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四章 连下三城,西门庆再升官! (第2/2页)
沉,立即出面呵斥传讯武官。 他是兵部尚书,既然赵佶便无法悲伤,只能由他来善后。 毕竟人家亲儿子战死,该有的态度必须有。 “回禀杨大人!因为几万骑兵冲进城内乱战当中,当时根本无法带走蔡公子尸首,所以... 此人的话很明显,尸体被马踩烂了,根本认不出是谁。 “该死的辽人,我可怜的儿啊!” 听到这里,蔡京内心对西门庆很满意。可脸.上却一脸悲痛,直接在朝堂上大哭。 作为老jianian臣,此时不表现一下,更待何时? 看着这一幕,高俅等人虽有些怀疑。可人家的儿子的确出征了,谁也不敢站出来质疑。 否则,各自的儿子都会被蔡京逼上战场谁也不愿这么干。 望着蔡京一脸的悲愤,赵佶隐隐觉得过不去。 “太师节哀顺变!爱卿的大儿子蔡攸,朕允许他以后继承宰相之位! 发现蔡京很伤心,赵佶立即许诺道。此言一出,一众大臣倒吸一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惊。 初战告捷的消息,很快传遍汴京。 许多宋朝百姓喜气洋洋,心情十分不错。渐渐地,西门庆这名少年的名字,逐渐被许多人得知。 令他名满汴梁,威望日盛。 “什么?宋军会吃人?” 随着俘虏的消息带回辽军城池,宋军吃人的消息很快流传。 令许多辽军面色苍白,浑身发冷。 心想这简直是魔鬼啊!居然将俘虏煮熟了下酒,实在太过残忍。 “报!禀告耶律将军,宋朝五万大军围攻易州。易州半个时辰沦陷!” 耶律石正和几位辽将讨论对策,听见宋军五万人围攻易州,半个时辰就拿下。 纷纷面色阴沉,一-脸凝重。 易州的位置很重要。 往西北可以直接攻打紫金关,往东北可直接攻打岐沟关。 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那里,让辽军非常难受。 人家进可攻退可守,现在宋军驻扎在那里,他们根本不敢去打。 别忘了对方还有两万骑兵。 只要他们敢召集军队出战,人家骑兵随时可以偷袭背后,被两面夹击。 “大帅!现在看来定州和瀛洲也守不住不如让他们撤回来。我们利用三关据守 发现宋军来势汹汹,照这样打下去,两个州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不如主动放弃,将兵力用来严守三关。“耶律宏的主意不错,目前只能这样!白发老者,立即跟着附和道。 现在是冬天,辽军想来增援困难重重。就算能过来,战斗力经过折腾,也会损失大半。、 为今之计,只能据守三关,消耗宋军主力。 他们的主意是不错,可杨志的任务是拖住幽州。 只要对方不敢动,雁门关就很好打。此令一下,瀛洲和定州的辽军,还未等宋朝的步兵到来,就急忙开始撤退! “启禀将军,两个城池的敌军有异动,看起来要撤回含津关!” 从大宋直通幽州,必然要经过含津关。若是走岐沟关,会遭到紫金关辽军前后夹击。 现在易州被拿下,两州的敌人只能从含津关撤退。 “传令下去,截杀对方骑兵。等他们走到中途,远离城池之后,我们再截杀那些步兵。 发现对方撤离,杨志和公孙胜心中一喜。只要将这些辽兵斩杀,辽军战力大降不说,他们还能轻松得到两个城池。 “遵命!” 石秀得到命令,立即去执行。 他觉得自己跟西门庆,真是选对了路。来战场斩杀辽军,比在梁上落草为寇舒服多了。 每斩杀一个敌人,都令他精神一振,越杀越勇。 发现又要杀一堆辽兵,他和朱全都很高兴! 在谍报司探子的监视下,辽人三干骑兵匆匆朝含津关而去。 杨志负责截杀那些骑兵,而石秀等人负责杀步兵。 看见对方骑兵出现,杨志双眼一冷! “一个不能放过!杀! 随着一声令下,杨志带领两万铁骑,直接扑向对方三干骑兵。 两万打三干,基本毫无悬念。 被重重包围的辽军,虽然极力反抗,可一阵箭雨之后。 这些辽兵像是稻草一样,一茬又一茬倒下,最后化作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几干辽军到死都没明白,宋军为何对他们的行踪了如执掌。 截杀完骑兵,杨志挥军南下,联合石秀等人诛杀辽国步兵。 杀! 石秀和朱仝-马当先,立刻杀向几千辽军。 这些辽军实在想不到,宋军突然半路杀出。虽极力抵挡,最后还是被乱刀砍死,成为冰冷的尸骨。 轻松拿下两个城池,公孙胜立即飞鸽传书给西门庆。 “报!吾皇大喜啊! “启禀皇上,我大宋虎狼之师锐不可挡短短几天就拿下易州、瀛洲、和定州。连下三城! 又是一天的早朝,宋徽宗正焦急等待北方战报,立刻有捷报传来。 “什么!连下三城? “哈哈哈!传朕旨意,加封西门庆为镇北大将军,官至从一品。 狂喜之下,宋徽宗立即把西门庆的品级,提升到与童贯一样的水平。 胜利的消息传来,西门庆之名震动宋朝大地! …… 西门庆正看着赵佶用瘦金体,亲自写成的圣旨。 “想不到,东边已经拿下三城。这一下,耶律石被牢牢牵扯住,肯定动弹不得。 想到杨志拿下关内三城,西门庆心情很是不错。 虽然打进幽州很难,不过战略目的现在达成,就等他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想到这里,西门庆又看了看圣旨。 他没想到赵佶对此特别关注,只拿下三城就让自己成为从一品,和童贯平起平坐。 若真拿下燕云十六州,肯定能被封王。 “来人,传令让杨志伺机而动,隔三岔五派人去叫阵,不可强攻。 想了想,西门庆立即下达命令。 兵不厌诈。 杨志经常去叫阵,一开始辽军肯定严阵以待。 时间一久,发现宋军只是叫着玩,就会习以为常放松警惕。 如此,便有可乘之机。 待对方松懈之时,突然一次动了真格,就很有可能直接打进去。 另外,这样还能让兵士处于临战状态,以免松懈。 “遵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