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投资需谨慎 (第1/1页)
早上十点多,康朋找了个借口外出。 毕竟自己可是正买了几万块钱的股票呢,几万块在2000年可不是个小数目来着,康朋不说毫不关心吧,定期出看看也是应该的。 交易市场是早上十点开盘的,康朋选在十点这个时间正好没那么多人。 康朋在去的过程中还买了些水果。 主要是给帮忙cao作的那位小jiejie的,毕竟最清楚你炒股挣了多少钱的就数那个帮你cao作的股票交易员了,而康朋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只能跟她找好关系喽。 康朋熟练的找到了那么小jiejie。 “哟,小股神来了呀。”那么交易员小jiejie也很热情的跟康朋打交道。 “来,贾美女,我给你带了点水果来,随便看看我那支股又赚了多少。”康朋把买好的水果递了过去。 “你这小屁孩还真是走运,让你第一次买股票就挣到了。”这句话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跟康朋说了,之前来就跟已经说过了。 说见人第一次买股票就挣,不羡慕就是假的,但也只能说说而已,只要不把康朋的信息告诉别人就行。 康朋不是不相信交易员们的职业道德,而是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么严谨。 给交易员带收礼物发红包什么的,在现在都是很正常的。 比如别人炒股挣了大钱,给帮忙cao作的交易员发个红包,这不过分吧。 康朋也只是带了点水果而已,跟自己赚到的就是九牛一毛。 “你不用看了,你的那买的那支股最近又涨了,比你上次过来足足涨了百分之三十。”交易员对康朋说道。 可能是康朋年龄小的原因,又或者康朋买股票钱比较多的原因,这么小jiejie对康朋的事十分上心,有时候这支股跌了,还会打电话到家里面跟康朋说。 毕竟康朋炒投挣到钱,她这位cao作员也是有提成了。 康朋看了下这支股的信息跟走势,跟前世的信息相对比,这支股还能涨了百分之四五十,确实是支非常牛的股。 但康朋却不想追下去了,因为这时候风险开始慢慢变大了,谁也不知道会啥时候开始跌,能早点收手就早点收手。 再说了,这支股也不值得康朋去冒险呀。 我等着买‘阿里’‘腾讯’‘茅台’‘苏宁’.....这些涨个千倍的股难道不好吗? 国内的不好,咱们还可以买国外的呀。 ‘思科’‘微软’‘百思买’‘甲骨文’......这些股票难道不香吗? “你帮忙我这些股票都出售了吧,就按现在的市场价。” “不是喔,这支股势头很旺喔,你不再跟你家里人考虑一下?” 她说的是奶奶王玉莲,毕竟她跟奶奶是见过面的,就在开户那天。 “不用了,这也是我奶奶的主意,她说股票挣得再多,但拿到手的才是钱。” 股票交易员只有建议,不能替别人做决定。 股票还是全挂了出去。 不过需要等待几分钟,毕竟股票交易也是要有人接手的,虽然才几万块的股票而已。 但这是2000年,股民人数还不是很多,再者这支股票也是涨得厉害,股民都在买与卖之间排徊。 共七万四千六十块钱,这是扣除手续费了的。 三万块钱翻了1.5倍。 也算是可以了,什么也不用干就净挣这么多钱。 钱全部转到钱银行卡上了,银行卡也是奶奶的,不过奶奶已经不用这张卡了,给了康朋。 在交易所待了一会,康朋就准备走了。 康朋并不准备买下一支股票,先让钱在自己口袋里多热会先。 巧了,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个熟人——刘正贵。 还是在第一次那个工人自觉组织起的招聘路口,康朋第一次雇佣刘正贵就是在这个路口。 前段时间不是见他在菜市场卖土豆吗?怎么跑来找工作了? 刘正贵也见到了康朋,主动打起招呼来。 “早呀,小老板。” 康朋走了上前,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刘正贵,跟第一次见他时没啥两样呀,有的话就是手里多了个皮包。 “怎么了?之前不是见你在菜市场卖菜吗?” 刘正贵叹了口气,有点后悔道:“唉,别提了小老板,当初俺一时脑热,听了俺家那婆娘的话,把所有的钱都投到收土豆里面去了,结果.....” 说着刘正贵又叹了口气。 康朋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塑胶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 于是对刘正贵邀请道:“有时间吗,一起吃顿饭,聊聊?” 康朋主要是好奇后面发生的事情。 刘正贵想了想,反正现在又没人请他干活,还能混顿也不错,也就同意了。 到了个小饭馆,点了几个小菜。 “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再做两趟就要收手了吗?” 刘正贵也是懊恼,把事情给康朋从头说了一遍。 刚开始,两夫妇还是很保守,怕自己运回来的土豆没人要,就收得比较少,也就收了五百块的土豆,加上运费也就七百多块钱。 两人是以三毛八的价格卖出去的,这时候的土豆价格已经开始跌了。 夫妇两人见到真的可以挣钱,也就大怕点了,这次收了两千多块钱的土豆,运回来广州时土豆价已经跌到三毛二了,这时候还是可以挣不少钱的。 这时候两人已经赚钱赚疯了,一直打工的他们从没想过能挣这么多钱,而且也不难,时间也不久,差不多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一批生意了。 赚钱赚疯了的人理智还能有多少?所以把康朋的提醒给忘了,估计就算没忘也不会把康朋的提醒当回事。 第三回,两夫妇把全部家当都投了进去,还问乡下的家人借了几千块钱。 由于这次收购的土豆有点多,而且他们的这么多次收购,反应带动了当地土豆市场价格的上涨,所以花的时间就长了很多。 等他们的土豆运回广州时,发现已经找不到批发商要土豆了,而且土豆的价格也从三毛二跌到了五六分钱一斤。 开什么玩笑,从外地收上来都要七毛一斤,结果在这才五六分钱! 一打听才知道,前几天就已经有好几火车的土豆运回到广州了。 这事还上了全国的报纸,然后接下来几天都有着各地来的土豆流入广州,一步步的打压着广州的土豆市场,并且一步步向外扩张。 两夫妇找不到肯接手的批发商,只好自己零售喽,自己零售还能卖一毛二,所以就有了康朋之前看到他们在菜市场卖土豆的一幕。 不过,生意十分萧条,毕竟南方又不是以土豆为主食的东西,一般也就买几个回去做菜,炒炒土豆丝什么的。 现在刘正贵不但欠家里人的钱,还要花钱租个仓库存放土豆,幸好土豆不容易坏,不然真是血本无归。 “不瞒您说,俺现在整天都吃土豆,早饭吃土豆,中午吃土豆,晚上吃土豆,那土豆却一点也没见他们减少呀!” 刘正贵双手捂脸,这次真的让他知道什么叫生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