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五章 蜀中战起 (第2/2页)
宋军攻上。这主将一声令下,麾下便有千余战士跃下马匹,登上城头助战。 与此同时,南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下。 骑兵如旋风般杀出! 城外的宋军步兵本是四散攻城,遭遇城中冲出的成建制骑兵,他们全无还手之力,立马被杀的丢盔卸甲。 吐蕃骑兵杀散宋军步兵,并不恋战,径直冲向投石机所在之处。 毕再遇得报,立刻下令军中骑兵上马,杀向南门,务必将这伙吐蕃骑兵彻底留在城外。 这十万大军之中,九成五都是步兵,另外还有五千骑兵。攻城之时,这伙骑兵并未参战,但毕再遇早有预料,令这五千骑兵随时候命。 这五千骑兵,由毕再遇的亲侄儿毕立统领。毕立刚过而立之年,生的极似其叔,作战勇猛无比。他听得军令传来,立刻跃上马匹,挺枪直指前方,大声吼道:“孩儿们,随爷爷宰了吐蕃蛮子!” “冲啊!”宋军五千骑兵在主将的带领下,纷纷跃上马匹,开始列阵冲锋。 吐蕃骑兵刚刚杀到城外投石机处,就听到不远处马蹄声响起,主将抬头一看,敌军骑兵距离此处不过五六里的距离。 “三营留下,摧毁投石机,一营、二营列阵!”随着主将一声令下,他身后大半骑兵开始策马向前列阵。 剩下的一营骑兵,分出大半人马继续杀散、驱赶周围宋军步兵,剩余小部分人马开始破坏投石机。 宋军步兵将校见着己方骑兵来援,都鼓起勇气,呼唤士卒重新聚拢列阵,试图配合己方骑兵,将出城的敌军骑兵彻底留下。 吐蕃骑兵列阵完毕后,未得主将指令,全军没有丝毫动作。直到两军相距不足两里时,主将才一声令下:“冲锋!” 毕立身在阵列前方,见敌军冲锋的军阵,估摸着敌军人数不足三千,他心中豪气更盛,决定要独自吞下这股吐蕃骑兵。 “变阵,雁形!”毕立大喝一声,宋军中央略微减缓速度,两翼开始提速、展开,变锋矢阵为雁形阵。 吐蕃骑兵主将冷笑一声:“不知死活。” 骑兵对 战,向来是以锋矢阵对冲,狭路相逢勇者胜。若是用上雁形阵,则是自居强势一方,要展开阵型,不给敌方逃生的机会。 相较而言,雁形阵的密度逊于锋矢阵,若是不能稳居上风,则有被敌军击破阵型的危险。 毕立对自己这五千骑兵信心满满,更何况,城外还有己方九万多步兵。只需将这股敌军牢牢困住,他们就再也无法逃出生天! 两军相距两百步时,毕立已经能清晰的瞧见敌军马匹形貌,他隐隐觉着有些不对劲来。 吐蕃人的战马,少有这般高大的,这两三千的骑兵,座下马儿可都是高头大马!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毕立便将心中不安尽数抛却。到了此刻,无论敌军有何不对之处,己方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冲上去,杀光他们! 两百步…… 一百五十步…… 一百二十步…… 毕立正准备下令举弓,就见敌军已经全员张弓搭箭。 “分段射击!” “一!” 随着吐蕃军阵中大喝声起,黑压压的箭雨,从百步外放出。 “二!” 第一波箭雨堪堪抵达宋军阵前,毕立又听到第二声喊。他无暇观察敌阵究竟如何,第一时间俯身躲避箭雨。 敌军箭雨临阵的那一刻,毕立心中狂吼:“一石弓!” 宋军骑兵所配的制式骑弓,都是八斗弓。射程最远可达百步,最佳射程一般在八十步左右。敌军在一百二十步处出箭,第一波箭雨就能造成有效伤害,显然所用弓箭要远超己方。 令毕立胆寒的是,这伙敌军能在高速行进当中分段射击,保持着连绵不断的箭雨压制。两轮箭雨之后,敌军也已经进入己方射程。但因为前阵中箭者太多,后阵将士一边要避开前方跌落的人马,一边要躲避敌军连绵不断的箭雨打击,难以阻止起有效的反击。 数轮箭雨之后,双方前阵相距不过三十步,吐蕃人终于将弓箭挂回背上,开始抽出弯刀,准备短兵相接。 毕立眼眶赤红,他不用回头都知道,刚刚这数轮箭雨当中,他的五千儿郎,至少有超过千人丢掉了性命。 终于能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了! 毕立学的是岳家枪法,经过多年行伍锻炼,一身枪法早已炉火纯青。他抬头看向敌阵打头之将,枪尖微微抬起,然后往回一收,准备刺出石破天惊的一击。 五个呼吸之后,两军终于对撞在一起。 毕立一枪刺出,准备将敌将挑落甩出,哪知枪出一半时,就见敌将弯刀高扬,闪电般劈中自己枪头下三寸之处。 毕立以为必中的一枪,被敌将劈开,从其身侧刺空。 敌将弯刀再次扬起,往毕立脖颈处劈来。 毕立身子往左边一侧,同时抓回铁枪,间不容发的挡住敌将这追身一刀。 两马交错而过,毕立右臂运劲,将铁枪往后一甩。只听砰的一声,刀枪再次对拼一记,谁也没能占着便宜。 骑兵冲阵之时,绝无可以大战三百回合之事,通常都是一两合之间分出生死,或错马而过,继续向前拼杀。 两人这三合交手,可谓将遇良才、棋逢对手。 吐蕃主将生出几分惺惺相惜来,丢下一句:“能擒则擒。” 毕立原本生出的几分惜才之意,瞬间转为无边的怒火,他狂吼一声,铁枪荡开前方两名敌军的弯刀,将两人刺落马下。 以毕立的枪法,对上普通军士,有如虎入羊群。但他身后己方将士阵型已散,完全不是敌军的对手,随着己方将士不断中刀落马,他每前行一步,阻力都更增一层。 十数个呼吸之后,毕立身旁再无一员己方将士。面对四面八方劈来的弯刀,毕立疲于应付,渐渐陷入危局。 数千吐蕃骑兵,阵势几乎不变,依旧坚定的向前杀去。 毕立身中十数刀后,手中铁枪已经渐渐无力挥动,眼见一道刀光朝自己脖颈间袭来,毕立勉强举起铁枪格挡。 “团长有令,能擒则擒!” 毕立铁枪被劈落于地,本以为必死,忽然听到这么一声喊,接着便被一记刀面拍中面门,落于马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