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抓违法文官回来斩杀掉 (第1/1页)
潘希曾说着就突然想起一事来,问着张仲贤:“我让你运回老夫老家的三千斤白米(白银)和六百斤黄米(黄银)运走有几日了?” 张仲贤没想到潘希曾拖延了数月的政务不在乎,却依旧还在乎在任上捞的最后一笔钱,只得忙回答道:“已运走十来日,估计快到江南了。” 潘希曾点了点头:“如此甚好,老夫此次回乡,吃住在驿站倒也花不钱,甚至可以挣些钱,正好带着两袖清风还乡,还乡后再建园林,然后悠游林下吧,学学陶渊明,归隐南山。 “老爷此去必快活如神仙。” 张仲贤内心鄙视表面上还是笑着说了一句。 很快,潘希曾就到了张家湾驿站。 一到驿站,潘希曾就让自己的豪奴找到了当地驿丞:“我家老爷乃当朝重臣太仆寺卿,你这驿站太过简陋,老爷决定不住你这驿站,所以你得招待我们老爷的钱退给我家老爷,住房五两,吃饭三十六道菜要五十两,叫唱曲的十两,还有车马银四十两,合计一百两,立即交出来吧,不然我家老爷一封手书,就能让你这驿丞被罢职。” “这位大爷,求求您饶了下官吧,下官不过一介芝麻小官哪里拿得出上百两银子,县里拨的公银刚补了一位少冢宰的车马银,如今驿站是真没有钱了啊!” 这驿丞不由得跪了下来。 “混账!他吏部的侍郎是正三品,我家老爷也是正三品,凭什么他吏部正三品的官就能拿到车马银,我家老爷就拿不到?是不是在你们这些贱货的眼里,也要分个三六九等,觉得我太仆寺的官没吏部的官清贵不成?” 这豪奴直接狗仗人势鞭打起这驿丞来:“谁不知道张家湾的驿站是个肥缺!你在老子面前装穷,真的当我们太仆寺不知道行市不成?!” 这边,挨着驿站的一处高档酒楼里,在几名清倌丽人和一名少年的陪侍下,一位当地大乡绅李珣正给潘希曾倒着酒:“潘公挂印而去,只两袖清风,三卷旧书,一个仆人,真是既高风亮节又清正刚直之人,实在令晚生辈敬仰不已。” 潘希曾叹了一口气,念起范仲淹的名言来:“范文正公有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今陛下不知何时可除jianian臣,正朝纲。” 说着,潘希曾就叹了一口气,然后偷眼瞥了一旁的少年一眼,一时露出一脸猥琐的笑容来。 这乡绅闻弦知雅意,见此忙笑道:“此少年名唤方含,又常被人叫做秦见凉,本是要做太监的,还自断了根,但后来被在下花重金收了,屁股极好的兔子相公,潘公若喜欢带走就是。” “小的给爷倒酒。” 这叫方含的少年此时声音jianian细的说了起来。 潘希曾一时原形毕露起来,猥琐地笑了起来:“老夫今晚就试试看!” …… 砰! 这时候,四五个豪奴被直接打飞了进来。 然后,数名东厂番役走了进来,还带着潘希曾手下的豪奴。 这豪奴早已被打得满口是血,然后跪在了潘希曾面前:“老爷,他们说要来拿你,非逼小的说出你下落来。” 这时候,一名东厂大珰直接坐在了一张椅子上,看了潘希曾一样:“潘太仆,你让我们好找!” 说着,这东厂大珰就站起身来,喝命道:“带走!” “站住!本官乃致仕户部员外郎李珣,请问一句,为何要带走潘公,他犯了何罪。” 李珣问了起来。 “你没资格知道!” 这东厂大珰回了一句,就让东厂番役把潘希曾提了起来。 潘希曾一被提下楼,就忙喊道:“这位大珰,可否说说陛下为何拿我,让我有个自救的机会,若如您可帮我,老夫愿奉上三万白银。” 这东厂大珰嘴角一扬,心想发财了,忙道:“圣上说,挂印而去者,一律视为玩忽职守,斩立决,籍没家产,你那三万白银留着吧,本官到时候自己会去取的!” 潘希曾听后大为不解,但也因此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完了,一时颓然地坐在了地上。 “这,这是为何,古来有风骨之士不都是这样做吗,怎么陛下突然要杀自己?” …… “那个吏部侍郎是谁,也抓回来,朕虽然知道驿站弊政丛生,朝廷官员进驻驿站多吃拿卡要甚至其亲眷也吃拿卡要,在驿站作威作福的,但朕现在还没精力去管,不过,这次既然让朕知道了,就不能不管!” “另外,下诏天下,回乡官员,除朝廷明旨恩其驰驿还乡,由各州府驿站管其食宿外,擅自sao扰驿站者,以太祖例,摔死!勒索驿站银钱者,腰斩!罚勒索本金十倍银!” “朕说过,任期未满就提前辞官的,都不用恩其驰驿还乡,所以,这次这些辞官回乡的都查查,敢sao扰驿站,都给抓回来!” “没查到好说,如果被朕查到了,朕可不管他是几朝老臣,他不要脸,朕也用不着给他脸,告诉崇文寺,把揭发的官员sao扰驿站等擅自挪用消费乃至勒索朝廷公款的官员名字与事例皆编成书,命司礼监印书局刊印十万册,发于天下!” 朱厚照说完就看了窗外一眼,心想:“要是有海瑞的话,就没有这些事了,有他在,这些官员就不敢这么sao扰驿站了!” …… 潘希曾等挂印而去的官员被抓了回来。 吏部左侍郎何孟春虽然按照正常程序辞官而去的,但因为sao扰驿站也被抓了回来。 并同丰熙、马理、贾咏一起被推上了刑台。 毛纪和侯廷训自然也不例外,也被推上了刑台。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批因为挂印而去的文官。 此时,第一批等待被斩的文官带到了台前。 这些人当场高呼起来:“饶命啊!陛下,臣知错了,臣回衙门去补上辞官疏,臣下次再也不敢如此做了,呜呜!” 监斩官一声令下。 “斩!” 顷刻间,这批文官便被当场斩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