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3 郡治  (第1/1页)
    “沮阳城到了。”    一道山间小路上,延绵数里的运粮队伍拉成一条长龙。    陈无数单骑在前,立于山头眺望远处的一座古代城池。    城高八米,依着水流呈现圆形,由黄土、大石筑成,    就像某某省,不会有某某市一样。    上谷郡八县,也没有上谷县或是上谷城。    郡治位于沮阳,郡城自然就是沮阳城。    作为一处边塞要地,沮阳城乃是北入关中的咽喉要地。城池高大、威武、就像是荒凉大漠上的一头雄狮,城上的士卒们则是个个流露出一股铁血之气。    陈无数再回头一看,呵呵,帐下的士卒们马上就显得非常不堪了,真有种杂牌军的感觉。    没办法,县卒本身就是杂牌军,往往是邻郡调拨来的服役青状,就连参战的甲、盔都是自备,谈和精锐?    然而从郡治开始,地方军和地方军就会划分成一个明显的界限。    因为郡城建有武库,钱粮充沛,无论是装备、训练都要比县城高出一个档次。    不过,县卒不是没有优点。    对于将领而言,县卒更好控制。    这是其他边军、京军、郡国军队都无法比拟的地方。    陈无数在一把火烧光周家堡以后,亲率五百民夫与一百步卒,押运两百车粮秣赶向沮阳城交差。    这五百民夫里有男有女,把周家堡里的活人全部都给带走了。    这样既能把人力充分运用起来,又能杜绝消息散播出去,算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而在上谷郡发来的命令里,是将交粮时间划定在西征军队抵达上谷郡前。    只要西征军队还未抵达,就不算延误军情,不足以论罪。    眼下陈无数经过两天两夜的赶路,终在夕阳西下,西征军队抵达沮阳城前把军粮运到。    当中虽然有些波折,但起码稳住狗命了。    接下来,先去交割军粮,再想办法加入西征军队。    或许居庸县里一窝居心叵测的蛇鼠之辈,将会成为他跨进西军的晋升之资。    “传令下去。”    “加快脚步,准备进城。”    陈无数开口下令,身旁一名步卒立即向后传话:“都尉有令,准备进城!”    “都尉有令,准备进城!”    一百步卒、五百民夫。    相比较先前的运输队伍,人数不减反增,本应在昨晚就抵达沮阳城的。    不过,陈无数特意挑选小道,避开县道旁的驿站,时间便会晚上一天。    而这身旁的一百步卒,也足矣镇压五百民夫运粮。    只是整个运粮队伍里,独剩下陈无数跨下的一匹军马。    现在连传令都要派步卒奔跑,更别说外出探查。    真是有些可怜。    至于进城之后,是否会被黄德文在郡城的耳目收到风声?    黄德文作为一县长吏,肯定会在县城有一些耳目与关系。    可是陈无数在路上避开就行,根本没打算偷偷摸摸进城。    首先,居庸县两百车粮秣送达沮阳城,这个消息肯定是隐瞒不足的。    其次,沮阳城前往居庸县,快马最也得一天一夜的时间。    等到沮阳城的耳目抵达居庸县时,魏长羡早已率领的两百步卒,牢牢控制着县城。黄德文收拾细软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逃出居庸县?    陈无数根本无需太过担心,只要在沮阳城里请到军令就行!    不过,他还真的周家堡内真搜到数封密信。里面周家有和匈奴、县令等官员联系的密函,也有周家和赵家、张家等望族联系的信函。    居庸县一共七家豪族,一家不落的全部出现在密信里。    这下不止是县令、县城这些官吏,就连本地豪族都要全部遭殃。    陈无数真不知道有人喜欢把密信留底,简直是蠢的不能再蠢。    难道是互相间当作把柄的手段?还是要对账本,确定贸易额度啊?    另外,有一封信件上正式密谋劫粮事件的计划。    虽然整个计划只是以通知的形式,送信到周家堡里。但是言辞间却把黄德文、匈奴、县丞等人牵扯进来。    恰好,这封信件就是黄德文亲笔所写,直接能够做实他的通敌罪名。    陈无数也从这封信件里找出县兵步卒当中的内鬼了。    县卒运送粮秣的路线、时间随时都可能出现更改。    计划为了周全,必须得在县兵当中发展出一个线人。    而且这个线人还得是低位不低的屯长......    正是那位由陈无数亲自询问过,身上具有“纯孝”介绍的屯长。    这位屯长必必是有些难言之隐,甚至可能受人威胁、逼迫。    可惜,陈无数懒得管,看完信件便直接将人出去就地正法,一刀痛痛快快的杀了。    军法无情!    若是因为受人胁迫,就能出卖军机,那还要军法做什么?    家人的命是命,遇袭时战死的同袍就不是人命吗?    陈无数的同情心可不多,不会把稀少的同情心,浪费在这种人内贼身上……    其死,为了防止黄德文还有逃跑的机会,并且保证对县城的掌控李。    陈无数在下令魏长羡率军,回防居庸县城的时候,还特意把较能信过的两百步卒挑出现交给魏长羡。    剩下一百步卒则是被斩屯长与其同乡的士卒,由陈无数亲自率领坐镇,以次保证军心不乱。    而在车队最尾的一辆木车上面,还垒着一群匈奴人尸首。    用布盖着,上方围绕着蝇虫,弥漫出一股熏臭味。    匈奴人的脑袋,每一颗都是军功。    虽然在攻击周家堡的时候,没有军法官造册登记,但是陈无数可不会浪费,照样把他们带来郡城报功。    臭就臭点。    反正他每一颗人头都不会放过。    上谷郡。    太守府内。    一名灰衫小吏拜倒在地,大声禀告道:“太守大人,居庸县粮秣已至!”    “喔?”    一名身披锦袍,手持小刀,正捧着一卷竹简观看的圆脸老者惊诧道:“两百车?”    他的神色似有些不信,不知不觉间已经抬起目光。    小吏拱拱手,不敢和太守对视:“回大人,两百车!”    上谷郡八县。    其余七县的粮秣早已在前两天全部送齐,只差居庸最后一县。    居庸县失粮、边塞有匈奴袭扰的事情,瞒是绝对瞒不住的。    上谷太守本以为居庸县的粮秣要没了。    现在又送到郡城了?    “司马信”放下笔刀,置下书简,绕出书桌向前催促道:“走走走,我们去城外大营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