心里的枷锁终于被冲开,梦呓一般讲述着…… 还真与他的妻子有关。 成亲之后,凌雁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 这可把罗良给急坏了。 他是个相当传统的男人,有着固执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念。 而且,罗家三代单传,如若他与凌雁生不出一个儿子的话,那罗家的香火岂不是就此断了传承? 真要那样的话,他有什么脸面对列祖列宗? 同样,罗大金也很着急。 一方面,找郎中开药给儿子儿媳吃,一方面,又给儿子做思想工作,说不行的话就纳个妾。 但是,罗良不想纳妾……至少暂时没有那个打算。 因为他与妻子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成天里如糖似蜜黏在一起,片刻也舍不得分离。 成亲前,他也向妻子许过诺,说什么一生一世只喜欢她一个。 肚子不争气,凌雁的压力也很大。 一个女人要是不会生孩子,往往会被人戏称为不会下蛋的鸡,甚至还会处处遭人白眼与嘲笑。 正着急时,有好心人登门献策,说是城郊有间尼姑庵,规模不大,但里面供奉着送子观音,很是灵验。 并举了一些实例,说城里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久无身孕,结果去到那间尼姑庵求子之后,没过多久一个个全都有了。 于是,夫妻二人满怀希望,兴致冲冲找到那间尼姑庵。 果然规模不大,庵里只有一个年约三十许的尼姑。 在那尼姑的要求之下,凌雁独自留了下来,说是要在庵里戒斋三日,方能显其诚心。 尽管罗良心里有些不舍,但为了罗家的香火大计,也只能捐了一点香油钱,然后先行返家。 三日一到,便迫不及待将妻子接回家中。 没曾想,回家之后妻子却像变了个似的,成日里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一问,便说是心里压力大,怕怀不上。 结果半年过去,肚子依然还是没有动静…… 罗良心里着急,便让妻子再去一趟尼姑庵,说这次去可以多住几日,多捐点香油钱。 因为他暗中打听过,的确有几个成亲数年一直未能怀上孩子的女人,去了尼姑庵之后还真的心想事成了。 刚过两日,罗良心里有些挂念妻子,便想着悄悄去看看她。 哪知这一去却被他发现了一个惊天之秘…… 听到罗良一番讲述,陌子鸣不由得一脸讶然。 因为,这番遭遇与他前世流传甚广的一则民间奇案实在是有点像…… 那则奇案的大意是这样: 某县有个秀才,以教书为生,平日里难得回家一次。 如此一来,也就难免冷落了家里的妻子纪氏。 纪氏闲来无事,常去附近的一家尼姑庵,一来二去便与庵里的尼姑成了好友。 而这尼姑虽然出了家,但却六根未净,红尘之心未灭,暗地里与一个姓武的男子打的火热。 一日,武姓男子前来尼姑庵,正好遇到了纪氏。 眼见纪氏长得貌美,便起了打猫儿心肠,厚着脸皮让尼姑凑成好事。 为了讨得男人欢心,尼姑便想了个法子,主动约了纪氏前来,并在其茶水中下了蒙汗药…… 纪氏醒来之后,方才发现自己中了圈套。 一开始羞怒不已,大吵大闹……不过,经过一番劝慰之后,竟又半推半就…… 说白了,她骨子里本就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 之后又食髓知味,经常主动跑去庵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时间一长,便有一些闲言碎语流传开来,终于被秀才给听说了。 秀才大怒之下回到家,一番打骂,纪氏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